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82349篇
  免费   419281篇
  国内免费   229463篇
耳鼻咽喉   86639篇
儿科学   148698篇
妇产科学   122744篇
基础医学   639848篇
口腔科学   144832篇
临床医学   1225182篇
内科学   1063109篇
皮肤病学   124445篇
神经病学   385703篇
特种医学   321846篇
外国民族医学   3533篇
外科学   834560篇
综合类   1807462篇
现状与发展   513篇
一般理论   2381篇
预防医学   921384篇
眼科学   156376篇
药学   985935篇
  9977篇
中国医学   704551篇
肿瘤学   341375篇
  2024年   41299篇
  2023年   150983篇
  2022年   117760篇
  2021年   112751篇
  2020年   142626篇
  2019年   165074篇
  2018年   163686篇
  2017年   97667篇
  2016年   129468篇
  2015年   149188篇
  2014年   287081篇
  2013年   316416篇
  2012年   658207篇
  2011年   723263篇
  2010年   449347篇
  2009年   414081篇
  2008年   634791篇
  2007年   624994篇
  2006年   598970篇
  2005年   570353篇
  2004年   532618篇
  2003年   501425篇
  2002年   456740篇
  2001年   384791篇
  2000年   391362篇
  1999年   217485篇
  1998年   103903篇
  1997年   76689篇
  1996年   72807篇
  1995年   72551篇
  1994年   65833篇
  1993年   50420篇
  1992年   47290篇
  1991年   41676篇
  1990年   37657篇
  1989年   38608篇
  1988年   38935篇
  1987年   33914篇
  1986年   28758篇
  1985年   25443篇
  1984年   21571篇
  1983年   19137篇
  1982年   17886篇
  1981年   13979篇
  1959年   14824篇
  1958年   25566篇
  1957年   25083篇
  1956年   23322篇
  1955年   21682篇
  1954年   1998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改良三点式重睑术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2012年6月-2019年6月,共165例单睑患者采用了改良三点式重睑术,沿术前标记线将三点处皮肤切开,剪刀将切口下唇的眼轮匝肌适当去除,同时将切口与切口在皮下层打通,剪除切口与切口之间的眼轮匝肌,6-0可吸收线挂睑板前筋膜或提上睑肌腱膜及切口下唇皮下组织缝合,三点切口各缝1针。再用6-0单丝尼龙线按照常规重睑线缝合方法挂切口下唇皮肤、睑板前筋膜或提上睑肌腱膜及切口上唇皮肤缝合打结,三点切口各缝1针。伴内眦赘皮者同时行内眦赘皮矫正术。结果:15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患者大部分获得了比较满意的重睑,睁眼重睑流畅、自然,闭眼刀口痕迹不明显。2例患者出现内侧重睑线变浅,1例患者出现外侧重睑线变浅,所有患者均未出现重睑消失。5例患者双侧重睑线有轻度不对称。患者总体满意率为94.7%(144/152)。结论:改良三点式重睑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逼真、不易脱落、手术痕迹不明显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2.
993.
【摘要】 目的 评估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SAPB)与胸段硬膜外阻滞治疗胸廓切开术后急性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该研究在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进行全身麻醉下计划进行胸廓切开术的61例患者被随机分配两组,前锯肌阻滞组32例,胸段硬膜外阻滞组29例。前锯肌阻滞组患者在术后气管导管拔除前进行超声引导下前锯肌浅层肌间隙注射0.25%左旋布比卡因30 mL,而后在肌间隙泵注0.125%左旋布比卡因5 mL / h;胸段硬膜外阻滞组通过术前清醒状态置入胸段硬膜外导管,在术后气管导管拔除前在导管内推注0.25%左布比卡因15 mL,随后泵注的0.125%左旋布比卡因5 mL/h。在术后24 h内记录患者平均动脉压和VAS疼痛评分以及使用吗啡的剂量。 结果 前锯肌阻滞组术前与术后相比,患者平均动脉血压没有显著变化(P = 0.147),而胸段硬膜外阻滞组则显著下降(P = 0.002);两组的VAS评分以及消耗吗啡的总剂量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结论 前锯肌平面阻滞相对于胸段硬膜外阻滞是治疗急性胸廓切开术后疼痛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案。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单侧外固定治疗重度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8年12月南京中大医院江北院区骨科收治的重度Pilon骨折患者100例,男性54例,女性46例;年龄18~65岁,平均35.5岁;Ruedi-AllgowerⅡ型39例,Ⅲ型61例。按照不同固定方法分为常规固定组和单侧外固定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完全负重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评价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踝关节活动度、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疼痛程度,并统计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单侧外固定组住院时间、完全负重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6.50±1.50)d、(132.56±10.25)d、(14.16±0.69)周,均短于常规固定组(19.25±2.35)d、(198.65±16.58)d、(17.58±1.50)周(t/P=6.975/0.001、23.970/0.001、14.650/0.001)。治疗后3个月,单侧外固定组踝关节Mazur评分为(85.67±6.59)分,显著高于常规固定组(62.78±3.45)分,VAS评分为(2.23±0.36)分,低于常规固定组(4.59±0.89)分(t/P=21.760/0.001、17.380/0.001);单侧外固定组患者踝关节活动度分别为(17.29±0.16)°、(28.36±1.23)°、(19.68±0.16)°、(16.89±2.12)°,均高于常规固定组(10.62±1.25)°、(21.57±2.58)°、(14.36±1.62)°、(14.25±0.57)°(t/P=37.430/0.001、16.800/0.001、23.110/0.001、8.503/0.001)。单侧外固定组治疗优良率为90.00%,显著高于常规固定组74.00%(χ^2/P=4.336/0.037)。单侧外固定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常规固定组的18.00%(χ^2/P=5.005/0.025)。结论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重度Pilon骨折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提高患者踝关节活动度,恢复患者功能,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比较3D打印技术辅助椎弓根钉内固定与传统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1—2019-06诊治的37例退行性腰椎侧弯,22例采用较3D打印椎弓根定位-定向导板辅助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15例采用传统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置钉时间、穿刺次数、末次随访置钉优良率与椎弓根钉松动率。结果3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且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3~6个月,平均4.5个月。观察组置钉时间较对照组短,穿刺次数较对照组少,末次随访时弓根钉置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椎弓根钉松动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椎弓根定位-定向导板辅助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弯可以提高椎弓根钉置入的准确度,节约置钉时间,减少术中椎弓根钉穿刺次数,提高置钉优良率,减少术后螺钉松动率。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足趾移植长手指全形再造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对16例因外伤致手指缺损患者采用足趾移植长手指全形再造术,术后评估供区及受区的感觉功能、运动功能及外观形态,分析指甲畸形及增生性瘢痕的发生情况,并记录术后发生感染、血肿、皮片坏死及供区愈合不良等情况;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分析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随访1~12个月,其中2例受区发生感染,1例受区皮片边缘发生坏死,经换药后予以缓解;其余患者的供、受区均未出现长时间的痛疼感觉,受区感觉功能恢复达87.50%,受区运动功能恢复均较满意,手指外形基本满意。供区感觉受影响者2例,运动功能受限者1例,外形一般者2例。所有患者无指甲畸形及增生性瘢痕发生;满意者1例,基本满意者14例,不满意者1例。结论采用足趾移植长手指全形再造手术,基本可以满足患者及医师对于缺损手指进行完美修复的目标。  相似文献   
997.
股骨转子间骨折属于关节囊外骨折。2004年,Gotfried[1]提出了股骨转子外侧壁这一概念,其认为外侧壁的完整性对内固定术后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Palm等[2]发现,术中医源性损伤外侧壁是术后内固定失效需再次进行翻修的独立危险因素。据报道,术中外侧壁骨折的发生率为21%[3]。股骨转子外侧壁具有支撑、阻挡及抗旋转作用。  相似文献   
998.
简要介绍了GE宝石能谱CT(Discovery CT750 HD)的技术特点,详细阐述了日常使用中出现的间歇性停机、无法进行Fastcal(快速空气校正)以及扫描中断和gantry(扫描架)自动复位3例故障的维修过程,为医院维修人员维修类似故障提供了参考。最后总结了医疗设备常见故障及主要故障原因,提出了快速排查CT故障的方法,并建议在日常使用中及时保养维护以降低设备故障率。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调查镇江市各医院护士分层培训及分层进阶的方法及现状。方法2018年4—5月间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全市医院的护理人员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调查显示镇江市96.45%的护士受医院分层培训及分层进阶这一模式的管理。其中N1占16.77%,N2占29.5%,N3占41.9%,N4占8.7%,其他占3.11%。有24.53%的护士对医院目前的分层培训方式感到满意并认为无需改进,40.99%的护士表示满意,但需要改进,29.19%的护士表示基本满意,需要改进,5.28%的护士表示不满意需要较大改进。95.82%的医院科室对不用层级的护士有不同的核心能力要求并根据不同核心能力要求进行培训。结论护士分层培训几分层进阶这一管理模式在镇江各医院都有体现,但各医院实行的方式有较大差异,配套的管理方式也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000.
刘凯  韩昆 《中国卫生产业》2020,(4):177-178,183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人们对医疗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也加大了对医疗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尤其是所使用的相关设备与仪器。其中,医用B超就是最主要的医疗设备,能够通过设备的检查,对人体的身体情况以数据的形式展现,直接能够了解到人体的健康情况,提升医疗事业的技术水平,同时,也为医疗工作这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工作方式。但是,医用B超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使其发生故障,会对各项工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其加强管理,能够及时地发现故障问题,采取科学的措施解决,确保医疗事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