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8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21.
目的研究献血者感染乙肝病毒(HBV)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3名单纯HBsAg阳性的献血者及406名所有血液检测项目均阴性的献血者进行对照研究,应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与HBV感染有关的因素,并对危险因素的人群归因危险度(PAR)进行估计。结果筛选出5项与感染HBV有关的因素,研究发现使用共用剃刀、乙肝家族史、内窥镜检查史、牙科治疗史、未注射乙肝疫苗可以增加乙肝感染的危险性,其危险度(OR)分别是:4.010 2、2.808 2、5.815 7、1.758 3、4.044 4,人群归因危险度分别是:43.39%,5.50%,1.75%,13.46%,29.91%。5项危险因素总的人群归因危险度为66.78%。结论使用共用剃刀、乙肝家族史、内窥镜检查史、牙科治疗史、未注射乙肝疫苗是HBV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Fuld物体记忆评估量表(FOME)在脑卒中患者记忆功能障碍评估中适用性及其应用。方法:收集脑卒中患者116例及对照组人群120例,收集受试者背景资料并分别进行FOME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北京版评估。比较2组FOME、MoCA评分结果,并将FOME各项结果与MoCA、受试者年龄及教育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FOME各项结果在中风组与对照组中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FOME各项结果与MoCA得分为高度相关(P0.01)。FOME各项结果与年龄呈弱相关,与教育水平未有显著性差异。结论:FOME适用于脑卒中后记忆功能障碍的评估。它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小。可用于探查中风后痴呆症,并能指导脑卒中后记忆功能训练。  相似文献   
23.
目的:了解装配重心移动式截瘫步行矫形器(AGO)后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生存质量(QOL)情况,证实AGO的应用价值。方法:完全性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58例,按住院先后顺序及装配矫形器类型分为AGO组(27例)、交替迈步式步行矫形器(RGO)组(15例)、膝踝足矫形器(KAFO)组(6例)和对照组(10例)。各组均进行8周常规训练,包括肌力训练、平衡训练、转移训练、轮椅使用训练、ADL训练等,并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步行矫形器并进行针对性步行训练6—8周。分别于入院时、装配矫形器前、装配矫形器后8周进行ADL评定和QOL评定。结果:组内比较,各组经常规康复治疗后ADL能力及QOL(生理及心理方面)均有所改善,治疗前后对比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组间比较, AGO组、RGO组在改善ADL能力和QOL-生理及心理方面优于KAFO组(P<0.05)和对照组(P<0.01),AGO组与RGO组相比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在QOL-人际关系和周围环境方面,各组治疗前后均无明显改变。结论:AGO与进口截瘫步行矫形器一样在改善ADL和QOL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但其价格便宜,可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性膝关节炎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糖尿病性膝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不同的护理方法对患者疼痛的影响。结果:经过不同方法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相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25.
脑卒中后常出现步行能力的丧失或步态异常,如步行时不对称、稳定性差与害怕跌倒等问题[1]。虽约85%的患者可恢复一定的步行能力[2],但约有40%~68%的患者在站立期出现膝过伸的现象[3-4],严重影响患者的步行能力[5],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膝过伸也被称为膝反张或膝反屈畸形,又称“锁膝”现象,指患者在步态周期中患侧下肢支撑期时,  相似文献   
26.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外骨骼下肢机器人训练对完全性截瘫患者步行功能恢复的影响,并讨论其临床应用范围。方法:分别测量30例完全性截瘫患者使用往复式截瘫步行矫形器(RGO)和外骨骼下肢机器人(ELLR)的6min步行距离、10m步行时间、生理消耗指数(PCI)、Borg主观运动强度量表评分(PRE)。结果:与RGO相比,受试者使用外骨骼下肢机器人步行距离显著增加(P<0.05),10m步行时间、PCI及PRE明显下降(P<0.05)。结论:与RGO相比,截瘫患者应用外骨骼下肢机器人步行时步行耐力增强、步行速度提高、能量消耗较低,可作为完全性截瘫患者的治疗性步行辅具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