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1.
目的研究参芪柔脉合剂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治疗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共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参芪柔脉合剂,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进行对比。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血清白细胞介素-6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应用参芪柔脉合剂治疗具有显著疗效,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更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参芪柔脉合剂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脑梗死并颈动脉斑块形成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给予参芪柔脉合剂结合辛伐他汀分散片,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分散片,观察两组患者服药前后颈动脉斑块的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和血脂的变化。结果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颈动脉IMT、斑块面积、血脂均有显著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柔脉合剂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参芪柔脉合剂对冠心病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冠心病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50例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参芪柔脉合剂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颈动脉彩超各项指标、血脂、炎症因子等情况。结果:2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面积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脂、炎症因子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斑块Crouse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参芪柔脉合剂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能有效改善和延缓斑块进展,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积分及血脂、炎症因子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祛湿清热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GA)的临床效果。方法将GA患者92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采取相同的常规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祛湿清热法治疗,对照组则予依托考昔片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2周。治疗后,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治疗前后,对两组关节疼痛、肿胀症状进行量化评价,并检测两组血清相关炎症因子[白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及疼痛介质[前列腺素E2(PGE2)、5-羟色胺(5-HT)、一氧化氮(NO)]水平。治疗期间,统计两组药物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5%,与对照组的78.26%相比显著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肿胀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观察组减小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相关炎性因子(IL-1β、TNF-α、CRP)及疼痛介质(PGE2、5-HT、NO)血清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IL-1β、TNF-α、CRP、PGE2、5-HT、NO)血清水平较对照组同期降低更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与对照组的21.74%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论祛湿清热法治疗GA的整体疗效切实,能有效缓解患者关节肿痛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患者血清中相关炎症因子和疼痛介质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我院临床缺血性中风病例,探讨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证候特征及其相关性,为中药治疗缺血性中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制定统一表格,采集283例受试者一般情况、中医四诊信息资料,由课题组指派经过严格培训的专业人员,对已经入组的受试者,集中进行统一的证候评价,得出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结果:283例受试对象总体上以气虚证和血瘀证出现频率最高.经聚类分析,结合各证候要素在受试者中所占比例,可见,脑梗死受试者的主要证候表现均为气虚血瘀证.受试者中表现为二证相兼和三证相兼的比例最高,一证独见的受试者中,以“气虚”和“血瘀”型最多;二证并见的,以“血瘀+气虚”型最多,三证并见的,以“血瘀+气虚+痰湿”最多;四证并见的,以“内风+内火+血瘀+气虚”最多.由此可见,气虚、血瘀是缺血性中风患者的最常见的证候要素.结论:缺血性中风患者以气虚血瘀为主要的证候表现,证候要素的组合复杂,出现频率以二证、三证组合为最多,多表现为气虚、血瘀的单独出现或相互组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黄碱及利多卡因在无痛流产术中其对呼吸、循环系统的不良反应及镇痛效果和患者术后意识恢复、完全清醒、离院时间的影响及并发症.方法: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300例,观察组先后由静脉缓注芬太尼、利多卡因、麻黄碱、丙泊酚,对照组静推芬太尼和丙泊酚,均待患者意识消失后开始手术,术中患者出现肢体活动则追加丙泊酚.结果:观察组未出现呼吸抑制及呼吸暂停,对照组出现10例呼吸抑制,无呼吸暂停,两组呼吸抑制及呼吸暂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镇痛效果优者观察组92%,对照组55%,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观察组未出现丙泊酚注射并发症,对照组出现25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丙泊酚每例总用量观察组较对照组减少约1/3.手术时间、意识恢复及完全清醒、离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比较静脉刺激痛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在人工流产中联合应用丙泊酚、芬太尼、麻黄碱及利多卡因时,麻醉镇痛效果好,且减少了丙泊酚的用量,而又有效防止了人流综合征的发生及术后下腹疼痛,重要的是在手术过程中患者血压、呼吸等更平稳从而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更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清热通痹除湿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效果,以及对血清炎症因子血沉、血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在2012年5月至2018年12月年收治的10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病人,均资料完整,按照平均分的原则进行分组: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应用清热通痹除湿法治疗,对照组应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结果比较两组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nterleukin-1 beta,IL-1β)、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IL-1β、CRP、TNF-α水平治疗后比对照组要低(P0.05)。两组患者的血沉、血尿酸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了(P0.05),且观察组血沉、血尿酸水平治疗后比对照组要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清热通痹除湿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使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血沉、血尿酸水平明显降低,清热通痹除湿法是一种有价值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临床上西医对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高社光教授总结多年的经验认为,该病中医病因病机多为痰浊瘀血互结于脉道所致,治疗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通络活血、化痰为法,兼以补气、泄浊、散结、解毒,自拟化斑通络方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在痰瘀客观化研究中发现,痰瘀所致的内分泌免疫功能失常可能为白塞病的发病机制,化痰祛瘀药可多途径,多靶点对其发病机制进行有效干预。现代对痰瘀本质的研究,已经进入到细胞分子水平并不断进展,而有关痰瘀与白塞病相关性的理论研究亦在不断丰富和证实,现代中医界的多数专家自拟方以及对经方在临床中的应用得以证实,但其相关的方药、剂型、临床样本量等等明显不足,但有关白塞病的急危重症研究明显缺乏,可适当增加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样本量,加强对远期疗效的观察,同时也应加强对现代医学理论的引入、应用,达到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化斑通络方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在邯郸市中医院脑病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3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0例和对照组194例。对照组给予肠溶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高社光教授经验方化斑通络方口服治疗,两组均以6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斑块面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反应蛋白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5%,对照组有效率65.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斑块面积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斑通络方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