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Objective To explore bio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odified Galveston technique and lag screw fixation for dislocation of the unilateral sacroiliac ioint through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Methods Soft-ware Mimics 10.0l and Geomagic 10.0 was used to develop a geometric reconstruction of the pelvis based on the CT scan data.Geometric reconstructions of different internal fixations were also developed using software Solidworks 2007.The models were meshed,assembled and given the material properties through software Hypermesh 10.0.Five models of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3D FE)were established for dislocation of the sacroiliac ioint:double L4-ilium Galveston fixation,double L5-ilium Galveston fixation,single L4-ilium Galveston fixation.single L5-ilium Galveston fixation,and lag screw fixation,Finally the models were imported to software Ansys 10.0.An axial load of 500 N was compressed above the L4 vertebral body.Stress-strain nephograms for the 5 different fixations were compared.and biomechanical stabilities of different internal fixation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stress-strain nephograms showed the maximum pelvic stresses in the 5 fixations were respectively 1.690×109Pa(double L4-1 Galveston),1.130×109Pa(double 1.584×109Pa(1ag screw fixation).Displacements of the sacrum were downward,forward,and rightward.The total displacements were respectively 1.589×10-3m,1.871×10-3m,2.404×10~m,2.468×10-3m and 0.308 ×103 m. Conclusions The maximum displacement in bilateral fixation is smaller than that in unilateral fixation with modified Galveston technique.In both bilateral and unilateral Galveston fixations for L4and L5,the maximum displacements a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but they are larger than that in lag screw fixation.  相似文献   
12.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3岁,"右大腿中段疼痛1个月、加重伴不能行走2 d"入院.既往:10年前因"右大腿肿痛"在外院行病灶清除,术后病理诊断为慢性骨髓炎,术后无感患肢特殊不适.查体:右大腿中下段轻度肿胀,局部皮肤无发红、窦道,皮温稍高,压痛明显,右大腿活动疼痛性受限,右大腿外侧见一长约18cm手术瘢痕,无肌肉萎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ocking proximal humeral plate,LPHP)治疗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0月在我院行LPHP治疗并获得随访的31例复杂性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从患者年龄、受伤机制、骨折类型、手术时机、骨折复位质量、术后康复方法、内固定取出时间对肩关节功能影响进行评估。结果31例患者获得10-56个月的随访,平均26.5个月。按Neer分型标准:三部分骨折13例,四部分骨折18例。肩关节功能按照constant评分,平均81.3分,其中优13例,良12例,可3例,差3例,优良率80.6%。按照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骨折类型、手术时机、复位质量及术后康复方法对肩关节功能产生不同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不同年龄、受伤机制和内固定取出时间对肩关节功能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PHP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具有良好的疗效。在保护骨折端血运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解剖复位、妥善固定,合理处理大、小结节是获得良好手术疗效的关键。术后早期、积极、正确的康复锻炼是获得良好手术疗效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髋臼骨折手术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可能导致髋臼骨折手术失败的因素.方法 根据Matta X线评定标准和Merle d'Aubigne & Postel髋关节功能评价标准,以髋臼骨折术后复位分级为不满意或未行复位及固定,髋关节临床评价为"差",发生股骨头半脱位或脱位、股骨头坏死等严重髋关节并发症为治疗失败.回顾性分析2000年2月至2008年2月收治的22例髋臼骨折手术失败病例,男14例,女8例;年龄18~72岁,平均38.6岁.从术前影像学诊断、手术入路选择、内固定方案三方面对失败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10例因髋臼后壁骨折未予以有效复位及固定而导致手术失败,占45.5%(10/22);6例因髋臼后柱骨折未予以有效复位及固定而导致手术失败,占27.3%(6/22);3例前壁骨折复位不满意,占13.6%(3/22);2例髋臼前柱骨折未予以复位及固定,占9.1%(2/22);1例未行骨折复位及固定而行全髋关节置换,占4.5%(1/22).在手术失败病例中单纯依靠X线片进行诊断的漏诊及误诊率为90%,X线片结合CT检查的误诊率为8.3%.10例诊断错误者入路选择错误率为100%;12例诊断正确者,其中7例入路选择不正确,错误率为58.3%,另5例虽入路选择正确,但3例因复位及内固定不满意,2例因内固定选择错误而导致手术失败.结论 术前漏诊或误诊、手术入路选择错误、复位方法及内固定选择错误、手术操作掌握不充分是导致髋臼骨折手术失败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5.
骨组织结构显微形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应用原子力显微镜和扫捕电镜观察分析人长管状骨组织中的微观结构、以了解骨组织的超微结构以及胶原和矿物质的构成和形态。方法 取新鲜人尸体肱骨标本,固定脱水,分别制作骨磨片和切成薄片.分别在光学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骨组织矿化区的结构。结果 在光学显微镜下.骨陷窝呈环状排列在哈佛管周围,骨小管沟通骨陷窝与哈佛管和骨陷窝之间的联系。在原子力显微镜的观察下.大胶原蛋白的形态消楚显示;在矿化区胶顾蛋白纤维增厚.呈小盘叠加形态.钙-磷晶体呈椭圆柱形状;可清晰观察到骨小管和骨陷窝的大小和形念及骨小管和骨陷窝的关系,在扫描电镜下.骨基质呈环形沿哈佛系统排列.钙-磷晶体之间相互呈规则排列。结论 原子力显微镜可分析胶原蛋白和基质中钙-磷晶体的三维结构形态、骨小管和骨陷窝的三维构成及大小;骨小管是交流营养物质和分子信号到骨陷窝中骨细胞的通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报道骶髂关节脱位直视下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固定术的解剖学基础,以及临床应用的初步效果。方法:(1)采用12具(24侧)成人福尔马林固定尸体标本,测量骶骨翼上缘L4、L5及闭孔神经到骶髂关节距离。(2)15例病人手术方法及临床分析。结果:(1)L4、L5及闭孔神经距离骶髂关节分别为(20.24±1.12)、(23.80±1.43)、(16.26±2.07)m m。(2)临床治疗15例骶髂关节脱位病人,门诊随访平均1.9年,根据M atta(1996)骨盆骨折术后评定标准,均为优良。结论:(1)骶髂关节内侧骶骨上缘20m m是该术式的安全区域,可有效的避免神经损伤。(2)该固定术临床效果好,操作简便,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胆碱能神经系统对骨发育的影响。方法用192-Saporin抑制SD乳鼠胆碱能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每2d腹腔注射1次,持续2周,股骨进行大体测量和生物力学检测,坐骨神经行Loyez髓鞘染色。结果药物处理对乳鼠生理状态和运动能力无明显影响,处理前后处理组与对照组体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处理组股骨中段冠状面皮质直径小于对照组(P<0.01),直径/全长比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处理组股骨最大抗折应力小于对照组(P<0.05),刚性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处理组坐骨神经轴突排列较紊乱,密度较对照组低(P<0.01)。结论处理组股骨发育较慢但发育比例正常,以及矿化程度未受影响,提示胆碱能神经系统可能在成骨细胞的增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骨组织工程研究中的血管、神经化问题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血管与神经组织在骨组织发生、发育及损伤后再生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最近国内外研究进展,对组织工程骨组织再生中血管、神经的作用进行综述,介绍血管神经化组织工程骨组织的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19.
感觉性和运动性神经来源许旺细胞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研究感觉性和运动性许旺细胞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是否有区别,进而探讨对神经特异性再生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高纯度的运动性许旺细胞,每种细胞分别在常规和添加白细胞介素-1培养基中培养,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量不同时间培养培养基中神经生长因子表达量。结果:两种培养条件一,感觉性许旺细胞的神经生长均呈双峰状,第二峰较第一峰明显增高,运动性许旺细胞的表达在第6、7d达峰值,但总体水平较感觉性许旺细胞为低。结论:两种许旺细胞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量和特点具有差别,这种差别可以为解释神经特异性再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人长管状骨组织中神经纤维的分布及与血管行走的关系。方法取新鲜尸体肱骨,分别做横切面和纵切面的骨磨片,为10μm厚,5mm×5mm大小,银染色。分别在普通光学显微镜和共聚焦显微镜下,寻找神经纤维在骨组织中的分布及和骨细胞的关系。结果骨组织内有大量的神经纤维,神经纤维伴随着滋养血管同时进入骨中,沿哈佛氏系统和血管同时走行,神经纤维在哈佛氏系统内的直径为3~8μm。进入骨髓腔后,神经呈散在分布,在骨髓腔内有大量散在神经分布,其直径为0.3~3μm。结论人长管状骨中有大量的神经纤维存在,在骨矿物质中神经纤维沿哈佛氏系统排列,伴随血管走行,在骨髓腔内神经纤维散在分布,支配骨髓中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