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研究巴氯芬及β-环糊精的包结作用和巴氯芬及β-环糊精包结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方法: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与核磁共振法研究了β-环糊精对巴氯芬的包结行为;用摩尔比法确定了包结物的化学计量比;用公式计算了不同温度下巴氯芬与β-环糊精的包结常数;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巴氯芬与包结物对牛血清白蛋白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巴氯芬与β-环糊精的包结过程是自发的,主要驱动力为疏水作用力;巴氯芬及包结物都会对牛血清白蛋白产生静态猝灭。结论:巴氯芬与β-环糊精的包结比为1∶1;巴氯芬与牛血清白蛋白的主要作用为疏水作用,而包结物与牛血清白蛋白主要为静电作用,这是由于β-环糊精将巴氯芬分子中疏水部分包结的结果。  相似文献   
32.
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用量、酒精用量、反应条件等因素对对氨基苯甲醛(PAB)产率的影响。在多硫化钠和对硝基甲苯的反应中用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使对氨基苯甲醛的产率达到92%以上。  相似文献   
33.
 用滤纸浸渍含硝酸银和吸附指示剂的溶液,制成能简便、快速测定氯化钠浓度的试条。将试条插入尿液中,取出3min内即可直读出尿液中NaCI浓度。測定的氯化讷浓度范围为6~ 。该方法与火焰光度计测得的结果吻合。测定结果的重现性好。pH6.5~9.0的尿液均可适用。少量的抗坏血酸及大量的葡萄糖不干扰测定。该试条可用于人们日常自我监测每d食盐的摄取量,是防治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新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咪达普利对高血压病左室肥厚(LVH)患者左室质量指数(LVMI)、心率较正的QT间期离散度(QTcd)及室性心律失常(VA)的影响。方法 高血压病LVH患者共170例,随机分为氨氯地平组(n=86),咪达普利组(n=84)。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 a后用彩色多普勒Penn法测定LVMI,分析体表标准12导联心电图QTcd并用Halter记录VA发生的情况。结果 氨氯地平组治疗前、后LVMI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咪达普利组治疗前、后LVMI分别为153±18g/m2和140±16g/m2,P<0.01。氨氯地平组治疗前后QTcd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咪达普利组治疗前后QTcd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间QTcd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氨氯地平组及咪达普利组治疗后前QTcd分别为74±12 ms和65±9ms,P<0.05。治疗前氨氯地平组与咪达普利组间QTcd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者间QTcd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氨氯地平组及咪达普利组治疗前VA恶性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间VA恶性程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LVH患者LVMI与QTcd间有显著相关性(r=0.33,P<0.01)。结论 咪达普利治疗可显著降低LVMI和QTcd,从而降低VA的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35.
目的:利用三嗪类染料Cibacron Blue F3G-A修饰的吐温80,与磷酸钾盐构建染料配基吐温80-盐液-固亲和萃取体系,从猪心肌匀浆液中分离纯化乳酸脱氢酶。方法:成相染料配基吐温80浓度为15%(其中吐温80中含染料配基吐温80为10%);成相磷酸钾盐浓度为1.49mol/L(pH8.50);匀浆液加入量为体系的1%,一次成相正萃取。将吐温80相保温溶解,改变磷酸钾盐浓度为0.91mol/L,二次成相反萃取。结果:一次成相正萃取吐温80相平均酶活收得率97%,纯化8.0倍。二次成相反萃取,盐水相酶活收得率近100%,实现了酶与吐温80相的分离。结论:三嗪染料配基吐温80-磷酸盐液-固萃取体系,分离纯化乳酸脱氢酶,具有良好选择性和分离纯化效果。对其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具有较大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6.
探讨新生儿因性脑病时电解质浓度变化的病理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血电解质分析仪测定70例HIE电解质浓度和对照组30例电解质浓度。结果HIE血电解质普遍降低,尤以血钙降低明显。  相似文献   
37.
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与脑电图及脑脊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脑电图、脑脊液检查在小儿病毒性脑炎诊断及病程估计中的意义。方法对87例有完整临床资料、脑脊液、脑电图检查结果的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从脑电图、脑脊液以及住院日方面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轻重程度与脑电图的异常程度、脑脊液的细胞数以及住院日呈平行关系。结论根据初入院患儿脑电图、脑脊液的异常情况,指导临床治疗并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38.
赵树桂 《河北医药》2002,24(9):765-765
胎盘绒毛膜血管瘤临床少见 ,我们自 1989~ 2 0 0 0年共接诊3例 ,报告如下。例 1 2 8岁 ,孕 2 8周 ,G2 P1 。B超检查 :胎儿双顶径 6.6cm ,脊柱四肢正常 ,羊水量适中 ,胎盘位于宫体后壁 ,于胎盘右侧胎儿面可见一等回声光团 ,边界清晰 ,内回声与肝脏相似 ,其内可见管状暗区。孕妇于当日引产 ,娩出一女婴 ,胎盘完整 ,同时娩出一约 10cm× 15cm× 15cm实性肿物 ,有完整包膜 ,与胎盘有血管相连。病理报告 :胎盘绒毛膜血管瘤。例 2 2 6岁 ,孕 40周 ,G1 P0 。B超检查 :胎儿双顶径 9.0cm ,脊柱四肢正常 ,羊水量适中 ,胎盘位于宫体…  相似文献   
39.
低血钾软病是指发生于棉区农村 ,具有流行性 ,以低血钾、软瘫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患。主要侵犯青壮年 ,以女性多见。本病现已少见 ,极易误诊。现将作者收集的 2 3例误诊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误诊为格林 -巴利综合征 :共 8例 ,男 3例 ,女 5例 ,年龄 18~ 35岁 ,平均年龄 2 9.5岁。患者 1,女 ,2 4岁 ,棉区农民 ,有长期食用棉籽油史。产后 4天开始四肢无力 ,进行性加重 ,在某基层医院诊为格林 -巴利综合征。来院时已不能转颈抬头 ,伴恶心呕吐 ,大便稀频。化验检查 :血清 K+1.7mmol/L ,Na+134 mmol/L ,Cl- 97m mol/L ,CO2 - CP 2 2…  相似文献   
40.
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生理pH下,Ca2+、Mg2+对柔红霉素(Daunorubicin,DNR)与心肌肌球蛋白(car-diac myosin,CM)结合作用的影响。求得20℃,cCa2+=2.0×10-3mol/L,cMg2+=1.2×10-3mol/L时,Ca2+-DNR-CM、Mg2+-DNR-CM和Ca2++Mg2+-DNR-CM的猝灭常数和结合常数分别为:1.280×105L/mol、1.469×105L/mol和2.237×105L/mol和1.165×105L/mol、1.274×106L/mol和1.848×103L/mol。结果表明:Ca2+、Mg2+对DNR-CM均有荧光猝灭作用,且混合离子能竞争性抑制DNR与CM的结合,而异常的Ca2+、Mg2+浓度增强了DNR对CM的荧光猝灭作用,导致其心脏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