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李小鹏  厉锋  董阳  张扬  赵晓栋  张骁  孙泉  王军  陈高扬 《骨科》2024,15(1):55-62
目的 探讨miR-146a/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母亲抗肢瘫(small mother against decapentaplegic,SMAD)通路在脊柱结核进展中的调控机制。方法 收集脊柱结核病人和正常病人髓核组织,验证miR-146a/TGF-β1/SMAD通路在结核髓核组织中的表达量;分离培养髓核细胞,敲低/过表达miR-146a,分别应用qPCR、Western blot、CCK-8、划痕实验验证miR-146a对TGF-β1/SMAD通路表达及髓核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病人比较,脊柱结核病人髓核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显著减低,miR-146a在脊柱结核病人髓核组织中表达量显著减低,而脊柱结核病人髓核组织中SMAD同系物2(SMAD2)、SMAD同系物3(SMAD3)、SMAD同系物4(SMAD4)、TGF-β1基因表达增高,SMAD同系物7(SMAD7)表达减低,提示miR-146a与TGF-β1/SMAD通路活性显著负相关。过表达miR-146a可抑制SMAD2、SMAD3、SMAD4、T...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恶性黑色素瘤(MM)的临床特征、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6例手术切除并经病理学证实为中枢神经系统MM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颅内MM 23例, 椎管内MM 3例。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颅内MM和椎管内MM患者生存期的差异;并采用单因素log-rank检验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颅内MM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26例中枢神经系统MM患者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术前部分患者的MRI T1、T2像均呈短信号, 但仍无法明确诊断。所有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 其中16例行肿瘤全切除, 10例行大部分切除(1例位于椎管内);术后病理学检查均证实为MM, 其中3例行BRAF V600E突变基因检测, 1例为阳性。26例患者均获得临床随访, 中位随访时间为9个月(2~58个月);3例患者术后MM复发行二次肿瘤切除手术;至末次随访, 24例患者死亡, 2例(颅内MM)存活, 其中1例为BRAF V600E突变患者, 靶向治疗7个月行头颅MRI检查显示颅内多发转移灶接近消失。23例颅内MM患者的中位生...  相似文献   
103.
阳虚体质是由于阳气不足、失于温煦,以形寒肢冷等虚冷现象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体质状态。以阳气的生理功能和阳虚的病理表现为切入点,从阳虚体质的体质特征、相关病证及方药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多维度地阐述了阳虚体质人群在“阳”不足的状态下,所变生出来的各种病理表现,并阐述了相关方药的应用,对今后的调体预防和临床疾病治疗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脊髓髓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例脊髓髓内蛛网膜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9例患者均经脊髓背侧正中入路行囊肿减压并囊壁切除术。术前、术后短期及末次随访采用McCormick分级评估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随访期间复查MRI, 以观察囊肿有无复发。结果脊髓髓内蛛网膜囊肿约占同期收治的脊髓髓内占位性病变的3.86%(9/233);发病年龄为10~61岁, 成年患者男女比例为2/5。首发症状主要为躯体疼痛(6/9)和肢体无力(4/9), 可伴有急性病程(4/9);术前McCormick分级Ⅰ级1例, Ⅱ级4例, Ⅲ级4例。9例患者中, 7例囊肿大部分切除, 2例囊肿部分切除, 术后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术后MRI提示囊肿均明显缩小。术后短期(术后1周)内4例症状完全缓解, 5例部分缓解, 其中4例随访期间症状进一步改善。1例失访, 另外8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12~61个月, 随访期间症状无复发, 残留囊肿无增大。末次随访时, 8例患者的McCormick分级均为Ⅰ级。结论脊髓髓内蛛网膜囊肿临床罕见, 成人中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