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6篇
神经病学   17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1.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PD)的精神病性症状原因。方法:33例出现精神病性症状者对照74例未出现症状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内科病情、药物情况。结果:精神症状组的年龄、病程、并心脏病率、多巴丝肼与苯海索的剂量高于对照,用吡贝地尔者症状出现率高于其他药物(P〈0.05)。结论:PD精神病性症状的出现可能与年龄大,病程长,合并全身疾病,多巴丝肼、苯海索的剂量高有关。吡贝地尔的症状出现可能性稍高。  相似文献   
12.
紧张型头痛多采用抗炎药、抗抑郁剂、物理治疗等综合治疗。国内外有文献将乙哌立松用于紧张性头痛,但尚无乙哌立松加抗抑郁剂治疗紧张性头痛的文献。本研究是观察乙哌立松加阿米替林治疗紧张性头痛的疗效和副作用。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将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我科住院或门诊的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对比奥氮平和氯氮平治疗巴金森病中精神症状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对27例奥氮平和25例氯氮平治疗的存在精神症状的巴金森病患者,在治疗的0、2、4、6周分别评定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RSESE),对比两组间疗效与不良反应的差别。结果:2周时两组BPR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降低(P均<0.05)。两组间BPRS、RSESE评分在不同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2、4、6周时奥氮平组的TESS评分明显低于氯氮平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奥氮平和氯氮平对治疗巴金森病中精神症状的疗效相似,均未明显增加巴金森病的锥体外系反应。奥氮平的不良反应低于氯氮平。  相似文献   
15.
广州管圆线虫病是人兽共患的食源性寄生虫病。是因生吃含有第Ⅲ期幼虫的淡水螺类而被感染。它对人的危害主要是幼虫侵入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嗜酸性细胞增多性脑膜炎或脑膜脑炎,可使人致死,致残。其早期诊断及治疗时,护理极为重要。我院今年3月份收治9例广州管圆线虫病,其临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新隐球菌性脑膜炎 (下称隐脑 )是由新型隐球菌所致的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真菌病。隐球菌属有 17个种和 8个变种 ,对人类致病的主要是新型隐球菌 (cryptococcusneoformans) ,按血清学分类又可将新型隐球菌分为A、B、C、D及AD五个型。在我国流行的主要是A型 ,占 90 %以上。该病好发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近年来 ,由于移植手术的广泛开展 ,艾滋病和肿瘤的患病率不断上升 ,该病发病率也正在随之上升。临床上本病容易被误诊或漏诊 ,加上治疗方法的局限性 ,使该病的预后不容乐观 ,死亡率高达 30 %~ 40 %。本文收集了 1992~ 2 0 0 3年间我院…  相似文献   
17.
郑昆文  丁里 《云南医药》1997,18(4):291-292
脑囊虫病并发癫痫与病灶部位的分析郑昆文丁里朱之庄脑囊虫病是云南常见的寄生虫病,癫痫发作是脑囊虫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国内文献报道脑囊虫病癫痫发生率为60%~70%。目前文献报道脑实质囊虫数量与癫痫发作类型无相关性,脑囊虫病引起的癫痫不仅与病灶周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降脂治疗对脑微出血的影响。方法 48例大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患者根据其血脂水平等分为强化降脂组(20例)、标准降脂组(14例)和非降脂组(14例);入组者在脑血管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强化及标准降脂治疗组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平均(18.6±9.9)mg/d或(7.7±3.0)mg/d 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查脑微出血灶数以及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检测。结果强化及标准降脂组治疗后血清TC、LDL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5),非降脂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无明显变化;各组间治疗前后脑微出血灶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短期降脂治疗对脑微出血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对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SP)的认识。方法:对一家系中的10例HSP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电生理检查以及家系谱分析进行总结,并结合复习国内相关文献予以分析。结果:该家系遗传特点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虽临床表现严重程度不同,但存在遗传早现;其临床表现符合单纯型HSP。结论:该家系为单纯型HSP。虽药物治疗可缓解部分临床症状,但目前尚无特殊对因治疗方法。HSP致病基因的精确定位及基因治疗将给患者带来新机遇。  相似文献   
20.
隐球菌性脑膜炎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治方法。方法 对17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愈5例,好转6例,死亡2例,病情无变化3例,自动出院1例。结论 反复多次脑脊液涂片检查是确诊的关键,隐球菌抗原乳胶凝结试验和隐球菌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可使阳性率达90%以上。治疗原则:多种抗霉菌药物联合治疗,多途径给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