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4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目的 制定慢性肝病住院患者营养不良风险筛查、评估及管理的最佳证据,并应用于临床实践,以规范肝病患者的营养筛查、评估与管理策略,提高患者营养水平。方法 遵循JBI临床证据实践应用模式,将最佳证据本土化后制定慢性肝病患者营养筛查、评估与管理的审查指标,通过培训与考核不断指导并规范临床实践,比较最佳证据实施前后患者营养状况、知信行情况及质量审查指标完成情况。结果 证据应用后,观察组慢性肝病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慢性肝病患者营养知信行水平均有所提高(P<0.05);证据应用后医护人员对肝病营养筛查、评估及管理相关知识和态度情况优于证据应用前(P<0.05);证据应用后6项审查指标执行情况优于证据应用前(P<0.05)。结论 通过应用最佳证据,并将证据科学地筛查、评估和管理慢性肝病住院患者营养问题,能改善患者营养水平,提升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2.
老年抑郁病人支持性心理干预的科研设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按研究因素、研究对象和效应指标三个要素分析社区老年抑郁病人心理干预的科研设计。方法:研究对象:社区老年抑郁病人62名,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1人。研究因素:实施3个月的支持性心理治疗。效应指标:老年抑郁量表(GDS)和健康调查问卷第二版(SF-36v2)。结果:干预后抑郁症状减轻、抑郁缓解率降低、生活质量提高。结论:科研设计应考虑研究因素、研究对象和效应指标三个要素。  相似文献   
113.
社区老年抑郁病人心理干预效果及其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将某社区老年抑郁病人6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不进行干预;干预组实施3个月的心理干预,除群体教育外,由培训后的社区医护人员任干预者,采用7项基本技术针对8个具体问题实施个体干预.结果干预组3个月后抑郁症状明显较对照组减轻(P<0.05).提示社区支持性心理干预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4.
老年性痴呆病人运动干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运动对老年性痴呆影响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主要综述了运动锻炼预防老年性痴呆及改善老年性痴呆病情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15.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疲乏真实体验及患者应对状况。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对上海市某精神专科医院17名住院抑郁症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运用Colaizzi7步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提炼主题。结果 共提炼出4个主题:抑郁症相关性疲乏症状、疲乏对患者产生消极影响、患者对疲乏缺乏正确认识和应对技能、期待多方面的理解与支持。结论 抑郁症相关性疲乏症状是压倒性的、不寻常的痛苦体验,严重影响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患者缺乏正确认知及有效应对措施。广大医务工作者应加强对患者疲乏症状的重视及关注,开展专业信息支持和症状管理技能指导,协同家属、医务人员和社会媒体等多方力量,强化患者症状管理能力,构建良好氛围,促进患者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116.
【目的】 调查上海市老龄化社区空巢老人的家庭双向代际支持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家庭代际支持问卷和一般情况问卷,对上海市普陀区曹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空巢老人开展调查。【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224份,其中15名(6.7%)老人无子女,209名有子女的空巢老人,其家庭代际支持为33.52±6.11分。子代给予亲代及亲代给予子代的日常生活照顾、经济支持均较少,但当对方遇到急难问题或生病需要照顾时,能够提供较多帮助和经济支持;子女与老人联系或见面平均不到每周1次,当对方遇到困惑时,老人或子女提供心理支持方面尚显不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老人子女数越多、与子女/孙辈居住距离越近,其家庭代际支持水平越高;患有慢性疾病者的家庭代际支持水平显著高于未患病者。【结论】 社区空巢老人的家庭代际支持水平较为不足,子代与亲代在日常生活照顾、经济支持与情感交流等方面支持还亟需提高。社区可在加强家庭双向代际支持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社会代际支持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