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6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2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我科自2003年2月-2008年2月采用夹脊电针配合当归注射液椎管内注射治疗腰椎管狭窄症80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共收集80例腰椎管狭窄症病例,均为本院的住院患者,其中男32例,女48例;年龄42~68岁,平均48.6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5年,平均26.3个月.  相似文献   
52.
激光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0月-2005年10月我科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60例,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经CT确诊,男96例,女64例;年龄16—65岁;病程2d-7年,平均5个月;临床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激光刀组和小针刀组各80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掌握“服药指导”相关知识,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整理医院门诊西药房口服药物说明书、瓶签,并查阅相关资料,按“服药指导”进行归纳并分类列表。结果饭前服用的药物占常用口服药的19.69%,饭后服用药物占20.73%,饭前、饭后均可或未标明者占59.59%。应整片吞服药物占13.47%,嚼碎服用药物占2.59%,与抗酸剂应分开服用的占7.51%,儿童限制使用占23.58%。结论“服药指导”对提高药物疗效,减少某些不良反应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4.
目的分析社区医院口服降糖药的应用特点和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宜宾市南岸文化广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8~2010年口服降糖药应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日均费用(DDC)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年口服降糖药销售金额占抗糖尿病药总金额80%以上;销售金额、DDDS排序前3位的依次是:双胍类、磺酰脲类、餐时血糖调节剂;3年中,二甲双胍缓释片、格列吡嗪缓释片、瑞格列奈位列单品种销售金额前3位;噻唑烷二酮类DDC最高,二甲双胍缓释片、格列吡嗪缓释片DDC较低,在使用上占主导地位。结论社区口服降糖药用药较合理,双胍类、磺酰脲类、餐时血糖调节剂的应用,与社区医院药物治疗糖尿病策略是相符的。  相似文献   
55.
痛风关节炎综合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根据中医学理论,对痛风关节炎予以针药并用,内外兼治,取得较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6.
头孢曲松钠致上腹绞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患者女,26岁。因发热2d,于2003年6月9日入院。查体:T38.4℃,BP120/75mmHg(1mmHg=0.133KPa),P80次·min-1,咽部充血,其余未见异常。胸透:双肺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WBCl7.0×109·L-1,N0.843,L0.105。给予头孢曲松钠2g+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滴治疗(皮试阴性),滴速为30滴·min-1。5min后,患者突然出现上腹部剧烈绞痛,难忍,呃逆后疼痛稍减弱,伴呕吐数次,大汗淋淋,脉搏细速,呼吸急促,血压100/60mmHg。考虑为头孢曲松钠引起的过敏反应,立即停药。处理:甲氧氯普胺10mg,肌注;山莨菪碱10mg+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滴;异丙嗪25mg,肌注。治疗…  相似文献   
57.
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价其用药合理性,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结合儿童用药的特殊性,现对我院2007年6~12月门诊儿科处方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评价用药情况.  相似文献   
58.
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赵大贵 《西部医学》2004,16(3):285-287
临床不合理用药时有发生 ,用药不当导致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和诱导耐药菌株的产生 ,危害极大 ,不可忽视。笔者就某院 2 0 0 2年 1- 6月门诊西药处方6 85 79张中存在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作一浅析 ,希望对临床合理用药有所帮助。1 资料与方法采用回顾性查阅的方法 ,通过逐张审查的  相似文献   
59.
患者,女,14岁。于1994年9月23日因患感冒、咳嗽、吐脓痰,来我院门诊治疗。青毒素皮试阴性后用青霉素钠240万~u(华北制药厂,批号931135C,以下同),加10%葡萄糖注射液20ml(乐山制药厂,以下同)静脉推注,Bid,大约5分钟推完。用药后,患者出现明显的腹痛、腰痛。用药5天,有3天出现上述症状。改为静滴,青霉素钠240万~u,加10%葡萄糖注射液100~200m1,40g/分,Bid,无上述症状发生。同年11月12日,患者又因患支气管炎,再次用青霉素钠240万~u,加10%葡萄糖注射液20ml,静脉推注,Bid,又出现明显的腹痛,腰痛。用药两天,改为静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颈夹脊电针加三维正骨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三维正骨组、综合组(三维正骨+夹脊电针)与对照组(川芎嗪、丹参注射液、能量合剂静滴);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量表、TCD等进行治疗前后对比。结果综合组临床效果和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和单纯三维正骨组,三维正骨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三维正骨组和综合组的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但三维正骨组和综合组之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三维正骨组和综合组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三维正骨组与综合组之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颈夹脊电针加三维正骨可明显提高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