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2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related to plasma levels of BNP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atrial fibrillation(AF). Methods:Sixty-five patients with AF were divided into paroxysmal AF group (n=35) and persistent AF group (n=30), and 30 patients without AF were included as control. Detailed information were recorded including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biochemical parameters, the levels of plasma BNP and 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 indices. Results: The BNP level in patients with persistent AF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paroxysmal AF group (BNP:397.70 ± 335.91vs215.17 ± 212.66,P<0.001), and the BNP level in the two groups with AF was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63.93 ± 69.78, P <0.001). The blood BNP level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LAD (r=0.419, P <0.001). Conclusion: The plasma BNP levels tend to increas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a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LAD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经直肠微波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电针+微波+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以7d为1个疗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对照组总有效率7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电针联合微波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3.
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治疗后左心房结构和功能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分析导管消融术后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心房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方法 3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房颤组)在Ensite NvaX三维标测系统下,完全肺静脉电解剖隔离,应用超声心动图于手术前和术后24 h、1周、1个月测量左心房内径及容积、二尖瓣跨瓣压差,多切面测定二尖辩环舒张早期和晚期运动峰值速度,取平均值并计算其比值;以同年龄组非心房颤动志愿者32例为对照(对照组).结果 房颤组均达到完全肺静脉隔离,随访1个月无复发;房颤组患者术前左心房内径及容积均大于对照组(P均<0.01),术后24 h左心房容积较术前扩大(P<0.05),术后1周缩小(P<0.05),术后1个月与时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尖瓣环晚期运动峰值速度房颤组术前较对照组减低(P<0.01),术后24 h较术前减低(P<0.05),1周后增加(P<0.05或P<0.01),1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导管消融术是治疗阵发性房颤的有效方法 ,术后24 h左心房有所扩张、收缩功能减低,但1周好转,1个月时接近术前,可能与消融对左心房损伤后修复过程有关,提示术后应重视血栓的风险和手术的损伤.  相似文献   
24.
竹子属于禾木科 (Poaceae)竹亚属 (Babu-soideae)多年生常绿植物。竹叶性淡、微涩、寒 ,味甘、苦 ,具有清热利尿 ,明目解毒和止血的功能[1] 。其活性成分是竹叶中的某种化学物质。但目前对竹叶化学成分及其作用尚不清楚 ,本研究采用氮蓝四唑(NBT)光化还原法 ,对竹叶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清除 O·2 和· OH的效果进行测定 ,并与维生素 C(VC)进行比较 ,以探讨其抗氧化作用的机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竹叶资源提供依据。1 材 料 与 方 法1 .1 主要仪器  岛津 UV- 1 60 1型紫外分光光度计及其配套设备 ,日本岛津公司。  岛津 AEL…  相似文献   
25.
竹叶提取物清除O^—.2和·OH自由基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许纲  张虹  董建红 《营养学报》2001,23(1):79-81
竹子属于禾木科(Poaceae)竹亚属(Babu-soideae)多年生常绿植物.竹叶性淡、微涩、寒,味甘、苦,具有清热利尿,明目解毒和止血的功能[1].其活性成分是竹叶中的某种化学物质.但目前对竹叶化学成分及其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氮蓝四唑(NBT)光化还原法,对竹叶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清除O2和@OH的效果进行测定,并与维生素C(VC)进行比较,以探讨其抗氧化作用的机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竹叶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6.
为比较超声波直接法与水下法间;高频与低频超声波间;以及不同质的盛水容器间的疗效差异,Robertson等人以新鲜的离体猪腿为标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同一频率的超声波在相同的输出强度下,水下法所产生的热效应明显低于直接法,在水中治疗间距与组织生热之间具有反比关系,在水下1MHz的高频超声波产生的热效应明显高于45kHz的低频超声波,金属盆中标本的热效应高于塑料盆。结论:超声波的两种治疗方式所产生的热效应有差异,二者不能完全互换;在水下随着治疗间距的增加,可根据剂量校正系数来调整输出强度,以确保预期的治疗效应;在水中高频超声波的热效应高于低频超声波;不同质的盛水容器对治疗效果有影响。  相似文献   
27.
对比剂急性肾损害(contrast-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y,CIAKI)是指接受血管内注射对比剂后2~3天发生的急性肾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28.
目的:为了解小剂量高频趣声波对正中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在超声波作用前后.分别测试了80例正常人双侧正中神经前臂段的运动纤维传导速度(MCV)。超声仪的工作额率为165MHz.分六组。A组:0.3W/cm^2连续波固定法1min:B组:0.3w/cm^2脉冲波固定法5mm;C组:0.6w/cm^2连续波移动法10min;D组:1.2w/cm^2脉冲波移动法10min:E、F为假超声组。结果:A组作用后MCV明显加快(P<0.001);而B、C、D三组的MCV明显减慢(P<0.001);E、F组5/MCV没有明显变化(P>0.05)。30min后各组基本恢复到超声作用前水平。结论:小剂量高频超声波可使正中神经运动纤维传导速度出现可逆性改变。  相似文献   
29.
目的 观察糖尿病兔心房炎症和心房纤维化改变及5脂氧合酶(ALOX5)、12脂氧合酶(ALOX1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心房组织中表达变化。方法 选择健康雄性日本大耳白兔13只,随机选取8只白兔建立1型糖尿病兔模型,其中5只建模成功作为糖尿病组,另外5只白兔作为对照组。检查超声心动图、病理指标,并提取左心房组织蛋白进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室间隔厚度明显增加,LVEF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左心房组织胶原容积分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加[(7.97±1.01)%vs(3.11±0.99)%,P<0.01]。糖尿病组左心房组织ALOX5、ALOX12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MCP-1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OX5、ALOX12表达可能与糖尿病兔心房炎症及纤维化相关。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缬沙坦和(或)氟伐他汀是否可以降低高血压合并非永久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房颤复发率,延缓非永久性房颤进展为永久性房颤。方法:该研究是一项在高血压合并非永久性房颤患者中评估缬沙坦和氟伐他汀上游防治效果的多中心、随机、开放、四组平行设计的研究,其首要评价终点为观察期间阵发性房颤进展为持续性房颤、非永久性房颤进展为永久性房颤的发生率。次要评价终点为:心肌梗死、Ⅲ~Ⅳ级的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需要住院的严重出血、室性恶性心律失常、血运重建治疗、射频消融治疗、脑卒中、心原性死亡、全因死亡和房颤复发率等。本研究将在全国15个医疗中心随访1 879例高血压合并非永久性房颤患者。结论:本研究首次在我国高血压合并非永久性房颤患者中评估缬沙坦和(或)氟伐他汀对非永久性房颤效果,将为房颤上游综合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