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51篇
  免费   336篇
  国内免费   187篇
耳鼻咽喉   56篇
儿科学   44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195篇
口腔科学   33篇
临床医学   926篇
内科学   498篇
皮肤病学   41篇
神经病学   84篇
特种医学   22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99篇
综合类   1490篇
预防医学   599篇
眼科学   34篇
药学   698篇
  6篇
中国医学   643篇
肿瘤学   288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158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249篇
  2013年   250篇
  2012年   256篇
  2011年   339篇
  2010年   374篇
  2009年   294篇
  2008年   324篇
  2007年   311篇
  2006年   276篇
  2005年   224篇
  2004年   264篇
  2003年   214篇
  2002年   203篇
  2001年   172篇
  2000年   173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123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135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66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目的 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1反义RNA(LOXL1-AS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56例病人新鲜癌组织,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结直肠癌组织样本及结直肠癌细胞系SW480、SW620、HCT116和Lovo细胞中lncRNA LOXL1-AS1的表达水平,以配对癌旁组织及人正常结直肠黏膜细胞FHC作正常对照;构建靶向LOXL1-AS1序列的小干扰RNA(si-LOXL1-AS1)并转染SW480和Lovo细胞,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平板克隆实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法检测沉默lncRNA LOXL1-AS1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沉默LOXL1-AS1表达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LOXL1-AS1在结直肠癌...  相似文献   
992.
993.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的中医药,逐渐进入海外推广的视野,并在传播中呈现快速发展态势,这在泰国得以充分体现。调查发现,自2003年以来泰国中医药发展呈现加速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国内中医院校纷纷与泰建立合作关系,2016年10月20日天津中医药大学在泰国华侨崇圣大学建立中医孔子学院具有里程碑意义。泰国中医药传播主要依托中泰高校以及孔子学院/课堂的推动,目前主要存在专业人才匮乏以及传播形式相对单一等问题,建议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精准把脉",探寻中医药发展的有效切入点,进一步扩大中医药推广的范围。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了解郑州市中学生近视相关因素并探寻超重肥胖与近视之间的关联,为预防中学生近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1年通过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郑州市二七区、中牟县、荥阳县抽取8所中学3 297名中学生参加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差异性检验采用χ2检验,关联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郑州市中学生近视检出率为80.5%,超重检出率为14.7%,肥胖检出率为10.1%。不同学段间、父母近视情况组间比较,男生、女生及全人群间近视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8.34,23.55;8.98,26.53;27.46,47.28,P值均<0.01);放学后不同作业时长间比较,男生以及全人群间近视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2.40,15.25,P值均<0.01);体质量指数(BMI)分类仅在男生人群中近视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2,P<0.05)。不同性别间的近视程度比较仅初中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BMI分类的近视程度比较仅高中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国际上传统的小鼠尿动力学检测方法为膀胱造瘘法。该传统方法破坏膀胱连续性,与临床上广泛采用的经尿道法有明显的差异。本研究寻找到合适的小鼠导尿管材,拟探讨模拟人体经尿道插管法行小鼠尿动力学检测的优势和应用价值。方法: 雌性小鼠8只,选择小儿留置针软芯进行导尿,并作为测压管和膀胱灌注管,经三通外接微量泵以及压力感受器。直肠测压采用硬膜外麻醉导管,外套乳胶手套小指末端一截制成球囊,然后导入小鼠直肠。结果: 该方法成功收集到以下尿动力学指标:膀胱基础压力(BBP)、膀胱漏尿点压(BLPP)、最大排尿压(MVP)、膀胱最大容量(MBC)、残余尿量(PVR)、排尿量(VV)、排尿效率(EV)和膀胱顺应性(BC)。结论: 本研究首次成功模拟人体经尿道插管法,实现小鼠尿动力学检测,成功避免膀胱造瘘对小鼠尿动力学的影响,检测后的小鼠能够长期生存,可以顺利进行后续分子和基因实验。  相似文献   
996.
随着护理科学的不断进步,静脉留置针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输液中。静脉留置针操作简单,导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并且不易损伤血管,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其不需要每日进行静脉穿刺,减轻了患者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和紧张情绪,保护血管不受损伤,也便于急救时液体的顺利输入;并且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适用于长期输液、静脉穿刺困难及危重患者。但在使用静脉留置针的同时会发生一些不良反应,尤其是长期置管的患者,会有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常见的并发症有穿刺部位感染、皮下血肿、液体渗漏、导管堵塞、静脉炎和静脉血栓,临床护理中要严密观察穿刺部位的变化,以便预防与及时处理并发症。  相似文献   
997.
邢学文 《大家健康》2016,(11):79-79
目的:探讨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A 克氏钢针丝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骨折25例。B 空心螺钉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骨折35例。术后采用 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结果:A 组25例 B 组3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10个月。B 组空心螺钉钢丝张力带固定组优32个良2可1,优良率97%。A 克氏针钢丝张力带组优19良3可1优良率88%。空心螺钉钢丝张力带固定组,膝关节功能恢复程度优于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空心螺钉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生物力学牢靠术后并发症少便于患者早期锻炼,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2组患儿均给予相同方法治疗,治疗期间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儿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9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构建DNA疫苗p(Aβ3-10)_(10)-MT,探讨其免疫双转基因鼠APPswe/PSEN1dE9后产生抗Aβ抗体的滴度及免疫反应类型。方法肌肉注射该质粒免疫双转基因鼠,Aβ42肽及pcDNA3.1分别作为阳性和阴性对照组。ELISA方法测抗Aβ抗体的滴度、分型及免疫组化测定该抗体的血清抗性。结果疫苗p(Aβ3-10)_(10)-MT成功构建并测序正确。Aβ42组产生了广度的抗体类型(IgG1, IgG2a和IgG2b),但p(Aβ3-10)_(10)-MT组以IgG1为主。p(Aβ3-10)_(10)-MT组IgG1/IgG2a比率为Aβ42组的4倍。血清能够较强地与Aβ单倍体,三聚体,四聚体结合,而不能与Aβ多聚体很好地结合,免疫后的血清能够很好地与AD转基因鼠脑内老年斑相结合。结论构建的疫苗能够诱导Th2型免疫反应,有效地避免了不良免疫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00.
食管胃椭圆形吻合法的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为避免或减少食管胃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返流性食管炎及 吻合口瘘;设计了食管胃椭圆形吻合法。方法 实验与临床均随机分为椭圆 形 吻合法组与传统吻合法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椭圆形吻合法组无论是吻合 口径、组织愈合过程、抗返流、食管粘膜充血、水肿及食管粘液pH值测定等方面均优于传统 吻合法(P<0.05)。结论 椭圆形吻合法是食管胃消化道重建中更为理 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