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构建脑膜瘤切除术预防性抗菌药物评价细则,量化评价该类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方法 依据指南及文献建立脑膜瘤切除术预防性抗菌药物评价细则,采用AHP-TOPSIS法对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入院的行脑膜瘤切除术的患者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病例的合理性进行量化评价。结果 评价细则分为11个二级评价指标,其中权重较高的是药品选择、用法用量及术前用药时机(0.266、0.146、0.185)。点评的82份病例中,合理37例(45.12%),基本合理16例(19.51%),不合理29例(35.37%)。结论 采用AHP-TOPSIS法对脑膜瘤切除术预防性抗菌药物进行点评,可使点评方式更加层次化、系统化,并且可操作性更强,可以在外科手术患者药物点评中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针刺加穴位注射配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重症脑病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重症脑病后吞咽障碍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只进行吞咽功能训练,治疗组在吞咽功能训练的基础上加针刺和穴位注射治疗,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中间休息5 d后再行下1个疗程治疗。分别在治疗1个月、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吞咽功能评估分值;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吞咽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对照组患儿吞咽功能评分均低于治疗组(P0.05)。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加穴位注射配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重症脑病后吞咽障碍疗效优于单纯吞咽功能训练。  相似文献   
33.
慢传输运动小鼠结肠组织中Cajal间质细胞的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慢传输型便秘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年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对胃肠平滑肌的起搏作用和介导神经递质的作用已被人们所认识,且在一些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中存在ICC数量和结构的异常改变。目的:探讨ICC在慢传输运动小鼠结肠组织中的改变。方法:经吗啡诱导建立结肠慢传输运动小鼠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小鼠结肠组织ICC的表达和分布;采用Western blot蛋白印迹试验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各组小鼠结肠组织c-Kit蛋白和c-kit mRNA的表达。结果:①45天后两实验组小鼠近端结肠组织免疫组化c—kit阳性细胞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实验组Ⅱ较实验组Ⅰc-kit阳性细胞减少更明显(P〈0.01);60天后停吗啡组的c-kit阳性细胞较纳洛酮阻断组和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小鼠远端结肠组织c—kit阳性细胞在所有组别之间无显著差异。②45天后两实验组小鼠近端结肠组织c-Kit蛋白和c-kit 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均显著减少(P均〈0.01);60天后停吗啡组近端结肠组织c-Kit蛋白和c-kit mRNA的表达仍较纳洛酮阻断组和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和P〈0.01)。结论:吗啡诱导的慢传输运动小鼠近端结肠组织中ICC数量下降,c—Kit蛋白和c-kit mRNA的表达明显减少,提示近端结肠ICC减少可能是结肠慢传输运动的原因之一;停用吗啡未能逆转ICC的变化,结肠慢传输运动也无改善。纳洛酮阻断后.ICC的变化基本恢复,结肠动力改善,纳洛酮可能阻止和恢复吗啡诱导的ICC数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34.
尽管近年来有关胰腺癌分子发病机制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目前早期诊断依然很困难,仍缺乏有效的诊治手段.广泛、深入研究胰腺癌发病的分子机制,寻求早期诊断特异性标志物以及特异性治疗靶点等是有效防治胰腺癌、改善其预后的关键.众多研究表明细胞凋亡与胰腺痛发病关系密切[1-2].  相似文献   
35.
36.
总结了30例医源性脑损伤患儿的父母心理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采用自行设计医源性脑损伤患儿父母的心理状况调查表,从5个方面调查分析其父母心理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赔偿型占100%;积极治疗型占95.5%;重视型中高度重视占85.8%;悲观失望型占67.6%;恐惧型占0.33%。认为针对医源性脑损伤综合征患儿父母的心理状况进行引导式教育,让其接受现实,积极配合治疗,是提高患儿康复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37.
总结了7例脑瘫患儿在康复训练中发生骨折的原因,并针对其原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原因包括运动师手法、力度不当及儿童不配合以及家长训练方法不当等,而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健全相关规章制度,采用教育干预、技术干预、经济干预及管理者人性化作用和加强家庭训练指导,认为提高康复治疗师的安全防范意识,可有效地降低骨折等意外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38.
目的研究JCI标准的跌落风险评估管理在儿童康复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3年7-12月选择我院1 928名住院患儿作为调查对象,在9月开始实施由JCI标准的跌落风险管理结合我科具体情况制定的预防跌落方案,比较方案实施前后患儿的跌落情况。结果实施预防跌落方案后患儿跌落率为0.14%(3/1928),显著低于方案实施前的0.45%(9/19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预防方案实施后患儿家属满意度由98.65%上升至99.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JCI标准的跌落风险评估管理在儿童康复病房中,不仅可明显降低患儿跌倒率,还可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酸袋在反流性食管炎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胃食管反流病问卷(RDQ量表)和胃镜检查确诊15名健康者和24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使用4通道食管测压系统确定受试者下食管括约肌(LES)位置,将单通道pH电极置于LES远端下方1 cm处监测空腹pH值o.5 h,给予标准餐后继续监测pH值2 h,然后将探针移至LES近端上方5 cm处行24 h动态pH临测.结果 1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66.67%)与10名健康者(10/15)存在酸袋.反流性食管炎组较健康组酸袋出现时间早[11.00(4.25~17.00)min比30.00(15.50~54.25)min,P<0.05]、平均pH值低[1.84(1.59~2.19)比2.32(1.96~2.71),P<0.05].而餐前胃食管连接部平均pH值及酸袋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有异常食管酸反流,且酸袋出现时间早、平均pH值低,其食管黏膜损伤可能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40.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胃肠道疾病.由于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根据临床症状来诊断,病因学尚未完全阐明,临床疗效欠佳,因此医生和患者都迫切地探求一种另类疗法.最近几年,大量的研究对于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潜在的机制进行了探讨.本研究主要就文献资料中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应用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认为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并且有一定前景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