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1.
目的 总结体质量<5 kg婴儿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CPB)的管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心内直视手术的体质量<5 kg 婴儿168例的临床资料.男104例,女64例;年龄3 d~6个月;体质量2~5 kg其中常温5例,浅低温88例,中低温52例,深低温低流量23例,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10例.深低温患儿应用pH稳态、甲泼尼龙、甘露醇.CPB中监测ECG、平均动脉压、经皮血氧饱和度、鼻咽温、肛温、尿量和中心静脉压.结果 CPB时间为18~155(45.26±23.36)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18~85(33.22±20.25) min;自动复跳率为98.2%.患儿均顺利脱离CPB.15例出现并发症,包括低心排综合征、低氧血症各3例,延迟关胸2例,肺不张、气胸、肾功能不全、纵隔感染、消化道出血各1例,再次开胸止血及残余分流各1例.术后死亡4例,病死率为2.34%,主要死亡原因为心肺功能衰竭.结论 CPB中应用个体化管理和采用综合措施是婴儿心内直视手术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右心室双出口(DORV)个案化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2008年7月~2017年7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胸外科96例接受右心室双出口外科治疗的患儿,根据患儿不同的DORV解剖类型对其制定个案化的手术方案。结果所有患儿中,死亡4例,死亡率4.2%,并发症有主动脉瓣返流、心包积液、左室流出道梗阻、右室流出道梗阻。左心室发育不良或左室射血分数(LVEF)50%、左右心室发育不均衡、手术年龄及体重过低都会增加手术的风险性。结论大多数右心室双出口患儿都可进行双心室根治手术,合理、个案化的手术方案更有助于降低DORV患者的手术风险,根据患者具体的DORV解剖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郎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临床特点、分型、诊断、治疗以及少见的并发症—多发性血栓形成。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合并多发性血栓形成的的儿童多系统LCH患者的病例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4年前以反复皮疹起病,6个月前出现双眼突出,1个月余前开始加重,检查发现颅面骨、肋骨、脑室、下丘脑、造血系统、听力均有受累,肋骨病灶切除病理示骨髓腔内见特殊的朗格汉斯细胞(LC),免疫组化提示:骨组织CD1a+,S100+,Langerin+,CD163+,LCA+,确诊为多系统LCH(MS-LCH)。术后予化疗,化疗期间心超检查发现右心房内血栓形成,行"体外循环下心房血栓切除术",术后随访超声提示:右肾静脉及下腔静脉多发血栓。该患儿呈现为恶性侵袭样病程且合并多种并发症,治疗效果不佳。结论 LCH临床表现及病程具有极端的异质性,并发血栓形成罕见,难治性复发性MS-LCH预后较差,对MS-LCH需警惕多发性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体外循环后肺损伤是一种肺内过度性、失控性的炎症反应;全氟化碳(perfluorocarbon,PFC)通过其具有较高的携O2及CO2能力及高比重的特性,来扩张肺泡、调节通气/血流比、改善肺部气体交换、抗炎等作用来保护肺功能;PFC是以全腔液体通气、部分液体通气及雾化吸入等方式治疗肺损伤;该文就PFC的性质及其在肺损伤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直视手术后早期发生心律失常的类型、机制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住的99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将992例患儿分为术后未发生心律失常组(对照组)及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组(心律失常组),并从心律失常组中又分出发生交界性异位型心动过速组(JET组)。术中记录主动脉阻断时间及体外循环时间,术后比较气管插管时间及监护时间。结果 197例(19.9%)在术后0~3 d内发生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对照组中手术方法与JET组相同的患者及JET组,两组术中的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及术后监护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气管插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诊断及治疗心律失常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及促进患儿早期痊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本研究观察婴幼儿自体血液回收中采用不同晶体液作为洗涤液对心脏手术后患儿早期乳酸水平及电解质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5月行室间隔缺损或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共计60例,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采用氯化钠注射液为洗涤液。观察组1(W组)采用醋酸钠林格注射液(维力能)为洗涤液。观察组2(L组)采用钠钾钙镁葡萄糖注射液(乐加)为洗涤液。经处理后的洗涤红细胞液均在6小时内全部回输给患儿。记录三组患儿一般资料,包括年龄、体重、性别、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及洗涤红细胞量。采用多功能血气分析仪测定洗涤红细胞液(T0)、输注洗涤红细胞液前(T1)、输注洗涤红细胞液完毕(T2)、输注洗涤红细液24小时(T3)血液中乳酸(lactic acid,Lac)、血糖(Glu)、PH值、钾离子(K+)、钠离子(Na+)、钙离子(Ca2+)、氯离子(Cl-)浓度。结果 三组患儿一般资料包括CPB情况及洗涤红细胞量等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 > 0.05)。洗涤红细胞液比较:W组、L组pH值及Na+、Cl-浓度与C组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H值、Na+、Cl-分别为[(7.44 ± 0.06)比(7.52 ± 0.10) (P = 0.012) ,(6.87 ± 0.21)比(7.52 ± 0.10)(P < 0.001);(124.80 ± 1.15)比(147.05 ± 7.02)(P < 0.001) ,(139.10 ± 3.99)比(147.05 ± 7.02)(P = 0.001);(107.10 ± 2.17)比(142.25 ± 8.53) (P < 0.001) ,(107.50 ± 4.79)比(142.25 ± 8.53)(P < 0.001)],W组、L组K+、Ca2+、Glu浓度与C组比较均有明显升高,K+、Ca2+、Glu分别为[(4.05 ± 0.15)比(0.84 ± 0.76) (P < 0.001) ,(3.92 ± 0.17)比(0.84 ± 0.76)(P < 0.001);(1.23 ± 0.02)比(0.28 ± 0.20) (P < 0.001) ,(0.63 ± 0.03)比(0.28 ± 0.20)(P = 0.000);(0.26 ± 0.15)比(0.14 ± 0.05) (P = 0.001) ,(36.30 ± 3.67)比(0.14 ± 0.05)(P < 0.001)];W组、L组Lac与C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 > 0.05)。其余时间点指标比较:L组输注洗涤红细胞后Glu浓度较W、C组比较有明显升高(P < 0.05),其余各时间点各指标组间比较均未见明显差异(P > 0.05)。 结论 在婴幼儿心脏手术自体血液回收中采用乐加、维力能作为洗涤液与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洗涤液比较,处理后的洗涤红细胞电解质成份存在明显差异,但输注后对患儿术后早期乳酸及电解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在右侧腋下小切口心脏手术中应用负压辅助静脉引流(vacuum-assist venous drainage,VAVD)技术的经验。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18年6月总计60例的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VAVD技术,对照组不采用。记录两组患儿年龄、体重、性别、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统计CPB执行过程中T1~T5不同时间段的中心静脉压、红细胞压积、乳酸值、平均动脉压、CPB流量、静脉混合血氧饱和度,以及术后CPB超滤量、24 h胸引量、呼吸机使用时间、监护室时间、住院时间及围手术期用血率相关数据资料。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重、主动脉阻断时间及CPB时间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在T2、T3各时间段,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心静脉压(mmHg)分别为[(4.40±4.79)比(8.60±3.83)(P=0.000),(1.93±4.35)比(9.33±4.79)( P=0.000)];在T2、T3、T4各时间段,观察组与对照组CPB流量(ml/kg)分别为[(103.55±5.98)比(87.83±7.58)(P=0.000),(100.50±7.71)比(89.37±4.54) (P=0.000),(99.10±5.40)比(87.67±4.41)(P=0.000)];观察组超滤量(ml)明显高于对照组[(268.33±57.78)比(236.66±45.73),(P=0.016)]。两组患儿术中红细胞压积、乳酸值、静脉混合血氧饱和度在各时间段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24 h胸引量、住院时间、监护室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围手术期用血率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腋下小切口心脏手术中使用VAVD技术是一项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可以获得充分的静脉引流,降低患儿术中静脉压,增加术中CPB流量,同时不增加患儿围手术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右室双出口的外科治疗体会。方法 自2009年2月至2017年3月共手术治疗87例患儿,其中男性48例,女性39例,年龄10天~18岁,平均(30.0±44.4)月,体重3.17~47kg,平均(11.1±8.8)kg。根据STS-EACTS数据库分类:VSD型43例,TOF型7例,TGA型9例,VSD远离大动脉型28例。共经历手术100例次,非体外循环下手术30例次。体外循环下手术70例次,体外循环时间32~234分钟,平均(103.3±49.3)分钟,主动脉阻断时间12~180分钟,平均(59.6±37.2)分钟。VSD型手术方法包括心室内隧道补片修补33例;PA Banding术5例;B-T分流术1例;双向Glenn术7例;改良Fontan术1例;术后出现右心室流出道狭窄行右心室流出道重建术3例。TOF型手术方法为心室内隧道补片修补+右室流出道疏通术。TGA型手术方法均为大动脉调转术,同期行IAA(A)矫治术1例,术后出现右心室流出道狭窄行右心室流出道重建术4例。VSD远离大动脉型手术方法包括B-T分流术4例;PA Banding术5例;双向Glenn术17例;改良Fontan术4例。术后呼吸机时间4~360小时,平均(46.4±60.6)小时,监护室时间6小时~21天,平均(127.2±81.6)小时,住院时间11~39天,平均(23.3±12.1)天。结果 100例次手术术后呼吸机时间平均(46.4±60.6)小时,监护室时间平均(127.2±81.6)小时,住院时间平均(23.3±12.1)天。97例患儿顺利存活,住院死亡3例,手术死亡率3%,1例B-T分流术后低氧血症;1例术后低心排综合征;1例术后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及肝功能不全,经腹透及血液滤过治疗后并发颅内出血伴昏迷,家长要求放弃治疗而死亡。其余患儿效果良好,随访12月~5年,无晚期死亡病例。结论 DORV疾病谱广,病种复杂,术前需充分评估病情,根据患儿的解剖特点和年龄,制订个体化的手术方案,可以获得比较满意的手术效果。 【关键词】右室双出口 外科治疗 儿童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局部脑氧饱和度(r SO2)在右侧腋下小切口心脏手术中的变化。方法 2018年1~5月,选择行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患儿各40例。VSD修补手术患儿采用左侧90度卧位,ASD修补手术患儿采用左侧90度卧位及头低位45度。记录患儿的一般资料以及在术前(T1)、诱导至心肺转流(CPB)开始期间(T2)、CPB降温期间(T3)、CPB降温末至CPB开始复温(T4)、CPB开始复温至CPB停机(T5)、CPB停机后20 min(T6) 6个时间段的双侧r SO2。结果全组患儿均手术顺利。其中ASD患儿组,在左侧不同时段内的比较,T3、T4、T5时间段的r SO2明显低于T1(P 0.05);而右侧不同时段内r SO2的比较,发现T3、T4、T5、T6明显低于T1(P 0.05);不同时段左、右侧的r SO2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VSD患儿组,左侧不同时段内r SO2的比较,发现T3、T5明显低于T1(P 0.05);而右侧不同时段r SO2的比较,发现T3、T4、T5、T6均明显低于T1(P 0.05);在不同时段内,T3、T4、T5、T6的r SO2右侧均明显低于左侧(P 0.05)。结论r SO2在右侧腋下小切口心脏手术中监测有临床意义,CPB过程中r SO2会下降,停止CPB后逐步恢复至术前水平。单纯左侧90度卧位会导致左侧r SO2较右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体外循环(CPB)肺损伤动物模型,探讨以全氟化碳(PFC)为媒介的部分液体通气(PLV)对深低温CPB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CPB动物实验模型。20只幼猪随机分为对照组(CPB组)和实验组(CPB+PLV组):对照组只行单纯CPB;实验组在CPB停后即刻经气管插管向幼猪肺内灌入FC-77。实验组与对照组以同样的呼吸参数行机械通气。分别于CPB前、CPB停后即刻、CPB停后1及2 h抽取动脉血,行动脉血气分析及血清中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8和IL-6]含量检测。于实验结束即刻取左下肺小块组织,经过实验室处理,观察肺组织组织黏附分子(ICAM-1)的表达和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实验组CPB停后2 h,TNF-α、IL-8、IL-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实验组CPB停后1、2 h,动脉血氧分压(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05)。光学显微镜下实验组肺损伤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CPB停后对照组肺组织中ICAM-1的表达呈强阳性,实验组呈弱阳性。结论PLV对CPB肺损伤有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