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目的 探讨右美托嘧啶持续输注对老年患者麻醉中血流动力学、麻醉药物用量及术后苏醒的影响.方法 50例择期老年脊柱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右美托嘧啶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各25例.麻醉诱导前D组患者10min内静脉泵入0.5μg/kg右美托嘧啶,C组泵入等量生理盐水.然后行麻醉诱导气管内插管,同时以0.4μg/(kg·h)速度持续泵注右美托嘧啶至手术结束.术中以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持续输注维持麻醉,维持术中脑电双频谱指数(BIS)为40 ~60.记录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手术时间,麻醉药物用量及苏醒时间.结果 输注右美托嘧啶5min时,D组平均动脉压较C组升高;8min及10min时心率、平均动脉压及BIS值较C组降低.插管时两组血压、心率均有升高,但C组血压、心率升高较D组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手术时间、术中血压、心率变化无统计学差异,拔管时C组血压、心率升高较D组有统计学差异.术中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用量D组明显少于C组.苏醒期D组BIS值恢复至60、70、80及睁眼时间较C组明显延长.结论 右美托嘧啶持续输注用于老年患者脊柱手术的麻醉,有利于维护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少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但延长患者术后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42.
目的:建立紫金龙药材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紫金龙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RP-HPLC色谱法,Inertsil ODS-SP(4.6mm×150mm,5μm)色谱柱,以甲醇-0.2%磷酸水溶液(三乙胺调p H为7.0)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采用波长切换,0~40min为230nm,40~90min切换至285nm,进样量10μl;数据使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研究版(2012A)进行处理。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确定10个峰构成紫金龙药材的特征共有峰,各批次药材均具有上述特征,但特征峰的相对含量分布差异导致色谱概貌存在一定差异。结论:该方法简便、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可为紫金龙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3.
现代护理人力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理的护理人员配置是开展整体护理模式病房的有利条件,但目前医院现有床位数与护士之比大多小于1:0.4。因此合理地利用护理护理人力资源,发挥有限的“活”劳动力资源,提高工作的效率,是医院面临的问题之一。2001年3月~2003年8月我们进行了该课题的探索,为合理、有效地利用护理人力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4.
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RAF)/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E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在RA中的调控机制研究, 发现该通路在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RA-FLS)中介导免疫调控、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等, 并与RA-FLS自噬关系密切。此外, RAF/MEK/ERK信号通路与RA骨破坏也具有相关性, 但目前的研究鲜有报道。因此, RAF/MEK/ERK信号通路与RA骨破坏的相关性研究可能会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同时, 提出以RAF/MEK/ERK信号通路为靶点开展RA药物靶向研究, 可能会推动RA治疗药物的发展, 为治疗RA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45.
王海东教授为甘肃省名中医,一级主任医师,甘肃省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海东教授刻苦钻研,博采众长,潜心研究强直性脊柱炎诊治,经过不断实践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总结如下。1病因病机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属风湿类疾病中的多发病、疑难病,是一种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骶髂关节炎、椎间盘纤维化及其肌腱、韧带、骨附着点病变是其特征性病理变化,病程晚期可发生脊柱关节强直畸形,部分患者累及髋关节和眼睛而造成终身残疾[1-2]。  相似文献   
46.
七氟醚对成年及老年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七氟醚对成年及老年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用依文氏蓝(EB)染色及光镜、电镜观察成年及老年大鼠吸入1MAC或1.5MAC七氟醚对血脑屏障通透性及神经结构的影响。结果:吸入两种浓度七氟醚的成年及老年大鼠除松果体、后联合等缺乏血脑屏障的部位有轻至中度蓝染外,其它脑组织未见蓝染。HE染色光镜观察见各组脑结构正常。电镜下见各组镧离子均在血管腔内。结论:吸入1MAC或1.5MAC七氟醚1小时不增加成年或老年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亦不改变脑组织形态和结构。  相似文献   
47.
目的评价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46例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3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前15min予以静脉缓慢推注10ml生理盐水和10ml生理盐水+40mg帕瑞昔布钠,之后两组患者均予以0.2mg/kg丙泊酚、0.05mg/kg咪达唑仑、0.1mg/kg维库溴铵、2μg/kg瑞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和均予以丙泊酚5mg·kg-1·h-1,瑞芬太尼0.25μg·kg-1·min-1进行麻醉维持。对两组患者术后0、2、4、6、8、12、24h的NRS评分、记录点的生命体征及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记录,并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在术后0、2、4、6、8、12、24h的N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气管导管拔除前(T2)、拔管时(T3)、拔管后15min(T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显著高于T1时(P<0.05);而观察组T2、T3、T4时的HR、MAP显著低于对照组相应的记录点水平(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8.2%)显著低于对照组(20.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明显,且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8.
完全弗氏佐剂致痛大鼠脊髓中谷氨酸转运蛋白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完全弗氏佐剂(CFA)致痛大鼠脊髓中谷氨酸转运蛋白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取8只大鼠足底注射CFA 100μL建立疼痛模型,观察大鼠致痛后10 d内热痛阈及触诱发痛阈的变化.另取20只大鼠经足底注射CFA 100 μL建立疼痛模型后观察大鼠脊髓内谷氨酸转运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CFA致痛后大鼠痛阈均显著低于致痛前(P<0.01),其中以致痛后3 d内痛阈降低最为显著,以后痛阈逐渐升高,10 d后痛阈恢复至基础值的70%左右.免疫组化染色可见在正常未致痛时,大鼠脊髓中均有两种谷氨酸转运蛋白GLT-1及EAAC1的阳性表达.致痛1、3 d后,脊髓中GLT-1及EAAC1表达明显升高.致痛后7、10 d表达逐渐降低,接近致痛前的表达水平.结论:足底注射CFA后可致大鼠痛阈显著降低,脊髓中谷氨酸转运蛋白也呈先升高后逐渐降低的变化,谷氨酸转运蛋白可能参与了大鼠炎性疼痛脊髓可塑性变化.  相似文献   
49.
目的采用NRS-2002法评估胃癌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分析营养风险与营养不良、生活质量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年龄、性别、病期对其影响。方法采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2002(NRS2002)对2017年6月1日—8月31日期间在湖南省肿瘤医院住院的112例胃癌患者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并使用胃癌患者生活质量问卷(QLQ-STO22)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同时检测其身高、体重、总蛋白、血红蛋白等生理指标,评价营养不良状况。结果 112例胃癌患者中存在营养风险比例为70.5%,患者年龄(χ2=4.824,P=0.028)、病期(χ2=5.320,P=0.021)是营养风险的影响因素;低体重(51.49±8.54)kg、低BMI(19.48±2.67)kg/m2、低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分别为(60.91±8.74)、(38.90±4.87)、(103.99±16.45)g/L]是胃癌患者营养风险的影响因素(P0.05);营养风险与胃癌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相关性,营养风险对患者吞咽、返流症状、进食受限、味道改变领域的得分均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胃癌患者营养风险越大,营养不良发生率越高,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越快;应重视对胃癌患者进行早期的营养风险筛查,开展合理的营养干预,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0.
合理的护理人员配置是开展整体护理模式病房的有利条件,但目前医院现有床位数与护士之比大多小于1∶0.4.因此合理地利用护理护理人力资源,发挥有限的"活"劳动力资源,提高工作的效率,是医院面临的问题之一.2001年 3月~2003年8月我们进行了该课题的探索,为合理、有效地利用护理人力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