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0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99篇
预防医学   38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目的 评价我国<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对我院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thromboembolism,PTE)诊断和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95~2007年所有PTE住院病例的I临床资料,以2004年12月我院按照<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开展PTE规范化诊疗为时间界限.比较按照<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开展PTE规范化诊疗前后PTE诊断情况和临床结果.结果 开展PTE规范化诊疗前近10年期间我院诊断PTE 19例,占同期住院病例的0.01%,医院内病死率为36.84%.开展PTE规范化诊疗后诊断PTE 63例,占同期住院病例的0.07%,病死率为12.70%.呼吸内科在开展PTE规范化诊疗前后PTE病例分别占同期住院病例的0.05%(4/7 928)和1.28%(49/3 843),医院内病死率为2.04%.结论 遵照<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诊断和治疗PTE显著提高了我院尤其是呼吸内科的PTE病例数,降低了该病的医院内病死率.  相似文献   
52.
秦志强  张承飞  张啸  赵乐  晏吉宾 《右江医学》2013,(6):866-869,F0003
目的 探讨序贯治疗老年性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7月至2013年6月间收集的38例老年性糖尿病足患者,予以基础疾病治疗、创面有效清创、负压封闭引流(VSD)以及较大创面行植皮修复等序贯治疗措施.结果 18例患者术后应用VSD,创面14~30天愈合;20例较大创面患者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行中厚皮片移植,继续应用VSD治疗,其中18例患者植皮成活,创面愈合好,2例患者广泛软组织炎症并发跖骨骨髓炎感染扩散危及生命,创面未愈行截肢治疗,所有患者随访1~ 6个月,愈合后创面未再破溃.结论 对老年性糖尿病足采取序贯治疗措施能显著提高糖尿病足治愈率.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用于检测临床标本乳头瘤病毒HPV18亚型的应用价值。方法设计针对HPV18-L1基因序列中6个区段的4条特异引物,在等温条件下(65℃)进行核酸扩增反应1h,在扩增前加入钙黄绿素作为反应指示剂;利用建立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进行敏感型检测以及检测正常体检妇女和患者子宫颈分泌物的HPV18亚型。结果 LAMP检测HPV18 L1基因的敏感度为1000拷贝每微升;阴道炎患者HPV18阳性检出率为5.26%(1/19);慢性子宫颈炎组HPV18亚型检出率为10%(2/20);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Ⅱ级)阳性检出率33.3%(3/9);子宫颈癌Ⅰ级阳性检出率为64%(16/25)。结论基于目视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是一种具有经济、快速筛查临床标本中HPV18亚型的诊断工具,可具有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的潜能。  相似文献   
54.
【目的】 研究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 DCD)儿童婴幼儿期的动作发育情况,为DCD的早期诊断提供线索。 【方法】 采用儿童发育协调障碍评估工具(Movement Assessment Battery for Children, M-ABC),在苏州市新区和园区的8所幼儿园中筛查出117例DCD儿童为病例组,随即抽取正常儿童351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儿童进行儿童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及儿童发育家庭环境问卷调查,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 回归模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在控制了儿童性别、年龄后,病例组能独立坐起时间大于8个月(aOR=2.737,95%CI为1.007,7.440),开始独立行走时间大于15个月(aOR=2.632,95%CI为1.153,6.005),均晚于正常儿童,且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独立坐起和独立行走时间推迟可能是婴幼儿期DC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5.
医用X线CT球管是部队医院CT机必不可少的配件之一,在身体扫描、伤情诊断等方面发挥着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因操作人员水平和球管本身质量的原因往往会造成球管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甚至直接损坏,维修起来也是非常麻烦,以下是笔者处理过的两个案例,希望能对同行维修时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56.
目的 结合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PA)和侧流层析试纸条(LFD),建立一种快速、便捷的曼氏血吸虫核酸可视化检测方法,并初步评价其检测效能。方法 以曼氏血吸虫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1(SmCOX1)基因为靶序列,利用Primer Primer 5软件结合手工辅助,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并进行筛选,建立曼氏血吸虫核酸LFD-RPA检测方法。制备不同浓度(1 ng/μl、100 pg/μl、10 pg/μl、1 pg/μl、100 fg/μl、10 fg/μl、1 fg/μl、0.1 fg/μl)的曼氏血吸虫成虫基因组DNA和含有不同拷贝数浓度(10~5、10~4、10~3、10~2、10~1、10~0、10-1拷贝/μl)的SmCox1重组质粒DNA,评价所建立方法的敏感度。以曼氏血吸虫成虫、日本血吸虫成虫、埃及血吸虫虫卵、感染曼氏血吸虫双脐螺(阳性双脐螺)和阴性双脐螺、感染日本血吸虫钉螺(阳性钉螺)和阴性钉螺、华支睾吸虫成虫、大片形吸虫成虫、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基因组DNA为模板,评价所建立方法的特异性。将30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0尾感染组、80尾感染组和健康...  相似文献   
57.
核酸适配体是人工合成的单链DNA或RNA寡核苷酸,经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体外筛选获得。核酸适配体可与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生物体的蛋白质与其他小分子靶标进行高亲和力和特异性结合。与抗体相比,核酸适配体具有无免疫原性、制备简单、易于批量生产、便于修饰、性能稳定、价格低廉等优点,在疾病诊断和治疗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本文综述了靶向疟原虫、锥虫、利什曼原虫等寄生虫的核酸适配体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寄生虫感染的检测和防治提供新策略。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串联质谱(tandem mass spectrometry,TMS)联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又称新一代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依托妇幼健康服务联合体,对2015年4月至2018年5月期间常州地区出生的50844例新生儿开展TMS初筛,对初筛阳性病例运用NGS等技术进行鉴别诊断和基因诊断。结果 50844例新生儿经TMS初筛阳性650例,召回再次TMS检测结果阳性54例,对该54例病例运用NGS技术进行检测,最终确诊19例为遗传代谢病患儿,总体发病率为1/2676。结论 TMS联合NGS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能更早、更多地发现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疾病,从而达到早干预、早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59.
心电图机常见故障包括:抖、漂、干扰、描笔移动范围小、阻尼不正常、线性不好、电动机不转或者纸速不对、充电无效等,文章通过对心电图机的机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常见故障来探析维修办法。心电图机常见故障诸多,需要深入分析问题并给予对应维修,才能保证心电图机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的切换时机.方法 以49例COPD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抗感染及综合治疗,呼吸泵衰竭改善后,随机分为有创-无创序贯治疗组(序贯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序贯组立即拔除气管插管,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PPV)支持脱机;对照组以常规有创机械通气方式脱机.比较两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再插管率和病死率.结果 序贯组24例,对照组25例,序贯组与对照组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为(2.8±0.9)d和(20.5±6.5)d,住ICU的时间为(3.3±0.8)d和(22.3±8.5)d,VAP发生率为16.67%(4/24)和44.00%(11/2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或P<0.05).而两组再插管率为20.83%(5/24)和16.00%(4/25),病死率为12.50%(3/24)和28.00%(7/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对COPD呼吸衰竭需机械通气患者,以呼吸泵衰竭改善为切换时机,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可以缩短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的时间,降低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