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2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86篇
预防医学   43篇
药学   50篇
  2篇
中国医学   46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目的 了解淮安市孕产妇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 按照江苏省孕产妇死亡评审方案的要求,对淮安市(含4区4县)2001年至2007年孕产妇死亡原因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7年内活产总数为277 014例,孕产妇死亡72例,平均孕产妇死亡率为25.99/10万,死亡原因:直接产科死因59例,占81.94%;其死亡顺序依次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娠高血压疾病,内科合并症;产科出血中子宫收缩乏力为主.结论 应进一步提高产前检查质量,提高对异常情况的识别能力及应急能力,加强妇幼保健及计划生育教育,建立迅速有效的急救转诊绿色通道,保证危重孕产妇能得到及时救助.  相似文献   
92.
白花蛇舌草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HPLC测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建立了HPLC法测定白花蛇舌草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采用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冰乙酸(85:15:0.3),检测波长为210nm。两者分别在22~440、42~840g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8%和97.1%。  相似文献   
93.
目的比较柴胡提取物及其所含皂苷 a和皂苷 d促进骨骼增长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方法自 2021年 3月至 2022年 1月进行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柴胡提取物中柴胡皂苷 a与 d含量;然后将昆明种小鼠 4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健康对照组、柴胡皂苷 a组(简称皂苷 a组)、柴胡皂苷 d组(简称皂苷 d组)、柴胡提取物组(简称提取物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 8只。健康对照组灌胃去离子水,皂苷 a组灌胃柴胡皂苷 a 1.15 μg/g体质量,皂苷 d组灌胃柴胡皂苷 d 0.2 μg/g体质量,柴胡提取物组按照 0.94 mg/g体质量灌胃,阳性对照组灌胃酸枣仁皂苷 a0.013 mg/g体质量灌胃。灌胃 25 d后于末次给药 30 min后取脑组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脑组织色氨酸羟化酶 2(TPH2)含量, ELISA法检测脑组织 5-羟色胺( 5-HT)、生长激素( GH)含量的变化和 5-HT与 5-羟色胺 1A受体( 5-HT1AR)结合活性,并测量各组药物对小鼠胫骨长度的影响。结果柴胡提取物中柴胡皂苷 a含量为 1.22 mg/g,柴胡皂苷 d含量为 0.22 mg/g;提取物组和皂苷 a组的脑组织 5-HT含量( 60.93±11.09,59.51±11.02)μg/L、GH含量(68.91±9.10,68.42±9.03)μg/L、5-HT1AR与 5-HT结合活性( 39.90±8.36,37.27±6.59)及胫骨长度( 10.56±0.53,10.55±0.54)cm均较健康对照组[(40.89±8.74)μg/L,(44.87±8.92)μg/L,27.34±3.45,(9.48±0.63)cm]明显增高( P<0.01),同时这两组 TPH2含量较健康对照组升高( P<0.01)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皂苷 d组脑组织 TPH2蛋白含量、 5-HT含量( 47.46±8.62)、 GH含量( 45.81± 7.14)、 5-HT1AR与 5-HT结合,活性( 30.87±5.52)及胫骨长度( 9.88±0.56)cm较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皂苷 a组比较,皂苷 d组的脑组织 TPH2蛋白含量、 5-HT含量、 5-HT1AR与 5-HT结合活性及胫骨长度减少( P<0.05)GH含量明显减少(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皂苷 d组比较,提取物组 GH含量、 5-HT1AR与 5-HT结合活性及胫骨长度增,加明显增高(P<0.01),5-HT含量增高(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柴胡提取物延缓慢波睡眠时长的主要成分为柴胡皂苷 a,其可  相似文献   
94.
谢艳 《中医正骨》2000,12(11):55-56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肾主骨 ,生髓 ,主生长、发育、生殖”。《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 ,肾气盛 ,齿更、发长……三七 ,肾气平均 ,故真牙生而长极…… ;丈夫八岁 ,肾气实 ,发长齿更……”明确指出了骨的生长有赖于“肾”的濡养。现代科学研究认为中医“肾”的实质可能是以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皮质系统和下丘脑 -垂体 -性腺系统为主 ,包括部分植物神经系统、甲状腺等 ,并与免疫机能有一定的关系 ,现代医学泌尿系统的肾脏也应包括在中医学“肾”的概念中〔1〕。亦有文章报导 ,下丘脑 -垂体 -催乳素轴与中医“肾”有密切关系。催乳素可…  相似文献   
95.
目的 评价下鼻甲割治法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20年1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科行下鼻甲割治法治疗的A R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鼻眼结膜相关生活质量问卷调查量表(RQLQ)及下鼻甲肿胀程度评分为疗效评价指标;以出血、感染及粘连为安全性评价指标,分别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4、8、12周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不同时间点患者的RQLQ积分及鼻阻VAS评分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VAS总分、下鼻甲大小评分及喷嚏、流涕、鼻痒VAS评分在治疗后1、4、8、12周4个时间点分别与治疗前相比,以及治疗后1、4、8周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8周与12周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评价方面,2例治疗后24 h内少量出血,3例在治疗1周后出现黏膜水肿及粘连,处理后均得到恢复,安全性较高.结论 下鼻甲割治法治疗AR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6.
张云芳  吴晓龙  宁桃丽  谢艳 《安徽医药》2020,24(10):2109-2112
目的评价干预措施对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术 I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抽取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术 I类切口手术出院病历 360份,分为对照组(2016年 1—9月)和干预组(2017年 1—9月),每组各 180例。干预方法采取建立健全机构和制度、宣传教育、加强审方系统信息化管理和实施监督等措施,并对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抗菌药物术前给药时机正确率由 80.6%上升至 93.3%,用药疗程由(4.37±1.54)d缩短至(3.43±1.19)d,品种选择正确例数由 133例上升至 178例,抗菌药物费用由(1 136.50±603.34)元下降至(866.78±377.96)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预措施对促进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术 I类切口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具有有效性、可行性。  相似文献   
97.
98.
目的探讨补肾中药仙灵骨葆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皮质骨(股骨)生物力学性能的作用及其相关的机制。方法将40只10月龄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仙灵骨葆组、倍美力组、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正常组做假手术,其余3组做卵巢切除术。术后正常饲养90 d。第91天开始,仙灵骨葆组、倍美力组分别给予临床等效剂量相应药物:仙灵骨葆55 mg/d(胶囊量),倍美力0.01 mg/d,正常组和模型组不给药。连续给药90 d后处死大鼠,测定股骨的几何尺寸、极惯性矩、抗扭截面模数、截面惯性矩、抗弯截面模数、骨矿密度和股骨的生物力学试验。结果模型大鼠股骨干外径变细,骨皮质面积减少,抗弯、抗扭截面模数变小,骨矿密度减损;股骨的生物力学性能明显下降,骨强度降低。用药组大鼠股骨干外径增粗,骨皮质面积增加,抗弯、抗扭截面模数增大,骨矿密度提高。股骨的生物力学性能明显改善,骨强度增加。结论仙灵骨葆能够提高股骨宏观结构的生物力学应答调节功能,使股骨干外径增粗,皮质骨面积增加,骨丢失减少使股骨结构的抗弯、抗扭截面模数增大,使骨的力学结构优化,骨强度提高。  相似文献   
99.
目的了解自贡市男男性行为者(MSM)的HIV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MSM人群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参与自愿咨询检测的366例MSM人员进行调查并采集静脉血液样本进行HIV抗体、梅毒抗体检测。结果自贡市MSM人群的HIV阳性检出率为24.32%,梅毒阳性检出率4.64%,年龄、文化程度、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是否接受过艾滋病干预、首次性行为年龄、最近6个月男性性伴侣数、安全套的使用率、寻找性伴侣的场所是高危行为影响因素。结论自贡市MSM人群知识知晓情况较好,但高危行为较为普遍,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存在知行分离。MSM人群艾滋病防治形势严峻,需要根据男男性行为特征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以遏制艾滋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0.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的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发病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因此,了解NAFLD的发病机制对于防治该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目前大量的研究表明,NAFLD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维生素D(vitamin D,VitD)参与NAFLD的发病机制受到业界的高度关注。本文就VitD在NAFLD的发病机制及作用做一系统综述,为早期诊治NAFLD提高新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