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4 毫秒
31.
目前,视网膜病变的研究中如何解释、评估光感受器细胞的损伤、死亡与视功能的对应关系是一个难题.近年来,视动头部跟踪被用于啮齿类动物,这对光感受器细胞的损伤、死亡与视功能的评估提供了可能.行为学评估在动物视功能的连续性评估中有很大的优势,其相关研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针对目前啮齿类动物视网膜病变视动力测试的研究状况,对视动应答所研究的设备原理,革新及应用等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为啮齿类动物视网膜病变实验研究中更好地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2.
血脂代谢异常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罗向霞  陈浩  段俊国 《眼科新进展》2007,27(11):833-835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与血脂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 采用大样本多中心研究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603例糖尿病患者按照诊断标准分组,所有患者均经常规眼科检查及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术确定DR的分期,本组患者临床前期166例,非增生期296例和增生期141例,检测所有患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H)、甘油三脂(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结果 各期DR HDL、LDL、TCH和TG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期TG平均水平均高于正常(正常值0.56~1.70 mmol·L-1).同时以各指标正常值为标准判定血脂各项指标异常率,结果显示HDL、LDL、TG的异常率在DR不同时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R各期间TCH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与TCH在DR的不同时期表现出明显的异常,且随DR病情严重程度的加重有增加趋势.结论 脂质代谢异常可促使糖尿病患者DR的发生、发展,在防治DR时,应注意控制血脂.  相似文献   
33.
作者综述了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分期、病情及疗效判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分析全球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方式的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建库至2023-06-15关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研究,应用CiteSpace 6.2.R2及VOSviewer软件依次以国家/发文机构、研究作者、关键词等为分析节点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纳入中文文献5 919篇,英文文献11 475篇。全球发文量位于前3位的国家分别为美国、中国和英国,国外前3位发文机构分别为哈佛医学院、哈佛大学及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国内前3位发文机构分别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分院、湖南中医药大学及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中英文高频关键词及爆点关键词的分析结果显示,激光光凝术、玻璃体切除术、中医药疗法、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雷珠单抗等为研究热点。结论:近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热点主要以手术、血管保护剂、中医药疗法、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为主,研究趋势以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为主。  相似文献   
35.
目的 观察大鼠视网膜光损伤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RG)的改变,探讨运用mfERG对动物模型进行评价及其在药物开发研究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自制光照箱维持光照24 h以建立大鼠视网膜光损伤模型,将模型动物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模型对照组(光照后即刻),光照后3 d、7 d和14 d组,另设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按标准刺激和记录方法,分别记录各组大鼠mfERG波形的改变.结果 模型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fERG的N1及P1波各环反应密度均明显减弱,N1波(1~5环)反应密度为(6.23±3.77)nV·deg-2~(0.95±1.18)nV·deg-2,正常对照组为(47.87±12.78)nV·deg-1~(8.16±5.26)nV·deg-2,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P1波(1~5环)反应密度为(28.25±15.18)nV·deg-2~(9.18±3.18)nV·deg-2,正常对照组为(118.43±20.58)nV·deg-2~(39.27±8.44)nV·deg-2,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光照后3 d、7 d和14 d后有不同程度恢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仍未恢复至正常水平;N1波各环峰潜时在光照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P1波各环峰潜时光照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显著延迟(P<0.05),但14 d后各环峰潜时已基本恢复正常(P>0.05).结论 mfERG能较好地反映光损伤大鼠视功能的损伤程度,为客观评价模型动物视功能损害提供了量化方法,可用于药物开发研究中的药效学评价.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化瘀利水方治疗视网膜脱离硅油填充术后患者视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6月在庆阳市中医院眼科住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视网膜脱离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4例.两组均行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治疗组术后给予抗生素滴眼液及口服化瘀利水方,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滴眼液,分别对患者术...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在葡萄膜炎并发复杂性白内障手术中应用瞳孔缘环形切除处理虹膜后粘连小瞳孔的效果。方法将40例(40只眼)葡萄膜炎并发复杂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20只眼,观察组:行瞳孔缘环形切除的瞳孔成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钝性分离机械牵拉扩张的瞳孔成型术,2组均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并植入折叠式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结果 1.术后7 d时,视力>0.5者观察组占35%,对照组占1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视力>0.5者观察组占80%,对照组占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瞳孔规则呈圆形、瞳孔直径<4 mm,且有对光反射者者占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瞳孔缘环形切除可以有效地解决葡萄膜炎并发复杂性白内障手术中的小瞳孔问题,术后瞳孔成型效果佳,视力恢复好。  相似文献   
38.
目的利用系统生物学技术初步探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阳虚病机的代谢组学基础,以期科学地阐释阳虚病机主导DR病情进展的作用机制。方法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的DR患者89例,按中医症状分组为无阳虚证组和有阳虚证组,以正常健康者30例作对照,应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GC/TOFMS)进行血浆全代谢组学检测,建立DR及正常人的血浆代谢组指纹图谱.并对潜在生物标志物进行分析。结果DR各组和正常人的代谢指纹图谱分类结果显示,DR有阳虚证组和无阳虚证组基本分离.较少重叠,结合载荷图,DR阳虚证组与无阳虚组分类的潜在标记物按贡献率从大到小依次为17.197.8.28.4.717,15.31,2.277,12.683。结论DR阳虚证与无阳虚证的代谢组指纹图谱具有一定差异,阳虚可能通过影响机体能量代谢致使机体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导致DR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甘肃道地中药材大黄、黄芩的体外抑菌活性,为临床中药治疗耐药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煎煮法制备大黄、黄芩中药原液,用肉汤稀释法测定两种药液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大黄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杆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250mg/mL和125mg/mL。黄芩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最小抑菌浓度为250mg/mL;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杆菌未见明显抑菌作用。结论:大黄、黄芩对临床常见的多重耐药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且大黄的抑菌活性优于黄芩;大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活性优于大肠埃希菌。  相似文献   
40.
青光眼是一种不可逆致盲的眼科疾病,其发病的诱因及病程的进展和转归与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心理干预疗法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在青光眼的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影响青光眼发病的心理因素以及近年来国内采用的心理干预方法的现状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开展青光眼的防治、干预策略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