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8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31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31篇
预防医学   60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52篇
中国医学   49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结核杆菌的后基因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核病仍然是影响全球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 ,1998年结核杆菌全基因组序列公布以来 ,结核病研究领域十分活跃。进展最快的是比较基因组学和功能基因组学 ,特别是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的研究 ,以及细胞壁合成机制 ,因为它与抗结核药物作用机制有关。总之 ,结核杆菌全基因组序列为抗结核新药开发、耐多药结核病的诊断试剂和抗结核疫苗的研制提供一个重要的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42.
目的 研究慢性肾衰竭兔血清对其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核因子κB (NF-κB)活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的可能机制。 方法 建立慢性肾衰竭兔模型,采集血清。采用原代培养的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用不同浓度的慢性肾衰竭兔血清刺激不同时间,四甲基偶氮噻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Hoechst33342染色观察细胞凋亡;Western印迹检测慢性肾衰竭血清对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NF-κB p65蛋白表达的影响;免疫荧光观察NF-κB p65核转位。 结果 (1)在较低浓度(≤10%)时,慢性肾衰竭兔血清对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呈浓度、时间依赖性;但血清浓度继续增加后,对平滑肌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却明显减弱,与正常血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Hoechst33342染色表明,慢性肾衰竭血清在低浓度时(≤10%)细胞凋亡率和正常血清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高浓度(>10%)时,平滑肌细胞凋亡率增加,与正常血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3)慢性肾衰竭血清刺激24 h后,低浓度促进PCNA、NF-κB p65蛋白表达,高浓度抑制PCNA、NF-κB p65表达,与正常血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4)10%慢性肾衰竭血清与平滑肌细胞孵育24 h后免疫荧光显示,NF-κB p65发生了核转位。 结论 不同浓度的慢性肾衰竭兔血清可导致平滑肌细胞增殖或凋亡,其促增殖作用可能与其活化了NF-κB有关。本研究为防治慢性肾衰竭加速性动脉粥样硬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3.
44.
目的 探讨老年急腹症的临床特点与救护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月在本院急诊科接诊并经治疗的154例老年急腹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92例,其中急诊手术71例,占总比例46.1%,保守治疗62例,治愈139例,死亡5例,分诊失误31例,占总比例20.1%.结论 熟悉老年急腹症的特点,应重视老年急腹症患者的心理护理与并发症的护理.  相似文献   
45.
肠炎沙门菌是人类重要的致病菌。其中 ,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是欧美最常见的血清型。多数实验室将粪便直接接种于固体培养基和增菌肉汤 ,如亚硒酸盐肉汤。有人建议 ,只在疾病暴发时才使用增菌肉汤 ,以筛选无症状带菌者和临床确诊的病例。作者将 8717份粪便标本同时接种亚硒酸盐肉汤和木糖赖氨酸去氧胆酸钠 (xyloselysine deoxycholate XLD)琼脂 ,以评价经亚酸盐肉汤增菌后是否需要同时接种 XL D和煌绿琼脂平板。标本同时接种于 XLD平板和亚硒酸盐肉汤 ,孵育 12~ 18h后 ,将亚硒酸盐培养物转种于 XL D和煌绿平板。菌落形态与沙门菌…  相似文献   
46.
孙旭鸯  刘晓华 《实用医学杂志》2001,17(12):1207-1207
鼻中隔Little’s区粘膜糜烂是鼻出血的常见原因[1] ,作者用 2 0 %素高捷疗眼膏敷贴治疗鼻中隔粘膜糜烂出血 31例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1例中男 19例 ,女12例 ;年龄 5~ 60岁 ,15岁以下 2 0例 ;病史 3d~ 4年。全部患者均有反复鼻出血史 ,9例就诊时糜烂面有活动性出血。除1例为尿毒症患者外 ,其余病例实验室检查及体格检查均正常。1 2 方法 将医用可吸收明胶海绵在无菌条件下修至糜烂面大小 ,将 2 0 %素高捷疗眼膏 (瑞士巴塞尔素高大药厂生产 )均匀涂布其上 ,在前鼻镜窥视下 ,用枪状镊准确敷…  相似文献   
47.
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监测工作是我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工作的重要策略。1994年开始,我市根据《广东省急性弛缓性麻痹监测系统工作规范》要求,在全市建立了AFP监测系统,市及所辖8个区、县(市)均设立了监测哨点医院。为客观地评价我市AFP监测系统工作质量,进一步指导AFP监测,现对我市1994~1997年AFP监测有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1材料与方法收集1994~1997年上报的AFP个案调查表。AFP主动搜索记录资料。统计人口资料是使用各区、县(市)每年上报的粤卫计统表填报的人口数据。2结果2.1监测系统的敏感性1994~199…  相似文献   
48.
近10多年来的溶栓治疗使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发生了质的变化。急性心肌梗死的处理重点已从过去的预防和治疗恶性心律失常转移到减少梗死范围和预防再梗死及心室重构方面,突出了心肌的挽救。引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为:大面积梗死导致泵功能衰竭,出现致命的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或心脏停搏,心脏破裂,再梗死,梗死扩展和心室扩张。急性透壁性心肌梗死早期临床研究提示80%~90%的病人有冠脉血栓堵塞。AMI后如能及时溶解梗死相关冠脉内的血栓,则可降低死亡率,维持左室功能并改善预后。AMI的范围可通过溶解血栓,增加心肌血流,改善氧的供需而缩小。再梗死可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心血管病人血中胆红素与低密度脂蛋白(LDL-C)浓度的变化,探讨变化对心血管疾病诊断与治疗的意义及二者是否相关。方法对47例心血管病组(冠心病组26例,心衰组21例)的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间接胆红素(IB)及低密度脂蛋白进行测试,并分别与对照组(27例)各项值进行比较。结果心血管病各组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各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心血管病各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较对照组增高(P<0·05),且各组间LDL-C与胆红素具有相关性。结论血清胆红素浓度降低使体内抗氧化活性减弱,可能引起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形成OX-LDL增多,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增多,从而促进冠心病等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且LDL-C与胆红素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炎前和抗炎细胞因子以及凋亡在阿尔茨海默病(AD)不同临床阶段神经病理损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夹心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轻、中、重度AD患者、血管性痴呆(VD)患者与正常老年人脑脊液中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的水平;以蛋白印记法及激酶活性测定法检测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和活性。结果各AD组患者脑脊液中IL1β、TNFα的水平较其他组不同程度升高,而IL1ra则不同程度降低。各AD组组间比较结果显示,随着痴呆程度的加重,IL1β与TNFα水平相应增高,IL1ra却相应下降,其中重度与轻度A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轻、中度AD尤其是中度AD患者caspase3含量和活性较VD患者及正常老年人明显升高(P<0.05或P<0.01),重度AD患者caspase3含量和活性虽显著高于正常老年人,但较之于轻、中度AD患者反呈下降趋势。相关分析显示,各AD患者脑脊液中炎前和抗炎细胞因子水平与caspase3表达量和活性之间无显著相关。结论炎前和抗炎细胞因子表达失衡造成的级联反应在AD脑损害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过度凋亡可能是轻、中度AD患者神经元退变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在重度AD患者凋亡可能不再是其脑损害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