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4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社区老年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长期影响。方法 对用老年抑郁量表(GDS)筛选出的社区老年抑郁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心理干预,干预结束后再随访3个月,用健康调查问卷(SF-36)第2版调查患者6个月时生活质量,以了解心理干预对患者的长期影响。结果 6个月时,干预组患者在生活质量的情感职能(RE)、活力(VT)、心理功能(MH)、社会功能(SF)维度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与干预前相比,干预组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8个维度分数均显著提高,与3个月时比较差异不大,对照组患者6个月时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生理功能(PF)、情感职能(RE)、活力(VT)、躯体疼痛(BP)及总体健康(GH)维度分数显著提高,与3个月时比较各维度分数差异较小。结论 心理干预具有提高老年抑郁患者心理社会方面生活质量的长期效果;支持性心理干预方案针对性强,形式合理,并由社区医护人员进行.可适用于社区的老年心理卫生保健。  相似文献   
82.
老年抑郁症的干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类的平均预期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我国老年人口所占比例也正在高速增长,已迈入老龄化国家行列。此外,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老年人不仅关注自己是否患病,更关心自己是否健康、健康的程度以及生活质量的高低,而老年抑郁是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造成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为了维  相似文献   
83.
贾守梅  冯正仪  胡雁  王君俏 《护理研究》2006,20(33):3095-309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社区抑郁病人抑郁症状和生活质量的长期影响。[方法]对筛选出的社区老年抑郁病人62例,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支持性心理干预,干预结束后再随访3个月,采作老年抑郁量表(GDS)、健康调查问卷(SF-36)第2版调查病人6个月时抑郁症状和生活质量。[结果]6个月时,干预组病人GDS分数显著低于干预前,经统计学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3个月时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病人GDS分数与干预前3个月时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干预后GDS分数与对照组病人比较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时干预组病人在生活质量的情感职能(RE)、活力(VT)、心理功能(MH)、社会功能(SF)维度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病人;与干预前相比,干预组病人健康相关生活质量8个维度分数均显著提高,与3个月时比较差异不明显;对照组病人6个月时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生理功能(PF)、情感职能(RE)、活力(VT)、躯体疼痛(BP)及总体健康(GH)维度,分数显著高于干预前,与3个月时比较各维度分数差异较小。[结论]对社区老年抑郁病人给予支持性心理干预能长期地减轻病人的抑郁症状,提高其心理社会方面的生活质量,对病人进行持续的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4.
社区老年人抑郁障碍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抑郁障碍是老年人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它的发生与躯体、心理、社会因素有密切关系。本文应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上海市60~85岁的社区老年人进行调查,以探讨社区老年人的抑郁障碍、特质应对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象与方法一、对象采取整群抽样方  相似文献   
85.
社区老年抑郁症的防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逐步加快,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已逐步引起了医学界和全社会的重视,成为人类发展和老年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老年抑郁症是老年人所有的心理问题之中最常见的一种,患病率较高。国外的多项调查表明,社区老年抑郁症患病率为8.8%-23.6%”;国内的报告为6.0%-29.4%。老年抑郁症的发生与躯体、心理及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它对老年人身心健康危害严重,会导致老年人躯体功能下降、已有的躯体疾病恶化、残疾的危险性增高、生活质量受到严重损害等。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采用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家访服务模式为社区居家高龄老人提供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投掷硬币法将144名认知清楚的80岁以上居家老人按居住地随机分为干预组(74例)和对照组(70例),干预组接受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家访服务,对照组接受常规社区卫生服务。采用重复测量方差检验两组干预前、干预3个月、6个月时抑郁、孤独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两组高龄老人抑郁、孤独及生活质量得分组间差异显著(P<0.001);干预组在干预3个月、6个月时心理症状及生活质量较干预前显著改善,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家访服务能显著改善高龄居家老人的健康状况,该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7.
贾守梅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4):2211-2213
老年人谵妄、痴呆和抑郁的护理策略 3相关证据3.3.2识别和评估谵妄常不被识别,且易复发,在老年人中症状可能是短暂的,不一定具有代表性,也可能长时间出现,或出现混合性症状。护士应该对谵妄的预防、早期识别和及时处理保持高度警惕,以保证患者的良好预后(Ⅱa级证据)。证据表明,只要得到早期识别,谵妄是可以逆转的。对谵妄的  相似文献   
88.
社区3个月支持性心理干预对抑郁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3个月的社区支持性心理干预对抑郁障碍的影响。方法把上海某社区62名老年抑郁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人;对干预组实施3个月的支持性心理干预,干预结束后再随访3个月。结果干预组3、6个月的抑郁症状均减轻、缓解率均增加。结论社区支持性心理干预3个月具有效果,随访3个月效果持续。  相似文献   
89.
心理干预对老年抑郁病人生活质量的远期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菊英  贾守梅 《护理研究》2006,20(4):929-93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社区老年抑郁病人生活质量的远期影响。[方法]将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筛选出的社区老年抑郁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病人不接受干预。干预组病人给予3个月的支持性心理干预,干预结束后再随访3个月,用健康调查问卷(SF-36)调查病人6个月时的生活质量,以了解心理干预对病人的长期影响。[结果]6个月时,干预组病人在生活质量的情感职能、活力、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维度方面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病人。干预组6个月时与干预前比较健康相关生活质量8个维度方面评分均显著提高;与3个月时比较,在生理职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雏度方面评分显著提高。对照组6个月时与干预前比较.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生理功能、情感职能、活力、躯体疼痛及总体健康雏度方面评分显著提高,与3个月时比较仪总体健康维度评分有差异。[结论]心理干预具有提高老年抑郁病人心理社会方面生活质量的长期效果;支持性心理干预方案针对性强,形式合理,并由社区医护人员进行,可适用于社区的老年心理卫生保健。  相似文献   
90.
老年抑郁症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至200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1.27亿,占人口总数的10.4%。因此社会和医学界对老年人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关注与重视。在老年人所有的心理问题之中,老年抑郁症是最常见的一种。本文主要从病因、诊断评估及对其所采取的干预方面对老年抑郁症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