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3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对比研究3种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方法的生物力学行为;总结最合适的钽块大小、植入位置和植入试验股骨头模型后防止塌陷的效果。方法选择健康成人右侧股骨为研究对象,经层厚2.0mm的螺旋CT扫描得各断面图象,输入计算机识别和提取股骨轮廓并行三维重建。按生理状态下股骨力载荷的三维空间分布,施加髋关节接触力1620N,外展肌合力1061N,髂胫束力1720N。对股骨头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求出股骨头受力模型在3种不同处理方法下,不同直径和形状钽金属植入股骨头模型后股骨头负重区表面的塌陷值。结果髓芯减压+植骨+钽块植入组防止股骨头塌陷效果较髓芯减压+植骨组、髓芯减压+植骨+钽棒植入组有明显改善,而髓芯减压+植骨组与髓芯减压+植骨+钽棒植入组随坏死角度增大后无明显差异。结论植入钽金属块后尽可能靠近负重区关节面对股骨头予以支撑,能有效阻止和限制坏死继续进展;植骨加钽棒植入在小范围坏死时尚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当坏死范围增大后不能增加股骨头的机械支撑力;钽金属块植入组治疗股头缺血性坏死明显优于钽金属棒植入组;钽块的最佳植入位置在股骨头负重区正下方软骨板下0~3mm。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新型联合药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3组。第一治疗组采用玻璃酸钠和得宝松、盐酸利多卡因联合并行新式关节腔内注射治疗;第二治疗组在第一治疗组方法基础上加内服祖师麻片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分别观察比较两组起效时间、疼痛缓解程度、5周及3个月后关节功能改善情况,记录并发疼痛情况。结果:各组缓解总有效率分别为95.8%、97.9%、89.4%。两治疗组在缓解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无明显疼痛并发症。第二治疗组略优于第一治疗组(P<0.05)。结论:新型联合药物治疗(联合注射玻璃酸钠和得宝松、盐酸利多卡因加内服祖师麻片)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新式关节腔内注射引起的疼痛并发症减少。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银质针导热联合独活寄生汤口服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确定中医中药治疗AS的最优方法。方法将本科接诊60例AS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行银质针导热治疗并口服中药独活寄生汤,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常规针刺疗法,在第2个疗程结束后,2组间比较患者VAS评分情况、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VAS疼痛缓解率:观察组71. 8%、对照组48. 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6. 6%,对照组73. 3%,观察组较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 0. 05)。结论银质针导热治疗联合中药独活寄生汤口服治疗肾虚督寒型AS临床疗效较好,较传统针刺疗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jugular foramen schwannomas,JFS)的入路选择及术中神经保护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分型,6例A型肿瘤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2例B型肿瘤采取枕下经颈静脉突入路,1例C型肿瘤采用颈侧入路,4例C型和9例D型肿瘤采取髁旁-颈外侧入路。结果肿瘤全切除20例,次全切除2例。术后新发吞咽困难2例,吞咽困难较术前加重5例;术后新发声音嘶哑3例,声音嘶哑较前加重1例;新发舌肌萎缩、伸舌偏斜1例;面瘫加重2例;无新发面瘫及听力下降、颅内出血、围手术期死亡病例。随访3~48个月,耳鸣、听力下降较术前改善12例,吞咽功能、声音嘶哑较术前改善各7例,面神经功能恢复正常3例。无肿瘤复发、进展及死亡病例。结论根据颈静脉孔区神经鞘瘤的累及范围,应用微创理念精确磨除骨质,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到达病变区域,可以在全切除肿瘤的同时减少创伤,保护脑神经。  相似文献   
35.
目的 观察利培酮联合舍曲林对首发男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 按就诊顺序将60例纳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分别以利培酮联合舍曲林和单纯利培酮治疗,疗程12周,疗程结束后行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分、疗效、性激素指标比较.结果 在SANS评分方面观察组在治疗第4、8、12周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治疗第8、12周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治疗第4、8、12周末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性激素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培酮联合舍曲林对首发男性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6.
苏君  陈宗雄 《中国康复》2011,26(2):135-136
康复治疗是骨伤患者最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减少致残率。骨折患者术后引入中医理论和传统的治疗方法,对骨折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现就目前治疗骨折较有成效的中医康复治疗方法及其理论总结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叶酸水平与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出生率的关系。方法:对我院产科门诊行常规产前检查并住院足月分娩的162例孕妇的血清叶酸水平进行检测,并对其娩出新生儿中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出生率进行观察。结果:血清叶酸水平小于3ng/ml的孕妇所娩出新生儿中共有5例发生缺氧缺血性脑病,其出生率为17.8%。血清叶酸水平高于3ng/ml的134例孕妇所娩出新生儿中共有2例发生缺氧缺血性脑病,其出生率为1.4%。结论:妊娠晚期叶酸水平降低将明显增加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出生率。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当归、白芍、藤梨根、瓜蒌、茯苓等)对实验性胃癌前病变的作用和机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把100只大鼠随机分成为A(空白)组、B(模型)组、C(中药大剂量)组、D(中药小剂量)组、E(阳性对照)组,每组2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配合饥饱失常诱导造模。造模后A组正常喂养;B组予蒸馏水灌胃;C组按30 g/kg予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大剂量混悬液灌胃;D组按20 g/kg予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小剂量混悬液灌胃;E组将胃复春混悬液灌胃。测定胃组织PCNA及RegI的表达量。结果 (1)PCNA的表达量: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大小剂量组与胃复春比较,能明显降低PCNA的表达水平(P<0.05)。(2)RegI的表达量: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大剂量组与胃复春组比较,能明显降低RegI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小归芍化浊解毒方可能通过降低PCNA及RegI的表达的影响,逆转胃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在胶质瘤中不同部位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6例胶质瘤采用神经导航引导下手术切除,术中导航定位肿瘤的中心、边缘及外周区域,分别取标本,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uPA的表达。结果:uPA染色定位于肿瘤细胞的细胞质内,在肿瘤的边缘区表达最高,其次是中心区,肿瘤的外周区表达最低。结论:uPA在胶质瘤不同区域表达不同,这可能与胶质瘤的侵袭有关。  相似文献   
40.
背景与目的:颅内小病灶手术的关键在于术中的精确定位。本研究主要总结和分析Photoshop简易定位法切除颅内占位病灶的经验。方法:应用Photoshop简易定位法确定肿瘤的位置,经影像资料再次比较定位标记物与肿瘤的实际位置的关系,确定手术切口,切除颅内病灶。其中脑脓肿1例,脑转移瘤2例,脑膜瘤15例。结果:标记物与肿瘤误差为0.8~1.0cm,经验证后重新确定肿瘤中心,术中验证其误差为0.2~0.5cm,均于显微镜下行全切术,术后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Photoshop简易定位法手术治疗颅内位置表浅小病灶准确、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