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42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81.
无创与有创正压通气对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 评价无创与有创正压通气在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2 0例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 ,每组 10例。A组进行有创通气和常规药物治疗 ,B组进行无创通气和常规药物治疗。结果 A组进行有创通气 2 4h后 ,10例患者均明显好转 ,呼吸频率、心率下降 ,PaO2 上升 ,PaCO2 下降 ,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1)。人工机械通气天数平均为 (9± 4 )d ,住院天数平均为 (15± 5 )d。 10例患者 9例出院 ,1例因呼吸机依赖而死亡。B组无创通气 2 4h后仅 1例治疗有效 ,4例无明显变化 ,5例病情恶化。 9例患者均在 36h之内改为有创通气 ,其中 1例在气管插管时因心跳呼吸骤停死亡 ,2例在有创通气过程中死亡 ,余 6例患者均平稳撤机。人工机械通气天数平均为 (15± 6 )d ,住院天数平均为 (2 1± 6 )d ,与A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 (P <0 .0 5 )。结论 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不宜选用无创正压通气 ,应尽早气管插管进行有创通气治疗。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颜面黄褐斑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 (4 0例 )服用中药消斑汤、维生素C、维生素E ,外搽消斑霜治疗。对照组 (37例 )服用维生素C、维生素E ,外搽消斑霜治疗。每个疗程为 1个月 ,连用 3个疗程 ,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治疗 3个疗程后 ,治疗组痊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 2 0 %、4 2 9%、88 6 % ;对照组分别为 6 3%、2 5 %、6 2 5 %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是治疗颜面黄褐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3.
对50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的临床表现、神经心理检测、影像学特征进行综合分析。AD早期有如下临床特点:起病缓慢隐匿;有近记忆障碍;常有精神症状、人格改变;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长谷川痴呆量表积分明显降低;头颅CT或MRI有脑萎缩改变,尤以海马萎缩为主;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显示双侧顶颞叶对称性葡萄糖代谢明显减低。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并人工机械通气在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救治中的作用和方法。方法  2 86例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均采用在纤支镜引导下经鼻、口的方式进行气管插管并行人工机械通气 ,多功能呼吸机先采用持续麻醉和辅助 /控制 (A/C)通气模式 ,待病情稳定后再改为间歇指令通气 (SIMV) 压力支持通气 (PSV) ,最后单用SIMV脱机。结果 成功救治 2 34例 ( 81 8% ) ,死亡 5 2例 ( 18 2 % ) ,并发症 72例 ( 2 6 9% )。结论 气管插管并人工机械通气是救治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十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5.
目的评价经X线引导超细支气管镜活检并刷检,结合B超引导经皮肺自动弹性穿刺活检在肺周围型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89例肺外周病变患者先进行X线引导超细支气管镜肺活检并刷检共110次,对于经超细支气管镜检未获得诊断的26例患者,再进行B超引导经皮肺自动弹性穿刺活检共32次。结果经超细支气管镜肺活检并刷检获得诊断者63例,诊断率70.8%。经皮肺自动弹性穿刺活检获得诊断者21例,诊断率80.08%。二者结合后的诊断率明显提高为94.4%。结论经X线引导超细支气管镜肺活检并刷检,结合B超引导经皮肺自动弹性穿刺活检,可明显提高肺外周病变的诊断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6.
治疗恶性肿瘤引起的中心气道狭窄有多种方法,目前常用的主要有支气管镜引导下的ND:YAG激光、高频电刀、氩等离子体凝固(APC)、光动力疗法(PDT)和冷冻疗法~([1-2]),其共同特点均需多次操作去除肿瘤坏死组织,不能立即见效.  相似文献   
87.
心复康对去肾上腺素性心肌损伤超微结构及膜通透性改变的影响曹雪滨,朱永成(解放军二五二医院071000)王朝宏,何建成(陕西中医学院)李学荣,黄梅,谢永宏(第四军医大学)心肌细胞质膜是由脂质双分子层构成的具有流动性的结构,其完整性对维持心肌细胞结构和功...  相似文献   
88.
Intratrachealtransmissioncausedbyvarioustumorscaninterfererespiration,whichaggravatesgraduallytoapneaanddeath.Thepa-tientsoftenarelateperiodofmalignanttumor,andgeneralconditionsarebad.Thepatientscannottoleratesurgerytreatment,andthedrugshavelittleeffecttolocaltrachea.Sothetrachealblockishardtobeeliminatedandrespiratorydistressisnoteasytoberelieved.Therearenotrelativereportsininternalandinternationaljournals.Wehaveappliedmicrowavetreatmentassistedlaserandlocalchemotherapyforrespirator…  相似文献   
89.
氧化应激(oxidativestress,OS)的概念最早源于人类对衰老的认识。1956年英国学者Harmna首次提出自由基衰老学说,该学说认为自由基(freeradical)攻击生命大分子造成组织和细胞损伤,它是引起机体衰老的根本原因,也是诱发肿瘤等恶性疾病的重要起因。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综合征的诊治要点。方法对我院2012年收治的上腔静脉入口处肿瘤致异位ACTH综合征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发现皮质醇、餐后血糖升高到我院就诊。患者皮质醇及ACTH明显升高,且有上腔静脉综合征表现,高度怀疑上腔静脉占位性病变。后经上腔静脉超声、胸部CT及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上腔静脉入口处肿瘤导致异位ACTH综合征。术后患者预后较差,患者家属放弃治疗。结论上腔静脉肿瘤导致异位ACTH综合征临床十分少见,认真查体、仔细分析病情对其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