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总结227例T2DM患者资料,用TCD诊断动脉狭窄。结果:颅内狭窄者共61例,狭窄率(26.9%),狭窄组病人年龄、病程、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尿酸水平、合并高血压吸烟率和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非狭窄组;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非狭窄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人的病程、合并高血压以及FIDL—L水平降低是无症状颅内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病程、合并高血压以及HDL—L水平降低是无症状颅内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的发生及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研究帕金森病(PD)患者非运动症状(NMS)的发生情况,及其对PD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 对107例PD患者进行NMS问卷(NMS Quest)调查,分析NMS的分布状况及临床特征,并采用统一PD评定量表(UPDRS)、Hoehn-Yahr分期、左旋多巴等效剂量、ADL问卷、MMSE评分进行评估,采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探讨NMS对ADL的影响.结果 97.2%(104/107)的PD患者伴发不同程度的NMS,其发生数平均(8±5)个,其中尿频、便秘、记忆力下降最常见,发生率均超过50%;UPDRS-Ⅲ评分(28.0±16.4)分,能解释ADL总分变化的48.1%(R~2=0.481,P=0.000),引入NMS分值后,ADL分值可被解释的部分增加到51.1%.结论 PD患者普遍伴发NMS,而影响患者的ADL.PD可能是由NMS和运动症状共同组成的多系统神经变性疾病.PD患者的NMS在临床上应引起同样的重视,运动症状与NMS同治,才能提高疗效和ADL.  相似文献   
13.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40例符合OSAS诊断标准的患者入选试验组,40例健康人作对照组。对上述受检者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观察颅内动脉血流速度,有无狭窄、闭塞、血流频谱改变。结果40例OSAS患者中,TCD检查异常33例(33/40,82.5%),其中血流速度减慢27例(67.5%),血管狭窄(17.5%)6例;40例对照组中,TCD检查发现异常7例(17.5%),OSAS患者TCD异常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Х^2=48.5,P〈0.01)。随访1年,OSAS患者6例有脑血管事件发生(15.0%),对照组中仅1例脑血管事件发生(2.5%),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AS患者由于长期缺氧易发生动脉硬化,导致脑血流减低和/或脑动脉狭窄。OSAS程度越严重,脑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发生率也越高,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性也越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安脑丸联合石杉碱甲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广州市荔湾中心医院接收的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石杉碱甲片,0.1~0.2 mg/次,2次/d,一日量最多不超过0.45 mg。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安脑丸,3~6 g/次,2次/d。两组疗程为2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相关量表评分、血清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80.00%,较对照组的62.00%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两组痴呆简易筛查量表(BSSD)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而同型半胱氨酸(Hcy)、内皮素-1(ET-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患者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石杉碱甲联合安脑丸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较为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可调节BDNF、Hcy、VEGF、ET-1、hs-CRP等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90例,按患者是否同意使用尤瑞克林分为治疗组92例及对照组98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药、神经营养药、对症处理及早期神经康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尤瑞克林.连续治疗10 d后,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NIHSS评分、BI评分;TCD检测颅底椎基底血流流速变化;并观察各种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NIHSS评分、BI评分、颅底椎基底血流速度改善及临床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且其不良反应少.结论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预后、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广州地区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广州地区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睡眠质量,分析睡眠障碍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张振馨教授设计,采用PD非运动症状调查问卷中PD睡眠量表(PDSS)及Epworth嗜睡评分量表(ESS)对2007年4-6月在广州6家医院门诊或住院部的PD患者共107例进行睡眠情况调查,用统一PD评分量表(UPDRS)及Hoehn-Yahr(HY)分级进行运动功能的评定,了解睡眠与运动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 107例PD患者中20.6%(22/107)的患者存在睡眠障碍,18.7%(20/107)的患者可能存在睡眠障碍.PD患者睡眠障碍的特点主要为夜尿增多、白天睡眠增多、睡眠浅.PD患者睡眠障碍与病程、H-Y分级、UPDRS及ESS评分相关(rs=-0.322、-0.259、-0.231、-0.198,均P<0.05).UPDRS得分越高、H-Y分级越大以及病程越长则睡眠情况越差.左旋多巴类药物用量在有或无睡眠障碍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睡眠障碍在广州地区PD患者中较常见,主要表现为夜尿增多、睡眠浅及白天睡眠增多,PD的严重程度可能影响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7.
帕金森病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影响帕金森病(PD)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PD统一评分量表第2部分(UPDRSⅡ)对107例PD患者的ADL能力进行评估,并选用Hoehn-Yahr分级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Ⅲ(UPDRS-Ⅲ)、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睡眠量表及Epworth嗜睡评分量表(ESS)等量表作为评估患者运动功能、焦虑、抑郁、认知、记忆、睡眠状况等的指标。同时结合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目前左旋多巴用量等可能影响患者ADL能力的因素评估上述指标对PD患者ADL影响的程度。结果:逐步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影响PD患者ADL能力的主要因素是UPDRS-Ⅲ、ESS、病程及受教育程度。结论:运动功能及心理因素是影响PD患者ADL能力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治疗过程应联合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以提高PD患者的ADL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分析广州地区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广州地区六家医院107例P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认知测评,并进行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评分及Hoehn—Yahr(H—Y)分级评估,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影响认知功能的相关因素。结果:有83.2%的PD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其中以短时记忆、语言功能最易受损,其次为视空间/执行能力、注意力、抽象思维,发生率均超过50%;PD患者MoCA评分与患者受教育年限呈正相关(t=0.542,P〈0.05),与年龄、发病年龄、UPDRSⅡ-Ⅳ评分、H-Y分级及HRSD评分呈负相关(rs分别为-0.257,-0.266,-0.472,-0.381,-0.357,均P〈0.05),与病程、起病方式无关,服用与未服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PD患者间MoCA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广州地区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高,以短时记忆、语言最易受损;高龄、高发病年龄、运动障碍严重、抑郁状态的PD患者认知功能易受影响。  相似文献   
19.
帕金森病患者视空间障碍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视空间障碍情况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 方法 选择自2007年4月至6月在广州6家医院门诊或住院部连续就诊并且同意参与本次调查的PD患者共107例,用复制立方体评估PD患者的视空间能力,并选用Hoehn-Yahr分级、PD统一评分量表第2部分(UPDRS-Ⅱ)、UPDRS-Ⅲ、UPDRS-Ⅴ、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Fuld物体记忆测验(FOM)、言语流畅性测验(RVR)、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积木测验(WAIS-BD)、韦氏成人量表数字广度测验(WAIS-DS)、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神经精神科问卷(NPI)、睡眠量表、Epworth嗜睡量表(ESS)、非运动并发症等量表评估PD患者的运动症状、神经精神症状、认知及日常生活能力.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视空间能力与各相关因素的双变量相关性,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视空间障碍与相关因素的关系. 结果 在107例PD患者中有59例(55.14%)出现视空间损害.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视空间能力与发病年龄、性别、Hoehn-Yahr分级、病程、UPDRS-Ⅱ、UPDRS-Ⅲ、FOM、RVR、WISC-BD、WAIS-DS、焦虑状态、痴呆等相关(P<0.05).经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Hoehn-Yahr分级及病程是视空间障碍的危险因素,而RVR及WISC-BD是视空间障碍的保护因素. 结论 PD患者视空间障碍的发生可能与病情分级、病程、语言流畅性、图像识别及构造能力等有关,临床上可以通过改善患者运动症状及训练患者的语言能力、图像识别及构造能力等综合治疗来改善患者的视空间能力.  相似文献   
20.
帕金森病伴不宁腿综合征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帕金森病伴不宁腿综合征的发病率及临床特征,以探讨帕金森病与不宁腿综合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107例帕金森病患者,14例(13.08%)伴不宁腿综合征,93例(86.92%)不伴不宁腿综合征,对其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疾病严重程度、抑郁及睡眠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帕金森病伴不宁腿综合征患者年龄低于不伴不宁腿综合征者(t=2.199,P=0.028),而病程、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疾病严重程度、抑郁、睡眠质量及抗帕金森病药物剂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帕金森病伴不宁腿综合征患者帕金森病睡眠量表第4项(t=2.051,P=0.018)和第12项(t=1.954,P=0.046)评分均低于不伴不宁腿综合征者.两组Epworth嗜睡量表评分异常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6).结论 不宁腿综合征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的发病率高于正常人群,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可能具有共同的发病机制.不宁腿综合征是加重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