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8篇
  1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椎弓根螺钉植入导向器的研制及体外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自制椎弓根螺钉导向器提高椎弓根螺钉植入的准确性。 方法 根据椎弓根的解剖特点 ,研制椎弓根螺钉植入导向器。用多层螺旋 CT测量 2具胸椎标本 (T1 ~ T1 0 )椎弓根的三维定量解剖数据。依据其中轴的水平位角 (transverse section angle,TSA)和矢状位角 (sagittal section angle,SSA)值 ,调节导向器水平和矢状刻度盘角度。植入螺钉后拔出 ,用显影剂填充钉道。 CT测量显影钉道的 TSA和 SSA值。 结果 析因设计资料方差分析显示 ,椎弓根显影钉道的 TSA、SSA与其中轴的 TSA、SSA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 结论 椎弓根螺钉导向器操作简便 ,其导向使钉道达到理想角度 ,能减少椎弓根穿破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CT导引下植入^125I粒子治疗肺部恶性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CT导引下植入125I粒子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的短期疗效.材料和方法:54例肺部恶性肿瘤,男38例,女16例.年龄33~80岁,中位年龄62.3岁.中心型肺癌17例(17个病灶)、周围型肺癌23例(23个病灶)和肺转移瘤14例(24个病灶).64个病灶均采用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系统(TPS)根据肿瘤的大小计算粒子布源,行CT导引下经皮植入125I粒子.术后1~12个月行CT复查.根据国际标准判定疗效.结果:植入125I术后1~2个月全部54例64个病灶中,有效率90.6%.6个月49例58个病灶中,有效率91.4%.12个月15例21个病灶中,有效率85.7%.术中及术后出现气胸9例,经保守观察或常规治疗痊愈;术后复查发现粒子移位3例,无不良反应.结论:CT导引下125I粒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背景: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是外源性目的基因的良好靶细胞,在脊髓损伤的修复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的:观察重组腺病毒介导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基因在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干细胞中的表达,并探讨其生物学活性。设计:以细胞为研究对象,对照观察性研究。单位:一所大学医院骨科实验室。材料:实验于2004-03/06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SD大鼠24只,雌雄不限,体质量(180&;#177;20)g。干预:用重组腺病毒载体Adv—GDNF感染体外培养的BMSCs.并与脊髓背根神经节共培养。免疫荧光化学的方法检测BMSCs中的GDNF的表达,提取细胞总RNA进行RT—PCR扩增GDNF基因.应用ELISA方法检测其培养上清中的GDNF含量,并通过与脊髓背根神经节共培养观测GDNF的活性。主要观察指标:主要结局:①RT-PCR。②免疫荧光结果。③GDNF的体外活性。次要结局:①BMSCs的培养与鉴定。②ELISA检测蛋白表达与时间的关系。结果:免疫荧光显示Adv-GDNF感染BMSCs 48h后即有GDNF的表达.体外培养的BMSCs经Adv-GDNF转染后有GDNF的转录.其培养上清应用ELISA方法分析.在感染24h岳即有GDNF的表达.并可持续5~7d的高峰Adv—GDNF感染的BMSCs的培养液上清可以促进脊髓背根神经节大量轴突的生长。结论:Adv—GDNF基因可以在BMSCs中稳定、高效表达.其表达的GDNF具有促进轴突生长的活性,为GDNF基冈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骨科疾病中的常见疑难病之一,常因病因、病程复杂繁多而致残,目前,西医主要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作为治疗首选,但因痛苦大且置换费用昂贵难以普及。我院针刀松解治疗可对病变髋关节进行剥离、松解,不仅可以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16.
姜蕾  顾晞  李艳军  胡宁 《北方药学》2012,9(6):124-125
目的:建立手术室工作满意度调查表,以解决手术室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困难,根据调查结果,采取针对性措施,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从而建立和谐的手术氛围。方法:对312例手术患者发放问卷调查表,在术后第3天进行手术室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统计手术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通过对手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根据手术患者合理建议提出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结果:病人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0%以上。结论:手术室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的实施及全程完整的人性化护理使手术室护理服务体系得以全面发展,它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护患沟通,鼓励手术患者参与护理决策的制定,极大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柚皮素(naringenin)对人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株凋亡作用与PI3K/Akt路径的关系.方法 MTT法检测柚皮素在不同浓度、不同培养时间对K562细胞凋亡的影响;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柚皮素作用下K562细胞中的PI3K和Akt的表达.结果 柚皮素对K562细胞凋亡有明显诱导作用;PI3K和Akt的表达与柚皮素作用浓度和时间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柚皮素对K562细胞具有明显的诱导凋亡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K562细胞表达PI3K和Akt来实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上海市虹口区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况,为探索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虹口区3个街道内的集贸市场、建筑工地和流动人口聚居的小区共1942名流动人员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对象以20—49岁中青年为主,占82.9%,艾滋病相关知识评分平均为(34.77±3.52)分(满分44)、态度评分平均为(12.11±2.32)分(满分19分)、行为评分平均为(5.50±0.95)分(满分7分)。文化程度越高,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等评分得分越高,其中知识得分为(小学及以下33.26±3.54分,初中34.63±3.23分,高中及以上36.56±3.39分),态度得分为(小学及以下13.77±2.27分,初中14.79±2.39分,高中及以上15.62±2.38分),行为得分为(小学及以下5.40±0.90分,初中5.51±0.93分,高中及以上5.58±1.03分)。结论上海市虹口区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水平仍较低,应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9.
落实科学发展观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深入剖析了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在思想观念、管理方式及方法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了更新理念、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持续改进等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上颌窦底内提升后植骨与不植骨术后6个月上颌窦成骨效果及种植体稳定性的差异。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12月于丽水市人民医院行上颌窦底内提升及同期种植的患者150例,按植骨与否分为A组(上颌窦底内提升+植骨)与B组(上颌窦底内提升+不植骨),测量分析患者术前、术后CBCT资料及种植体稳定性,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是否存在差异。采用SPSS 2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植入199颗种植体。术后1年,A组种植体存留率为97.6%,B组为95.7%,2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剩余牙槽骨高度(residual bone height,RBH)及灰度值(HU)在A组与B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个月上颌窦内成骨高度(sinus bone gain,SBG)及HU在2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即刻及术后6个月的ISQ值2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RBH为3~8 mm且计划提升高度为3~4 mm的病例中,植骨与否在上颌窦底内提升术同期种植患者中对种植体的存留率及稳定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