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弥可保与盐酸丁咯地尔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弥可保与盐酸丁咯地尔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 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 :2 2例 ,盐酸丁咯地尔 30mg溶于生理盐水 2 5 0ml静脉滴注 ,1次 /d ,同时每日肌注弥可保 5 0 0 μg ,共 6周 ;对照组 :2 0例 ,单用弥可保肌注 ,每日 5 0 0 μg ,共 6周。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6 8%与 4 5 % ,P <0 .0 5 ) ,神经传导功能有明显提高 (P <0 .0 5 )。结论 弥可保与盐酸丁咯地尔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2.
产后无痛性甲状腺炎(PPT)是产后第1年出现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起病无前驱症状,临床表现为一过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期)或一过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甲减期).或一过性甲状腺机能亢进后出现一过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甲状腺肿大不明显,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阳性,甲状腺显像(^99mTc)示甲状腺轮廓不清、放射性本底增高.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细胞学检查显示淋巴细胞浸润。由于患病的特殊时期.应尽早作出正确诊断,避免不恰当治疗。分析我院数年来诊治的PPT患者以及同期5例产后格雷夫斯病(PGD)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80例,根据尿白蛋白/肌酐值分为微量白蛋白尿组(42例)和正常蛋白尿组(38例),比较2组下肢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和血管病变程度及发病率。结果伴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较正常蛋白尿组动脉内径缩小、峰值流速增加、血流量减少,下肢血管病变发病率高、程度重。结论临床上应加强对微量白蛋白尿的筛查,并给予积极的治疗,从而减少或延缓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24.
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的长期、持续的高血糖,对机体是一种中毒状态。它可引起特异性的组织损伤,广泛的引起全身微血管、大血管、肌肉、脂肪、胰腺B细胞的功能和结构改变,最终导致一系列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即“糖毒性’’作用。狭义的糖毒性作用系指对B细胞的特异性毒性作用。“糖毒性”一个重要特点是起始时的可逆性,持续性皮下胰岛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配合针灸治疗后,双下肢胫神经与腓总神经的电生理变化。方法:①选取河北医科大学唐山临床医学院2005-01/2006-12收治住院的确诊为糖尿病足或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同时并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24例患者,男16例,女8例,平均年龄(56.8±6.1)岁,平均病程(12.6±3.6)年,均无严重的心、肾、肝、肺病变,对本实验知情同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细胞组、针灸组、干细胞 针灸组,8例/组。②局麻下由双侧髂后上棘采集每位患者的骨髓血200~300mL,应用密度梯度离心分离骨髓血中单个核细胞,镜下计数单个核细胞总数约为1.1×1012L-1,用生理盐水稀释成30mL干细胞悬液。③干细胞组给予单纯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在硬膜外麻醉下将干细胞混悬液沿闭塞血管两侧多点肌肉注射到患者下肢,进针深度约1.4cm,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及与闭塞血管间距离均为1.5cm,每点注射0.8~1.0mL,注射时避开血管与神经。针灸组给予单纯针灸治疗,用普通手法针刺足三里、环跳、阳陵泉、三阴交。针刺15min/次,1次/d,持续治疗30d。干细胞 针灸组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配合针灸治疗,过程同上。④使用肌电图仪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各组患者双下肢胫神经与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结果:24例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患者治疗后一般状况:干细胞 针灸组治疗24h,足趾疼痛感和麻木感明显减轻;1个月后疼痛消失,足趾可轻微活动;3个月后足趾活动力量可达3级,除2例患者有跛行外,其余6例患者均可正常行走。干细胞组、针灸组患者预后情况较干细胞 针灸组差。②各组治疗前后双下肢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各组患者胫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干细胞组、干细胞 针灸组胫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增加[(16.9±4.5),(25.2±5.5);(17.1±4.9),(29.4±8.5)m/s;P均<0.01],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亦均显著增加[(16.5±5.9),(30.3±5.2);(17.8±5.2),(31.7±7.2)m/s;P均<0.01];针灸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变化不明显(P>0.05)。组间比较,各组改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效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干细胞组改善胫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比较,针灸组治疗效果较差[(25.2±5.5),(20.1±4.9);(30.3±5.2),(20.3±5.4)m/s;P均<0.05],而干细胞 针灸组改善效果显著[(25.2±5.5),(29.4±8.5);(30.3±5.2),(31.7±7.2)m/s;P均<0.01]。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配合针灸治疗可显著改善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电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尾静脉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糖尿病模型大鼠体内定向迁移至胰腺组织的规律。方法:实验于2004-08/2006-03在唐山工人医院中心实验室,华北煤炭医学院动物中心完成。实验材料:青年SD大鼠购自华北煤炭医学院动物中心(动物级别:SPF/VAF;许可证号:SCXK2002-0003)。实验方法:①采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方法分离、纯化雄性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采用免疫组织荧光法鉴定。②将30只雌性大鼠完全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糖尿病模型组,每组10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大鼠经尾静脉注射1×106L-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0.2mL;生理盐水组大鼠尾静脉注射0.2mL生理盐水;糖尿病模型组检测大鼠各基础血糖值及体质量,按65mg/kg计算所需链脲佐菌素剂量,将其溶于柠檬酸钠缓冲液中,立即腹腔注射。用血糖仪及血糖试纸监测大鼠血糖,当血糖≥16.7mmol/L且稳定2d后经尾静脉注射1×106L-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0.2mL。③应用原位杂交法检测雌性大鼠胰腺组织内Y染色体标志物及放射免疫法测定C-肽值。结果:3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雌性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后血糖检测:注射后2d血糖水平开始迅速升高,4d后血糖值大于16.7mmol/L且稳定在21mmol/L左右,30只大鼠均造模成功。②免疫荧光法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型:呈抗Laminin染色阴性、抗CD44染色阳性。③放射免疫法检测雌性大鼠血清中C-肽值:与注射前比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及糖尿病模型组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大鼠血清中C-肽值呈明显升高的趋势[注射前:(0.398±0.094),(0.263±0.011)μg/L;注射后:(0.443±0.109),(0.374±0.961)μg/L,P<0.05或P<0.01],生理盐水组无明显变化。④鼠胰腺组织石蜡切片中Y染色体标记物表达:生理盐水组大鼠胰腺组织中未见黄绿荧光Y染色体标记物存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和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胰腺组织中均可见黄绿荧光Y染色体标记物存在,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胰腺组织中黄绿荧光强度较大、数量较多。结论:体外分离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尾静脉注射后,在糖尿病模型大鼠体内可迁移至胰腺组织中,并具有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相关的丝氨酸蛋白酶(MASP-2)在甲状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技术检测2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及其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30例甲状腺腺瘤组织(TA)中MBL蛋白的表达含量;结合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进行分析。结果 MASP-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腺瘤中的表达分别为(0.332±0.046)和(0.221±0.030),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无表达,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性别、年龄、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MASP-2在甲状腺肿瘤的发生过程中起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8.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53例新诊断T2DM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分为NAFLD组和对照组,对2组患者体重指数、腰臀比、血糖、血脂、血清转氨酶、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以及合并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NAFLD组患者体重指数(26.8±3.1)kg/m2、腰臀比(1.3±0.3)、空腹血糖(10.9±2.8)mmol/L、血胆固醇(6.4±1.1)mmol/L、丙氨酸转氨酶(56.6±31.9)U/L、胰岛素抵抗指数(4.8±1.5),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23.6±3·0)ks/m2、(0.8±O.2)、(9.3±2.7)mmol/L、(5.1±1.2)mmol/L、(25.4±13.7)U/L、(3.7±1.4),各指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NAFLD组与对照组患者合并肥胖症(54.3%与29.2%,X2=9.87)、中心性肥胖(79.0%与40.3%,X2=6.75)、高血压(48.1%与31.9%,X2=4.15)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BMI(OR=1.98)、WHR(OR=2.16)、HOMA-IR(OR=2.47)是NAFLD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T2DM合并NAFLD患者糖脂代谢紊乱更严重,合并NAFLD危险因素是体重指数、中心性肥胖和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甘露糖结合凝集紊相关的丝氨酸蛋白酶(MASP-2)在甲状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技术检测2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及其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30例甲状腺腺瘤组织(TA)中MBL蛋白的表达含量;结合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进行分析.结果 MASP-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腺瘤中的表达分别为(0.332±0.046)和(0.221±0.030),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无表达,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性别、年龄、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MASP-2在甲状腺肿瘤的发生过程中起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0.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急性闭塞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历摘要 男,67岁。因发现血糖升高10年,右下肢发凉20d,右足肿胀、疼痛10d于2005年3月9日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查体:T36.1℃,P80次/min,BP170/100mmHg;神清语利,左下肢无指凹性水肿。右侧小腿中段以远肿胀明显,有散在水疱,足背大片表皮剥脱,色苍白,第二、三趾变黑,渗出较多,皮温低,右股动脉搏动好,掴动脉及足背动脉未触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