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分析谷氨酸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在学习记忆中的作用,探讨各种运动对谷氨酸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的影响以及所导致的学习记忆功能变化。资料来源:通过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4-01/2004-11期间和Elsevier1993-01/2004-11期间相关文章,检索词“exercise,memory,NMDAreceptor,glutamicacid”,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检索中国期刊网1997-1/2004-11期间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运动,记忆,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谷氨酸”。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符合要求的文献并查找全文。纳入标准:①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和记忆相关文章;②有关运动对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及谷氨酸影响的文章。排除标准:文献中的重复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51篇文章,排除重复研究的文章32篇,纳入19篇符合参考标准的文章,这些文章从不同维度说明了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及谷氨酸与记忆的关系及运动在其中的作用。资料综合: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及谷氨酸对大脑记忆中的长时程增强效应有深刻影响,二者的变化影响着学习和记忆,大强度运动或高原训练使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数量减少,谷氨酸含量升高,抑制学习记忆;而中小强度有氧运动能稳定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和谷氨酸神经递质的含量,延缓记忆衰退。结论:各种运动对谷氨酸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的影响都会对学习记忆产生作用,耐力训练和合理的运动疗法可增强记忆和学习功能,而低氧训练和大负荷运动损伤记忆,运动训练如何避免记忆损伤还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组织PSD-95蛋白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银杏叶提取物干预组,假手术组和正常组,造模14 d后用水迷宫测定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将大鼠断头取脑后,用TUNEL法检测海马组织神经元情况,并用蛋白印迹方法观察大鼠海马PSD-95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存在记忆障碍,而银杏叶提取物干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改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有大量凋亡神经元,与假手术组及正常组相比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与银杏叶提取物干预组相比也有显著差异(P<0.05)。银杏叶提取物干预组海马CA1及CA3区PSD-95蛋白明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明显促进VD大鼠海马组织PSD-95蛋白表达,抑制海马神经元凋亡,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对VD大鼠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血尿酸(UA)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肢血管瘸变是否有关.方法:本研究选择T2DM患者240例,全部受试者均采用离分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判定下肢动脉病变程度,按下肢血管病变严重程度进行评分,所有入选病例分为T2DM下肢血管病变组与非病变组,比较病变组与非病变组间血UA水平是否有差异:同时根据血UA水平又分为高UA水平组和正常UA水平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及病变严重程度情况.结果: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组血UA水平显著高于非病变组(P<0.05),而糖尿病高血UA组较正常血UA组的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显著增加,病变程度更重(P<0.05).结论:血UA是T2DM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25羟维生素D水平与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患者伴发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T2DM患者140例为调查对象,其中单纯T2DM患者80例为对照组,伴发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为病例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25羟维生素D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急性脑梗死的关系。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性别、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同型半胱氨酸(HCY)、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尿病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的年龄、收缩压、舒张压、HCY、维生素D缺乏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的25羟维生素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维生素D缺乏与T2DM患者伴发急性脑梗死有关系(OR=3.584,95%CI:1.037~12.403)。结论 维生素D缺乏与T2DM病患者发生...  相似文献   
35.
为了明确对一些无具体肿块的乳腺疾病的诊断,我院自1998年9月至2000年10月期间,对一组临床触诊无具体肿块,超声显像无典型征象,难以做出明确诊断的乳腺内片状弥漫性病变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本组14例均为女性,年龄19~68岁,平均年龄38岁,均表现为患侧乳腺片状弥漫性肿胀,无明显疼痛,触诊局部或整个乳腺组织增厚,质韧,无具体肿块。彩超检查发现患侧乳腺腺体层大片状弥漫性增厚,初看极似乳腺小叶增生声像图表现,但其腺体结构紊乱,大小不等的不规则低回声区较多,且后方多数伴有不同程度回声衰减(图1、2)。CDFI示其内血流信号较丰富(图3)。PW可在病灶区内探及低速高阻小动脉频谱(图4)。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在糖耐量异常(IGT)或2型糖尿病(T2DM)中影响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浓度的因素。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0例正常健康人、28例IGT者和35例新诊断T2DM患者的血清sVCAM.1的浓度。结果:IGT组及T2DM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sVCAM-1明显升高(P<0.05)。T2DM组的血清sVCAM-1的浓度也显著高于IGT组(P<0.05)。线性相关分析显示,sVCAM-1与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结论:T2DM患者、IGT患者血清sVCAM-1浓度上升,其浓度改变与高血糖、胰岛素抵抗和肥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7.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变化,以及罗格列酮治疗对二者的影响.方法 将108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治疗组在原治疗基础上给予罗格列酮4 mg/d.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检测血生化指标、IMT及血清sVCAM-1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IMT和sVCAM-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IMT和sVCAM-1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IMT与sVCAM-1、BMI、2 hPG和HOMA-IR有关(P<0.01).结论 血清sVCAM-1水平与T2DM早期大血管病变关系密切;罗格列酮能显著降低T2DM患者血清sVCAM-1水平,这可能是罗格列酮血管保护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8.
<正>2型糖尿病(DM)是内分泌科常见病,且发病率不断升高,而胆石症是DM的一种常见合并症,尤其在中年女性患者中合并存在的几率更高。资料显示,糖尿病合并胆石症的发病率高达33.5%[1]。二者合并存在的原因尚在探索中,可能与糖尿病患者的脂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有很大相关性[2]。  相似文献   
39.
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卵巢功能衰退,同时出现一系列自主神经系统紊乱的症状;近年男性一般在50—60岁,骤然出现多种反常心理状态,并由此引起多种临床症状亦称其为更年期综合征。此病发生与性腺功能减退有关。临床以心悸、头晕目眩、忧郁、嗳气、耳呜、失眠、胸闷等为特征。妇女伴有颜面潮红、易怒、暴躁、口干盗汗、月经紊乱等;  相似文献   
40.
颈椎病为临床常见病之一,主要以头昏、双上肢麻、胀、痛及颈部转侧受限为主要表现,给患者生活工作上带来极大不便和痛苦。笔者从2005年9月到2006年11月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了96例颈椎病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