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51.
目的:观察健脾养胃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服健脾养胃颗粒,对照组40例服健儿素颗粒。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0%、75.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脾养胃颗粒和健儿素颗粒在治疗小儿厌食症方面均有效,但健脾养胃颗粒疗效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52.
枯否细胞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枯否细胞(Kupffer cells,KC)是肝脏内一种重要的非实质细胞,其在发挥防御作用的同时,可释放多种化学介质介导肝脏损伤,在诸多肝脏病理性改变中起重要作用.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是诸多慢性肝病共同的病理过程,也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转归的中转站.KC分泌的细胞因子作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参与HF的发生与发展.因此,深入研究KC在HF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并研究与KC相关的抗纤维化治疗策略及方法,对于临床工作中防治肝脏损伤,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3.
病例摘要患者,女,31岁。因腰骶部肿块逐渐增大20余年入院。体检:体温38℃,脉搏100bpm,呼吸22min,血压14.63/9.31kPa(110/70mmHg),不能仰卧,慢性消耗病容,贫血貌。全身皮肤有散在性色素沉着。胸背部有多发性黄豆至花生米大小的包块。  相似文献   
54.
赵闯 《中国实用医药》2011,6(36):201-201
目的通过对肺结核患者开展临床护理路径,分析临床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0年6月所收治的12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传统常规的护理措施以及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根据患者的具体临床表现以及病情程度专门制定的护理措施,患者从入院、住院、出院均有计划的进行护理措施。两组患者出院时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对自我病情掌握程度也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计划、有组织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还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与压力,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促进良好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55.
梗阻性黄疸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是肝脏外科经常遇到的临床问题,常导致术后肝功能衰竭甚至病人死亡,但目前仍缺少有效的防护方法.该研究探讨应用前列腺素E1(prostaglandin E1,PGE1)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6.
本文对甲状腺疾病外科术中几种突发症状原因和处理方法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甲状腺手术121例,均采用针麻或局麻方法进行手术的。其中,做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者共97例,做囊肿摘除术者为24例,做双侧甲状腺次全除术者为61例,做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者为36例,多发性囊肿摘除者为5例,单发性囊肿摘除者为19例。在121例中,女110例,男  相似文献   
57.
加强医疗安全管理促进医疗质量提高殷传开,赵闯,吴瑞雯,袁怀珍医疗安全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医疗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而确保医疗安全的关键又在于有效地控制各种医疗缺陷的产生。近几年我院从控制医疗缺陷入手,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与此...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PG)E1对梗阻性黄疸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对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PGE1处理组(PG组,n=18)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n=18).参照Yoshidome法结扎并切断胆总管建立梗阻性黄疸模型,1 wk后Pringle法阻断肝门15 min,再灌注后建立胆道再通.于缺血前15 min至再灌注60 min,PG组经门静脉持续泵入PGE1 0.5 μg/(kg·min),NS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再灌注1、6和24 h 3个时点取材,检测血清ALT,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水平,测定肝组织GSH,MDA含量.ELISA法测定肝组织IL-1β表达,并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再灌注各时点PG组血清ALT水平(1 h:1939±1427 nkat/L vs 5596±2975 nkat/L;6 h:3409±1708 nkat/L vs 9279±4404 nkat/L;24 h:1434±274 nkat/L vs 2264±630 nkat/L)和AST(1 h:21746±12083 nkat/L vs 37552±12382 nkat/L;6 h:55039±35471 nkat/L vs 98811±11126 nkat/L;24 h:9394±1662nkat/L vs 27664±15856 nkat/L)、肝组织MDA含量(1 h:0.89±0.18 μmol/g vs 1.21±0.24 μmol/g;6 h:1.08±0.23 μmol/g vs 1.45±0.13 μmol/g;24 h:1.03±0.08 μmol/g vs 1.45±0.26 μmol/g)以及肝组织IL-1β表达水平(1 h:304.1±67.9 ng/L vs 362.8±137.1 ng/L;6 h:376.8±74.6 ng/L vs 618.8±217.8 ng/L;24 h:273.0±69.0 ng/L vs 373.0±71.7 ng/L)均显著低于NS组(P<0.05),而肝组织GSH含量显著高于NS组(1 h:945.1±121.2 mg/g vs 720.0±80.1 mg/g;6 h:753.5±118.6 mg/g vs 553.6±140.0 mg/g;24 h:768.0±135.9 mg/g vs 596.3±36.4 mg/g,P<0.05),但两者胆红素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PG组肝脏病理组织学损伤程度也较NS组明显减轻.结论:PGE1下调肝组织IL-1β表达,对梗阻性黄疸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受下腹部手术的患儿63例,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采用七氟醚联合骶管阻滞的方式麻醉,实验组(32例)采用七氟醚联合骶管阻滞加以使用单次骶管阻滞联合静脉持续泵注丙泊酚的方式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苏醒时间及麻醉诱导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各个时间节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T2时间节点时MAP、HR上升(P0.05);实验组T2时间节点MAP、HR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比例(0)低于对照组(1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采取七氟醚联合骶管阻滞加以使用单次骶管阻滞联合静脉持续泵注丙泊酚的麻醉方式能够有效缩短患者苏醒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麻醉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外源性白细胞介素-10(IL-10)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肝再生的作用.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O)组、梗阻性黄疸(CJ)组和IL-10组.OJ组和IL-10组结扎切断胆总管建立梗阻性黄疽模型,SO组仅游离胆总管.IL-10组术后第1天开始每天腹腔内注射IL-10(4 μg/kg).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标记指数,并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含量.结果 胆总管结扎术后3d,与SO组相比,OJ组大鼠肝组织TGF-β1 mRNA表达、PCNA标记指数及血清转氨酶均明显升高(P<0.05).胆总管结扎术后7d,与SO组相比,OJ组大鼠上述各项实验指标均进一步升高(P<0.05).应用IL-10治疗后,与OJ组相比,IL-10组大鼠肝组织TGF-β1 mRNA表达及血清转氨酶均明显降低,而肝组织PCNA标记指数明显升高(P<0.05).结论 外源性IL-10可通过抑制肝组织TGF-β1的表达而促进梗阻性黄疽大鼠肝再生并改善受损肝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