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输尿管下端囊肿为输尿管末端的囊状扩张,位于膀胱内,又名膀胱内输尿管囊肿。我院自1994年3月~2003年9月共收治18例,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进行性能验证,评价该方法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方法采用基于磁微粒化学发光法的试剂盒,对患者及健康人群的血清及厂家提供的质控物质进行检测并对该方法进行性能评价。结果经试验检测,该方法的精密度(血清:低值及高值CV分别为2.2%及2.3%、质控品:低值及高值CV分别为1.7%及1.5%)、重复性(血清:低值及高值CV分别为1.07%及1.41%、质控品:低值及高值CV分别为0.98%及1.23%)、线性范围(血清:1.00~300.00 ng/mL范围内方法一r为0.9999、方法二r为0.9998,质控品:6.40~200.00 ng/mL范围内方法一r为0.9999、方法二r为0.9999)、最低检测限(0.028 ng/mL)、临床可报告范围(40倍稀释)、参考区间验证(健康人样本靶值均在参考区间内)、临床样本对比测试(与参照方法对比阳性及阴性符合率分别为96.88%及96.55%)、样本稳定性测试(高、低值样本室温静置3 d相对偏差为-15.3%及-14.6%,而2~8℃静置7 d相对偏差为-0.44%及0.39%,-20℃静置7 d相对偏差为-2.08%及-0.72%),具有较好稳定性、干扰实验(胆红素≤1 mmol/L、血红蛋白≤10 g/L、脂肪乳≤20 g/L时,对样本检测无明显干扰作用)结果均符合临床应用需求。结论基于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试剂盒符合临床应用要求,适于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14.
分别采取三种不同的方法来检验尿中的有形成分,然后根据检验结果对检验方法进行比较和评价。 1材料与放法: 1.1桂林优利特UF-500尿化学分析仪及配套试纸条。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显像在甲状腺"冷、凉"结节性质鉴别中的价值。方法对72例经99mTcO4-显像发现为"凉"及"冷"结节患者做99mTc-MIBI显像,根据结节部位核素分布与周围组织核素分布比较,判断阳性、阴性。结果阳性26例,阴性46例。与手术后病理对照,准确率76.9%,假阳性率23.1%,假阴性率6%。结论 99mTc-MIBI显像在甲状腺"冷、凉"结节性质鉴别中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探究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血管内科静脉用药致静脉炎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静脉用药的合理安全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该院心血管内科2014年3月~2018年12月疑似因静脉用药所致静脉炎病例,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原患疾病,以及致静脉炎的可疑药品、临床对症处理和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疑似药源性静脉炎病例123例,涉及可疑药品32种,主要为中药及其提取物注射剂(49.60%)、抗菌药(16.26%)和心血管系统用药(17.07%);其中63例在接受静脉用药时存在用药不规范的情况,不规范用药项目主要为溶媒选择不合理(35例,55.55%)和药物浓度不合理(26例,41.27%)。 结论:多种注射剂可引起药源性静脉炎,应引起重视,并在药品说明书的指导下,结合患者具体病情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7.
甲状腺癌虽然发病率仅占全身恶性肿瘤1.3%,但危害性大,是甲状腺最常见恶性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征性,为进一步提高甲状腺癌的术前诊断准确性,总结了75例甲状腺癌的综合影像表现,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聂俊杰  徐秉全  王鹏  吴贵春 《吉林医学》2010,31(17):2587-2588
目的: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在骨转移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010年间,经随访临床诊断为骨转移癌的15例患者,全部行18F-FDGPET/CT检查,分析患者的影像资料和化验检查,结合病理结果,探讨18F-FDGPET/CT在确定骨转移癌诊断中的作用。结果:14例患者18F-FDGPET/CT明确诊断为骨转移癌,其中11例明确诊断原发病灶,另2例结合化验检查和病理活检明确病变来源,1例经多次活检,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最终确诊,1例经临床随访证实骨转移癌。MRI诊断骨转移癌8例,CT诊断骨转移癌6例,核素显像5例明确诊断为转移癌,平片仅诊断2例;确诊转移的病例中,MRI找到原发灶3例,CT找到原发灶5例,核素显像和平片均未显示原发病灶。结论:充分发挥18F-FDGPET/CT的优势,不仅可以诊断骨转移癌,还可以寻找原发灶,是骨转移癌患者确诊的首选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99mTcO4-/99mTc-MIBI联合显像和颈部彩超检查在甲状腺结节性质鉴别的价值。方法选取经99mTcO4-显像发现为“凉”及“冷”结节患者194例,在24h后做99mTc—MIBI显像,同时做甲状腺彩超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标准,分别对99mTcO4-/99mTc-MIBI联合显像与甲状腺彩超检查在甲状腺结节性质鉴别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节直径〉1cm的患者,99mTc—MIB显像与甲状腺超声灵敏度比较,t=5.5,P〈0.05;特异性比较t=0057,P〉0.05;准确率比较t=3.9617,P〈0.05。结节直径〈1cm甲状腺结节判定,灵敏度比较t=5.067,P〈0.05;特异性比较t=0.2331,P〉0.05;准确率比较t=0.3562,P〉0.05。结论99mTc—MIB显像在结节直径〉1cm时灵敏度及准确率方面优于甲状腺超声,有显著性差异,特异性无差异。甲状腺彩超结节直径〈1cm时灵敏度优于”99mTc—MIB显像,有显著性差异.准确率及特异性无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阐明胃癌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检索数据库中于1997年-2019年发表的相关文章,筛选出关于胃癌组织中HMGB1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总共有8项独立研究,872例患者被纳入本次分析,结果显示:胃恶性肿瘤组织中HMGB1蛋白表达强度上调[OR=4.15,95%CI:3.09~5.58,P<0.01]。HMGB1高表达与肿瘤组织低分化[OR=0.73,95%CI:0.54~0.99,P=0.04]、Ⅲ-Ⅳ期(TNM分期)[OR=0.28,95%CI:0.18~0.44,P<0.01]、淋巴转移[OR=2.08,95%CI:1.52~2.84,P<0.01]和弥漫型(Lauren分型)[OR=0.57,95%CI:0.38~0.84,P<0.01]有统计学联系。但HMGB1的表达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中无差别。结论:HMGB1蛋白与胃癌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密切相关,HMGB1可能是参与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