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76篇
内科学   58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0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97篇
预防医学   4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8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71.
原发性皮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腿型(PCDLBCL, LT)多发于老年患者, 是一种罕见的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在每年新发原发性皮肤淋巴瘤中约占4%[1]。研究表明, PCDLBCL, LT患者中存在MYD88、PIM1、CD79B等基因的高频突变, 且BCR信号通路上的基因(CD79A/B或CARD11)突变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2]。目前, 国内对于PCDLBCL, LT的研究仅见于个别病例报告及小样本量的临床病理研究, 尚未开展对PCDLBCL, LT的分子病理学研究。为了进一步明确中国PCDLBCL, LT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疗效, 本文收集了11例PCDLBCL, L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了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572.
目的:通过体模预试验和临床研究,对比分析CT尿路成像(CTU)能谱与非能谱扫描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差异,探究能谱扫描在保证图像质量前提下利用前置多模型迭代重建算法(ASi R-V)控制剂量的有效性。方法:(1) QSP Phantom体模预试验:采用80/140 kV (0.5 ms)切换能谱扫描、GSI辅助,NI=5,自动匹配相应的GSI模式,重建70 ke V,记作A-1组;非能谱扫描采用120 k V、自动毫安技术(NI=5),记作A-2组;固定毫安=365 m A,能谱扫描者记作B-1组,非能谱扫描(120 k V)者记作B-2组,均采用FBP重建。(2)临床研究:前瞻性收集CTU平扫+增强检查者45例。对照组:平扫采用120 kV、自动管电流调制扫描(NI=11),采用前置40%ASiR-V重建。实验组:增强三期均采用GSI模式,重建70 keV,打开GSI辅助(NI=11),自动选择最佳能谱参数扫描,动、静脉期及延迟期重建前置ASi R-V权重分别为30%、40%、50%(后置ASi R-V权重与之匹配)。对体模QSP Phantom及临床研究的能谱与非能谱扫描各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573.
神经眭膀胱与长期前列腺增生引起的腺性膀胱炎均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可引起尿频、尿急、尿流变细、排尿困难、排尿中断及膀胱残余尿量增加等临床症状,故部分病例较难鉴别。为提高二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率,本组对神经性膀胱和腺性膀胱炎患者行常规超声检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74.
目的: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T2DM)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及基于超声的效果评价。方法:将86例T2DM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在饮食运动指导、降糖治疗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药加味补阳还五汤口服。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情况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观察治疗前后下肢动脉血流参数和狭窄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FBG、2h PG和Hb Alc均降低(P0.05),治疗组2h PG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右侧胫后动脉、足背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升高程度及阻力指数(RI)下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下肢动脉狭窄度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T2DM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优化血糖控制,改善下肢血流,而CDFI有助于识别下肢病变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时评估临床疗效和病情进展情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75.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rimary gastrointestinalmalignant lymphoma,PGIML)是指原发于胃肠道的结外淋巴瘤,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溜为一种临床上少见、原发于胃肠壁内淋巴滤泡的恶性肿瘤,是结外恶性淋巴瘤最为好发部位.本文通过分析42例PGIML的内镜检查资料及病理特征,总结其相关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