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3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刘沁  王荞  全学模 《广东医学》2012,33(1):143-145
颈部包块为颈部诸多疾病最常见的体征,涉及的疾病种类繁多且复杂。其中颈部血管源性包块是较常见的疾病,因其常涉及手术等有创性治疗,所以术前准确的定位、定性和定量诊断显得尤为重要。颈部解剖结构复杂及疾病种类繁多,对影像学诊断方法和技术要求亦较高,其中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由于操作简便,容易实施,设备普及率高,检查费用亦低,因而成为临床上最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超声对小儿先天性颈内静脉扩张症的诊断价值及超声诊断流程。方法 131例颈内静脉扩张症患儿(病变组),体检健康小儿100例为对照组,分别在平静呼吸状态和哭闹或Valsalva’s试验时记录两侧颈内静脉短轴的最大前后径和左右径,并观察颈内静脉形态特征。结果在平静呼吸状态下,病变组颈内静脉的内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Valsalva’s试验时,病变组颈内静脉管腔径线较对照组增大(P<0.05),左右径和前后径平均增加到平静呼吸时的2.47倍和2.42倍,其中最大者分别为5倍和4.18倍;血流在扩张的颈内静脉段呈涡流状,彩色多普勒超声呈五彩镶嵌血流束,频谱多普勒超声可见一过性逆流信号。结论超声是诊断小儿先天性颈内静脉扩张症的首选方法,必要时还需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33.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超声诊断学相关知识较薄弱,对此的学习时间也相对较短,故教学难度较大。本文通过分析临床医学专业超声诊断学教学工作的特点,旨在探讨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进一步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SD大鼠肾上腺区人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移植瘤模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超声测量结果与肿瘤实际生长情况的相关性.方法:建立SD大鼠荷瘤模型53只.肿瘤接种后分别于5d~6周,每4d随机选取5只SD大鼠行高频超声检查,观察肿瘤的形态、回声和边界,测量肿瘤大小,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肿...  相似文献   
35.
目的:评估无症状小儿肾结石的中远期预后。方法:以我院泌尿系统超声筛查发现的75例无症状小儿肾结石为研究对象,其中三聚氰胺相关肾结石(melamine-associated renal calculi,MARC)37例,非三聚氰胺肾结石(non melamine-associated re-nal calculi,NMARC)38例。随访28~45月(平均41月),通过泌尿系统超声和尿常规检查进行评估。结果:随访患儿53例,其中MARC患儿34例,NMARC患儿19例;结石自发排出率为58.49%(31/53)。婴幼儿,直径≤5 mm结石最易自发排出;而3岁以上,直径≥10 mm的结石自发排出率较低(P=0.003,P=0.000)。尿常规显示,41月后总体异常检出率为15.38%明显低于初诊时41.03%(P=0.010);其中MARC患儿蛋白尿全部消失,其缓解率高于NMARC患儿(P=0.030)。结论:41月后无症状小儿肾结石自发排出率较高,结石直径和发病年龄是影响其排出的主要因素;总体预后良好,MARC患儿预后比NMARC相对较好;其长期预后尚需继续随访。  相似文献   
36.
兔VX2肝癌模型的建立及超声影像监测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探讨高成瘤率兔VX2肝癌模型建立的方法及超声技术对肿瘤的监测。方法:采用瘤块移植法建立起兔VX2肝癌模型,病理切片检查验证VX2瘤株在兔肝脏的成瘤情况;采用超声技术检测肝脏实质回声,肝内肿瘤的大小和回声变化,瘤内血管生成及变化情况以了解肿瘤的生长特征。结果:采用瘤块移植法成功建立起稳定的兔VX2肝癌模型,成瘤率为100%;超声能准确测量肿瘤的大小,能实时、准确地监测肝内肿瘤的回声变化及肿瘤血管的分布情况。结论:瘤块移植法是一种操作简单、成瘤率高的建立兔VX2肝癌模型的方法;超声技术能准确、方便、无创地监测肝脏肿瘤及肿瘤血管;采用超声影像技术对兔VX2肝癌生长特征的监测结果为临床利用该模型来评价诊治肝癌的新技术、新疗法的疗效提供了监测方法和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7.
背景:超声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可反映各个方向的心肌及血管壁运动,量化心肌组织及血管壁在多个平面运动的结构力学向量,重复性及准确性高。目的:应用超声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兔充血性心力衰竭形成过程中收缩期应变率变化,提供早期定量评价心力衰竭及心功能分级的数据。设计、时间及地点:自身对照实验,于2007-05/2008-01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科研究所完成。材料:新西兰纯种大白兔12只,耳缘静脉注射盐酸阿霉素2mg/kg,1次/周,共8周,洗脱4周,制备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模型。方法:分别在给药前及给药第4,8,12周末时使用Simens公司的Acuson Sequoia512超声诊断仪,应用超声速度向量成像技术测量每只兔左室各个节段收缩期应变率。超声检测完毕后取左室游离壁心肌做苏木精-伊红染色。主要观察指标:不同时间左室收缩期应变率变化;相同时间不同节段的应变率变化;相同时间基底部、中间部及心尖部应变率变化:建模成功后心肌病理变化。结果:模型兔于给药1周死亡2只,给药第6,7周各死亡1只。随着给药时间增加,左室收缩期应变率数值绝对值逐渐减低(P〈0.05),依次为0周〉4周〉8周〉12周;相同时间不同节段的应变率变化不大(P〉0.05);相同时间基底部、中间部及心尖部应变率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建模成功。结论:应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可以早期定量诊断心力衰竭及判断心功能。  相似文献   
38.
目的 观察婴儿型纤维肉瘤(IFS)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IFS患儿的影像学资料,观察病变部位、边界、形态、大小、回声/密度/信号、转移、侵犯及血供状况。结果 5例病灶位于四肢,1例位于躯干,1例位于腹腔。超声显示病变为形状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质或欠均质的混合回声包块,5例呈不均质中等偏强回声、2例呈中等偏低回声,病灶内可探及无回声区,血供丰富。5例患儿接受CT检查,表现为不均匀软组织密度影,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未见钙化、骨质破坏及远处转移。2例接受MR检查,T1WI及T2WI表现为不均匀信号,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结论 影像学检查可清晰显示IFS病变形态、大小、实质部分内部结构、血供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9.
目的 采用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检测正常儿童肝脏弹性,比较不同年龄阶段正常儿童肝脏剪切波速度(SWV)测值。方法 对458名正常儿童进行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ARFI),分为新生儿组(0~28天)71名、婴儿组(29天≤年龄<1岁)53名、幼儿组(1岁≤年龄<3岁)61名、学龄前组(3岁≤年龄<6岁)86名、学龄期组(6岁≤年龄<10岁)112名、青春期组(10岁≤年龄<18岁)75名,比较各组间SWV差异;对40名青春期组儿童于平静呼吸状态下和屏气状态下测量SWV,分析呼吸动度对SWV值的影响;对35名学龄期及60名青春期儿童分别于不同取样深度测量SWV值,比较不同取样深度SWV值差异。结果 所有儿童肝脏平均SWV值为(1.11±0.08)m/s。各组间SWV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动度和取样深度对SWV测值均无明显影响(P均>0.05)。结论 ARFI可用于儿童肝脏弹性检测,不同年龄段儿童肝脏SWV值无明显差异,以(1.11±0.08)m/s作为正常儿童标准肝脏弹性测值,可为儿童肝纤维化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寻小儿肾积水IVU不显影患肾血流动力学改变与肾损害程度的关系. 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测量48例小儿单侧肾积水不显影患肾肾主动脉(MRA)、叶间动脉(IRA)及弓状动脉(ARA)的阻力指数(RI),并与健肾测量结果比较,同时计算阻力指数比率(RIR=病肾RI/健肾RI),分别与超声测量的患肾实质厚度、面积及患肾组织学检查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健肾MRA、IRA、ARA的R1分别为0.62±0.03、0.61±0.05、0.64±0.03,患肾分别为0.67±0.05、0.69±0.11、0.71±0.10,患肾各级肾血管的RI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相应健肾R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肾各级肾血管的RIR分别为1.11±0.10、1.13±0.14、1.14±0.0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肾各级肾血管的RI、RIR均随实质厚度、面积减小而增加,其中患肾IRA的RIR与病肾实质面积呈密切负相关(r=-0.735,P<0.01).患肾各级肾血管的RIR与病理分级均呈正相关(P<0.05),其中IRA的RIR与病理分级相关性最密切(r=0.795,P<0.01). 结论 CDFI肾血流动力学检测是判定小儿肾积水不显影肾损害程度的简单有效方法之一,特别是叶间动脉的阻力指数比率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