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2篇
外科学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1.
目的探索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参与即刻乳房重建决策过程中的体验。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受访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收集10名拟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即刻乳房重建患者的资料,采用Clolaizzi的7步质性资料分析方法予以分析。结果经过对比分析,共分析出5个主题:感知到乳房缺如后果;自我意识的觉醒;信息获得不均衡;家庭成员的支持;决策时间仓促。结论本研究结果探索了乳腺癌患者在做出乳房重建决定过程中的体验,有助于专业人员为乳腺癌患者提供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咨询,以促进其满意度,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通过照护性参与有效的护患沟通方法,提高对于喉癌患者康复期的心理疏导和保留人工气道的适应性的影响。方法 将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病区接受喉部分切除术、喉全切除术的患者随机(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共计67例患者,男66例,女1例;年龄48岁~78岁,中位年龄56岁。试验组36例,运用照护性参与的综合沟通方式进行康复期宣教和沟通,对照组31例,按照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沟通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心理和情绪、对经颈部人工造瘘呼吸的接受度及适应性、营养支持和饮食恢复、伤口愈合、护理工作满意度等方面有无差异。结果 试验组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为47.2%、41.7%,对照组为80.6%、71%,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人工气道适应性、护理服务满意度方面,试验组为91.7%、98%,对照组为67.7%、91%,两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照护性参与可明显缓解喉癌患者术后的焦虑情绪,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加快其饮食的营养康复,有利于护理质量和满意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使用一次性真空采血针、一次性注射器在婴幼儿股静脉穿刺采血中,其穿刺成功率、血标本合格率及血肿发生情况等的比较。方法 在上海市某三甲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进行该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04例0~2岁婴幼儿随机分为2组:采血针(n=102)及注射器组(n=102)。结果 一次性7号真空采血针的穿刺成功率、血标本合格率均显著高于注射器组(p<0.001),且其血肿发生率显著低于后者(p<0.001)。结论 一次性真空采血针在0~2岁婴幼儿股静脉穿刺采血的应用较好,具有简单易行、损伤小、节省人力等特点,同时还可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颌面肿瘤以癌为多发,肉瘤少,鳞状细胞癌常见[1].采用手术治疗是颌面部早期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但由于对颌面部创伤大、手术时间长、感染机会多,解剖关系复杂等,容易引起一些并发症.加强此类患者的术后护理,防止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是护理工作者值得研究的课题,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长期气管切开患儿照顾者的居家照护体验。方法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访谈13名照顾者,并依据Miles和Hurberman提出的质性研究资料分析法予以分析。结果经不断分析比对,共析出长期气管切开照顾者"照护负荷"、"精神困扰"及"益处发现"3个主题;"从束手无策到熟练掌握"、"亲职角色改变"、"社交隔离"等8个亚主题。结论临床工作者通过了解长期气管切开照顾者的照护体验,了解其身心反应、照护需求等。可在长期气管切开患儿入院时即构建个性化的延续护理方案,合理安排其出院后日常生活;培训照顾者各项专业操作,训练其心理调适技巧,而且可通过挖掘其自身资源促进照顾者体验积极心理变化等,以实现良好心理适应;促进患儿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先天性喉软化症患儿父母的创伤后成长体验。方法 2014年9-1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上海市新华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11位先天性喉软化症患儿的父母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以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整理提炼出主题。结果患儿父母感知到的压力源包括忧虑患儿生命、巨大照护压力及担忧未来;析出情绪痛苦和成长体验两大主题,其中情绪痛苦包括认知冲突和身心俱疲2个亚主题;成长体验包括感知人际获益、加深自我认识及感悟人生哲学3个亚主题。结论临床医疗照护人员可通过增加患儿父母的人际资源、挖掘其自身资源等,促使患儿父母体验到更多创伤后成长,实现良好的心理适应,提高其遵医依从性,进而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片区化绩效分配方案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便利抽样法选择上海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手术室4个片区以及手术室护士为研究对象,建立手术室分片区管理模式,将绩效考核划分为能级绩效、岗位绩效及工作量绩效3个部分。能级绩效按照护士的职称、聘任年限、学历以及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分为N1~N5 5个能级、13个亚级进行绩效分配;岗位绩效各片区根据每位护士的年资、能力分配手术,并且进行岗位完成质量的考核,按照护士当月担任的岗位职责及中夜班情况进行绩效分配;工作量绩效通过手术数量、手术分级和手术时长进行一次分配,各片区内部再根据护士个人工作量进行二次分配。比较实施片区化绩效分配方案前后护士工作满意度、手术室综合护理质量考核、手术室工作质量安全指标。结果绩效考核方案实施前后护士工作满意度、手术室综合质量考核、首台准点率、接台等候时间、术中抗生素使用及时、漏收费等情况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分片区管理模式下的手术室护士绩效分配方案能够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及手术室综合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传统金属气管套管系带的改良对气管切开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根据患者入院时间不同,选择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本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气管切开患者采用改良后的气管套管固定带患者34例作为实验组,以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使用传统棉系带固定金属套管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气管切开病例反流比例,气管套管更换固定带时间,以及患者舒适度评价.结果 PVC气管套管固定带的气管切开病例反流比例为68.8%(22例),低于传统气管套管固定带86.7%(2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C气管套管固定带更换时间[(15.1±0.49)s],少于传统气管套管固定带者[(17.1±0.29)s](P<0.05),前者感官舒适度评价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PVC气管套管固定带与传统气管套管固定带相比较而言,反流比例低,易于更换和清洁,感官舒适度较高.因此PVC气管套管固定带的临床应用有助于提高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气管切开术是系切开颈段气管,放入金属气管套管,以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机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一种常见手术。4号气管套管(外径4mm,内口径3.0mm)用于小于2岁气管切开的患儿。我院于2012年12月收治1例因外伤而行气管切开术的2月07天的婴儿患者,经过及时的抢救和精心的护理,预后情况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喉气道疾病患儿父母创伤后成长、反刍性沉思水平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简体中文版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和简体中文版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问卷对89名喉气道疾病患儿父母进行调查。结果患儿父母创伤后成长得分54.21±16.00;侵入性反刍性沉思及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得分为13.74±7.34、14.83±5.67;患儿父母目的性反刍性沉思与创伤后成长及其各维度呈正相关(均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目的性反刍性沉思是患儿父母创伤后成长的预测因素(P0.01),可解释创伤后成长总变异的24.6%。结论喉气道疾病患儿父母创伤后成长处于中等水平,与反刍性沉思存在相关关系。鼓励并引导父母主动思考事件意义,寻求问题解决等目的性认知加工,促进其体验更多创伤后成长,对促进患儿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