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01篇
  免费   788篇
  国内免费   462篇
耳鼻咽喉   216篇
儿科学   99篇
妇产科学   57篇
基础医学   688篇
口腔科学   72篇
临床医学   1930篇
内科学   1529篇
皮肤病学   105篇
神经病学   431篇
特种医学   751篇
外国民族医学   84篇
外科学   1077篇
综合类   3818篇
预防医学   1582篇
眼科学   94篇
药学   1427篇
  25篇
中国医学   1626篇
肿瘤学   640篇
  2024年   91篇
  2023年   345篇
  2022年   291篇
  2021年   275篇
  2020年   316篇
  2019年   351篇
  2018年   360篇
  2017年   179篇
  2016年   208篇
  2015年   279篇
  2014年   707篇
  2013年   679篇
  2012年   773篇
  2011年   831篇
  2010年   836篇
  2009年   709篇
  2008年   753篇
  2007年   687篇
  2006年   704篇
  2005年   683篇
  2004年   604篇
  2003年   526篇
  2002年   473篇
  2001年   480篇
  2000年   478篇
  1999年   345篇
  1998年   307篇
  1997年   316篇
  1996年   278篇
  1995年   252篇
  1994年   279篇
  1993年   208篇
  1992年   264篇
  1991年   248篇
  1990年   172篇
  1989年   200篇
  1988年   143篇
  1987年   117篇
  1986年   85篇
  1985年   72篇
  1984年   69篇
  1983年   60篇
  1982年   54篇
  1981年   42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28篇
  1978年   13篇
  1965年   11篇
  1960年   6篇
  195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摘要】 目的 观察百草枯(PQ)对发育期C57BL/6J小鼠神经发育的毒性作用,并探讨百草枯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 80只出生第21天的仔鼠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1.25mg/kg/d,2.5mg/kg/d,5mg/kg/d,10mg/kg/d五组,灌胃染毒百草枯,每天一次,连续30d。观察小鼠的一般生理和神经行为发育情况,并在染毒结束后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和避暗实验,测试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神经行为学测试结束后取小鼠大脑,称重并进行病理检查,同时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小鼠中脑黑质部超微结构。结果 染毒期间小鼠一般状况没有明显变化,染毒结束后各组体重没有统计学差异;在Morris水迷宫测试中,各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而避暗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的避暗潜伏期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理切片和透射电镜观察中,在高剂量组分别观察到黑质细胞减少和神经元细胞凋亡。结论 百草枯暴露对发育期小鼠成年后神经行为有影响,同时会使小鼠成年后出现脑组织的病理变化,发生器质性的病变。  相似文献   
992.
消栓通络胶囊治疗脑血栓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自2000年6月1日~7月31日依据《消栓通络胶囊临床观察方案》,采用消栓通络胶囊治疗脑血栓100例,同时设对照组10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00例,男175例,女25例,年龄30~80岁,随机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1.2纳入病例标准①符合中风病诊断,中风病积分10~24分,中医辨证为中经络气虚血瘀证患者。住院病人不少于2/3,门诊病人必须有报告单和病例;②符合脑梗塞西医诊断标准;③恢复期病例,即发病2周至6个月的住院病人(包括家庭病床);④被观察者签…  相似文献   
993.
股骨头无菌坏死是一种常见病,其原因复杂,治疗方法较多,疗效不一。近年来开展了股骨头无菌坏死溶栓介入治疗技术,初步证明了介入治疗技术的可行性,但对不同分期股骨头无菌坏死临床疗效观察较少报道。本文根据本院收治的不同分期股骨头无菌坏死患者对介入治疗疗效观察分析,初步探讨了不同分期股骨头无菌坏死对介入治疗敏感性,同时进一步探讨了不同分期股骨头无菌坏死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94.
我院2000年1月至2006年6月共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SAP)33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2000年1月至2006年6月共收治SAP患者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龄17~77岁.病因:胆源性15例,酗酒、饮食不当lO例,不明原因8例.发病时间3 h至2个月.  相似文献   
995.
996.
目的: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摄取(insulin-mediated glucose uptake,IMGU)在骨骼肌和心肌细胞至关重要,但非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摄取(non-insulin-mediated glucose uptake,NIMGU)也不容忽视。本文通过si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 siRNA)下调微囊蛋白-3(caveolin-3, CAV3)蛋白表达,观察CAV3是否参与IMGU及NIMGU的生理过程。方法:分别设计合成针对骨骼肌C2C12细胞和心肌H9c2细胞的CAV3 siRNA并转染,C2C12细胞和H9c2细胞分别在有胰岛素和无胰岛素的DMEM培养基中培养,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测细胞转染效果,Western blot检测CAV3、葡萄糖转运体4(Glucose transporter 4,GLUT4)蛋白表达,生化试剂盒检测细胞的葡萄糖摄取率。结果:转染CAV3 siRNA后成功下调C2C12和H9c2细胞CAV3蛋白的表达。在无胰岛素刺激时,C2C12细胞转染48 h后,GLUT4表达降低(P<0.01),葡萄糖摄取减少(P...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DLCT)虚拟平扫(VNC)和碘图在结核性胸膜炎(TP)、肿瘤性胸膜炎(NP)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行胸部DLCT增强检查的22例TP(TP组)和20例NP患者(NR组)的临床和影像资料。通过DLCT静脉期增强图像重建VNC图像和碘图,并分别在VNC图像测量渗出液的CT值,在碘图测量胸膜病变的碘浓度(IC)值。比较TP、NP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渗出液CT值和胸膜病变IC值的差异。对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的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寻找鉴别TP和NP的独立指标。采用ROC曲线分析渗出液CT值、胸膜病变IC值及两者联合应用鉴别TP和NP的效能,通过Delong检验对各自鉴别效能进行比较。结果 TP组患者年龄和胸膜病变的IC值明显小于NP组,渗出液CT值明显高于N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多因素二项Logistic回归发现年龄并非鉴别TP和NP的独立指标,而渗出液CT值和胸膜病变IC值均为鉴别两者的独立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渗出液CT值、胸膜病变IC值及两者联合鉴别TP和NP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  相似文献   
998.
混合型结石在纯的薄荷油中的溶石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模拟胆法的pH值的温度,采取体外溶石的方法,考查了混合型胆结石在薄荷油中的溶石情 况。发现纯的薄荷油可将混合结石溶蚀到胆囊可自行排出的程度。薄荷油不仅能溶胆固醇层,也能作用于色素层。  相似文献   
999.
人参三醇型皂甙促细胞因子诱生及其特点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观察人淋巴结细胞在植物血凝素(PHA,1%)、PHA+乙酸豆寇佛波醇(TPA,10μg/L)或PHA+人参三醇型皂甙(PTS,10mg/L)刺激下,DNA、RNA和蛋白质合成以及细胞因子诱生的时间动力学。结果表明,PTS通过促进PHA活化淋巴结细胞的蛋白质合成(160%)而促进5种细胞因子(IL-1、IL-2、IL-3、BCGF、IFNr)诱生,TPA则通过促进RNA合成(118%)和蛋白质合成(140%)最终促进上述5种细胞因子诱生。我们推测TPA促进了各种细胞因子基因的转录,而PTS则促进了各种细胞因子mRNA的转译。  相似文献   
1000.
2007年1月~11月,我院120接诊非原地死亡的脑外伤患者33例,经及时有效的院前救护,均安全转送至医院接受继续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