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0篇
神经病学   5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以往的研究多借助影像学进行颈椎疾患的诊断,但是影像学常无法确定与颈痛症状相关的结构病理改变[1]。从正常人和无症状人群的颈椎M RI研究中发现有很高的退行性变和异常率[2]。因此临床医师应当转移重心去评估颈痛患者的肌肉、结缔组织、神经的功能[1],美国物理治疗学会骨科分会2008年有关颈痛的指南中指出:临床医师应当改变以往依据影像学去判断颈痛的病因,而应重视颈椎功能评估。因此,针对颈椎病功能障碍进行治疗,首先面临的是如何客观评价颈椎功能。本文将从颈椎功能的评价角度进行综述,目前国内外对颈椎功能的评价主要包括有肌肉力量、活动度、肌肉耐力、疲劳度、协调性、运动控制、稳定性、本体感觉等方面的评定。  相似文献   
142.
<正>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苏联Berkman教授以及后来的诸多学者通过研究后发现,人体除了健康状态(第一状态)和疾病状态(第二状态)之外,还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间状态,称为第三状态,即亚健康状态。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延长以及电脑、空调、汽车的广泛使用,人们屈颈和遭受风寒湿邪的机会不断增加,颈椎的退变加快,颈椎亚健康状态人群不断上升,且不断呈现年轻化。面对这个  相似文献   
143.
目的通过导引、手法等中医干预手段在项背疼痛亚健康状态应用的临床研究,确立对于亚健康状态有效的中医干预方案。方法将130例符合标准的项背疼痛亚健康状态患者按电脑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配,分为导引组、手法组,应用国际公认的简视觉模拟量表(VAS卡)测定痛阈;通过美国BTE公司生产的等张颈肌功能评价技术(MCU)系统检测颈椎左侧旋转MCU、右侧旋转MCU、左侧屈MCU、右侧屈MCU、前屈MCU、后伸MCU、左侧屈(力量)MCU、右侧屈(力量)MCU、前屈(力量)MCU、后伸(力量)MCU等项目,以测定患者颈椎活动度及力量。结果 2组治疗后疼痛积分均有改善,2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组治疗后MCU指标均改善,其中导引组MCU肌力指标改善情况优于手法组,手法组MCU活动度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导引组。结论导引、手法等中医干预手段能有效改善项背疼痛亚健康状态,其中导引在增强肌力方面较为突出,手法在增加颈椎活动度方面较好。  相似文献   
144.
<正>为了深入贯彻《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2018—2022年)》精神[1],落实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等文件要求,全面振兴本科教育,实现高校一流人才培养目标,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5.
正慢性非特异性颈痛(chronic nonspecific neck pain,CNNP)是指排除因创伤、肿瘤、感染等原因或身体其他部位导致的颈肩部疼痛~([1]),在影像学上可见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和(或)颈椎小关节的增生等退行性改变,常表现为脊柱背侧区域(T1棘突假想线与上项线之间)颈肩部的持续3个月以上的疼痛、僵硬及关节活动不利等症状,慢性非特异性颈痛常见于中老年人、女性、伏案工作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