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3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150篇
耳鼻咽喉   8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384篇
内科学   4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632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57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167篇
  2017年   194篇
  2016年   192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摘 要 目的:观察皮肤外用制剂咳喘凝胶贴膏的镇咳、平喘和化痰的作用,为传统黑膏药制剂的剂型改进和工艺优化提供药理学依据。 方法: 昆明种小鼠40只,随机分成高剂量样品组( 含生药量18 g·kg-1 )、低剂量样品组(含生药量9 g·kg-1)、空白对照组 、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采用氨水诱发小鼠咳嗽法和小鼠气管段酚红排泌法,考察咳喘凝胶贴膏的镇咳、平喘作用;豚鼠40只,同上分组方法,采用乙酸胆碱(ACH)和磷酸组胺(HA)诱发豚鼠哮喘试验,考察咳喘凝胶贴膏的平喘作用。结果: 咳喘凝胶贴膏高、低剂量组均可明显抑制小鼠的咳嗽次数,且高剂量组抑制作用较阳性对照组更明显(P<0.05);用药后4 h,高剂量组可明显延长引喘潜伏期(P<0.05);高、低剂量及阳性组均能够明显增加小鼠呼吸道酚红的排泌量,且高、低剂量组更优于阳性对照组(P<0.05)。 结论: 咳喘凝胶贴膏具有一定的镇咳、平喘和化痰作用,为中医院传统黑膏药敷贴的剂型更迭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2.
摘 要 目的:探讨高血压并发左室肥厚青年患者使用比索洛尔治疗方案的降压疗效,以心脏超声技术检查结果评价比索洛尔对左室肥厚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高血压并发左室肥厚患者的青年病例,根据降压药物使用情况分为暴露组(比索洛尔+氨氯地平)和对照组(氯沙坦+氨氯地平),暴露组患者数206例,对照组患者数231例,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质量指数(LVMI)、舒张早期二尖瓣口峰值流速/舒张晚期二尖瓣口峰值流速(E/A)、舒张早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舒张晚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Em/Am)的变化,并比较两组的有效性。 结果:暴露组降压有效率为86.89%,对照组降压有效率为84.8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患者收缩压由(150.71±18.32)mmHg降至(127.95±11.36)mmHg,舒张压由(96.53±7.72)mmHg降至(84.61±5.49)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收缩压由(151.23±17.84)mmHg降至(129.67±13.78)mmHg,舒张压由(99.25±7.46)mmHg降至(85.77±4.30)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间的基线状态、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患者E/A值由(0.77±0.14)升高至(0.85±0.12),Em/Am值由(0.60±0.13)升高至(0.72±0.11),对照组患者E/A值由(0.78±0.13)升高至(0.86±0.12),Em/Am值由(0.65±0.10)升高至(0.77±0.11),各组组内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的基线状态、治疗后E/A、Em/Am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LVEF均呈上升趋势、LVMI均呈下降趋势,但组内及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并发左室肥厚青年患者使用比索洛尔治疗方案的有效性与氯沙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可以推荐比索洛尔用于青年高血压并发左室肥厚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73.
摘 要合理用药是国家药物政策制定的主要目的之一。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对药品供应保障和提高合理用药水平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药品流通使用过程中的委托代理模式,系统分析了我国目前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激励不相容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基于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合理用药体系的相关建议:建立有效的药品信息沟通和披露机制,完善合理用药激励相容评价方法体系,建立委托 代理模式下的职业风险机制以及完善基本药物供应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74.
75.
76.
目的 研究静息心率的升高与2型糖尿病的患病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 于2010年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上海嘉定区2519名40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体格检查以及血液生化检测。糖尿病使用口服糖耐量试验进行诊断。静息心率用电子血压计进行测量。将人群按心率三分位,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随着心率水平的增高,糖尿病的患病风险情况。结果 多重线性回归模型表明,在校正了传统危险因素后,心率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胰岛素均呈显著正相关。Logistic回归表明,心率≥87次/min人群的糖尿病患病风险是心率≤76次/min人群的2.42倍(OR=2.42,95%CI 1.76~3.35)。在总人群中,心率每增加10次/min,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则增加37%。结论 在中老年人群中,静息心率的升高独立于其他的危险因素,显著增加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77.
摘要 目的 〖HT5"SS〗观察一种三氯生复方消毒剂对3种肠道病毒的灭活效果。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灭活试验方法,对该复方消毒剂灭活3种肠道病毒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该复方消毒剂含三氯生4 000~5 000 mg/L与体积分数75%~85%乙醇。以该复方消毒剂原液作用0.5 min,对悬液内脊髓灰质炎病毒I型、肠道病毒71型和埃可病毒11型平均灭活对数均>4.00。结论 该复方消毒剂原液对3种肠道病毒具有快速灭活效果。  相似文献   
78.
郑敏玲  刘碧波 《微创医学》2003,22(2):252-253
医院药库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国家药品管理法努力管理好药品的质量,用最低成本、最优方法来存贮最优品质、最佳数额的药品,来满足医院各科室良好的运行需要.为了减少药品的积压,避免药品过期失效,加快流动资金周转,必须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与缓解期血浆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清IgE水平及嗜酸细胞计数(EOC)变化的相互关系.方法 将符合过敏性紫癜诊断标准的患儿68例分为肾损害型(n=30)和非肾损害型(n=38)两组,选取健康儿童30例为对照组.检测疾病急性期和缓解期患者与对照组儿童血sICAM-1(μg/L)、IgE(IU/ml)及末梢血中EOC三项指标,并对所检测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SP组急性期的sICAM-1、IgE及EOC检测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均P<0.01),IgE水平在肾损害型较非肾损害型增高(P<0.01),而sICAM-1和EOC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P组缓解期sICAM-1和IgE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急性期肾损害型患儿的sICAM-1值分别与IgE和EOC值改变呈正相关(r=0.706 5,r=0.609 0,P<0.001);非肾损害型患儿sICAM-1值分别与IgE和EOC值改变呈正相关(r=0.625,P<0.001,r=0.596 3,P<0.01).结论 sICAM-1、IgE水平及EOC在伴或不伴肾损害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与缓解期变化具有明显相关性,表明这些因子可能参与了本病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80.
苯并(a)芘对神经元的细胞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苯并(a)芘[B(a)P]对神经元活力和SOD、MD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用新生1—3d的SD大鼠分离大脑皮质进行神经元培养,在细胞培养第5天左右,选取生长良好的同批次神经细胞,以B(a)P同时加或不加S9分别对神经元染毒,使B(a)P终浓度分别为0μmol/L(对照组)、10μmol/L、20μmol/L、40/μmol/L。继续培养40h,应用CeIlCamting Kit8检测染毒后各组神经元的细胞活力,黄瞟呤氧化酶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神经元SOD、MDA水平。结果随着B(a)P浓度的增加,神经细胞活力下降,不加S9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加S9后各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表现出较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染毒后的神经细胞内SOD和MDA测定表明,不加S9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加S9后随着B(a)P浓度的增加,神经细胞SOD活性下降,MDA含量升高,各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B(a)P可对神经元产生细胞毒性效应,脂质过氧化可能是细胞活力降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