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80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79篇
预防医学   2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5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正确估计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对选择治疗方法、估计预后及早期发现甲亢危象均有重要意义。既往一般根据基础代谢率高低或心率快慢来估计,这两种方法虽有一定优点,但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极须摸索其他方法及指标。为  相似文献   
32.
目的:分析4—12岁脑瘫儿童运动功能与生存质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2014年4—6月期间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康复中心、上海市徐汇区华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康复科、上海市闵行区江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康复科、上海市宝山区金惠康复医院和上海市浦东特殊教育学校接受康复干预的4—12岁的脑瘫儿童和家庭为研究对象,共90例脑瘫儿童和家长纳入研究,其中脑瘫儿童包括男性54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7.40±2.44)岁;4—7岁59例,8—12岁31例,采用中文版脑瘫儿童生存质量问卷(cerebral palsy quality of life,CPQOL)评价生存质量,采用中文版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ross mo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GMFCS)进行粗大运动功能分级。采用中文版脑瘫患儿手功能的分级系统(manual ability classification system,MACS)进行手功能分级,通过分析GMFCS、MACS与CPQOL各项分值之间的相关性明确脑瘫儿童运动功能与生存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GMFCS分级与7个CPQOL分区中的5个分区有着较弱的相关性,其中与社会福祉和受容度、功能、参与能力与躯体健康、情绪健康与自尊4个分区为负相关(r=-0.29—-0.38,P0.05),表明GMFCS分级越高上述4个分区的分值就越低,也就是相关的生存质量就越低,此外GMFCS分级还与疼痛和残障的影响分区呈现较弱的正相关(r=0.28,P0.05),表明GMFCS分级越高,脑瘫儿童受到疼痛和残障的影响就越明显。与GMFCS相比,MACS只有与CPQOL的社会福祉和受容度、功能两个分区呈现更弱的相关性(r=-0.27,P0.01;r=-0.23,P0.05)。与较小年龄脑瘫儿童(4—7岁)相比年龄较大脑瘫儿童(8—12岁)的GMFCS分级与CPQOL各分区的相关性更为明显。结论:粗大运动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脑瘫儿童的生存质量,与粗大运动功能相比手功能对生存质量的影响较小,较大年龄组脑瘫儿童的粗大运动功能与生存质量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33.
<正>变异性哮喘(CAV)过去曾称为"过敏性支气管炎"或"过敏性咳嗽"或"隐匿性哮喘",是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哮喘,在哮喘发病早期阶段大约有5%~6%是以持续性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多发生在夜间或凌晨,常为刺激性咳嗽。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中明  相似文献   
34.
的确定中文版脑瘫(CP)患儿手功能分级系统(MACS)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通过分析现场操作评价和录像评价结果之间的关系确定MACS的重测信度;分析不同评价者间(家长、作业治疗师和康复医生)的评价结果确定MACS的评价者间信度;以CP患儿精细运动能力测试(FMFM)的分值为效标确定MACS的平行效度。结果来自上海2家CP康复机构的124例4—18岁CP患儿参加了此项研究。男77例,女47例;平均(6.7±2.6)岁,4—7岁97例;~12岁24例,~18岁3例。其中痉挛型四肢瘫27例,双瘫48例,偏瘫38例,手足徐动型5例,共济失调2例,肌张力障碍型4例。粗大运动功能分级(GMFCS)Ⅰ级51例,Ⅱ级32例,Ⅲ级15例,Ⅳ级14例,Ⅴ级12例。2名作业治疗师的现场评价与录像评价结果显示,MACS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ICC值分别为0.94(95%CI:0.90~0.96)和0.87(95%CI:0.80~0.92);同时MACS具有良好的评价者间信度,作业治疗师与家长现场评价间的ICC值为0.85(95%CI:0.77~0.91),2名作业治疗师现场评价间的ICC值为0.99(95%CI:0.99~1.00),不同家长现场评价间的ICC值为0.91(95%CI:0.66~0.98),2名作业治疗师录像评价间的ICC值为0.96(95%CI:0.94~0.97),作业治疗师与康复医生录像评价间的ICC值为0.94(95%CI:0.90。0.97);MACS与FMFM分值间具有良好的平行效度,Spearman相关系数为-0.71。结论中文版CP患儿MACS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适用于中国开展CP患儿的手功能分级。在进行MACS评价时应充分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引导家长参与到MACS的评价工作中来。  相似文献   
35.
红绒毛羊蹄甲中的黄酮类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红绒毛羊蹄甲Bauhinia aurea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用MS和NMR分析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90%乙醇提取,从醋酸乙酯萃取物的不同部位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其中3个为黄酮苷元,8个为黄酮苷,分别鉴定为白杨素(Ⅰ)、木犀草素(Ⅱ)、芹菜素(Ⅲ)、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Ⅳ)、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Ⅴ)、3,5,7-三羟基色原酮-3-O-α-L-鼠李糖苷(Ⅵ)、白杨素-7-O-β-D-葡萄糖苷(Ⅶ)、山柰素-3,7-二氧-α-L-双鼠李糖苷(Ⅷ)、槲皮素-3,7-二氧-α-L-双鼠李糖苷(Ⅸ)、槲皮素-3-O-(6″-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苷(Ⅹ)、槲皮素-3-O-(6″-没食子酰基)-β-D-半乳糖苷(Ⅺ)。结论 化合物Ⅱ、Ⅲ、Ⅵ、Ⅶ、Ⅹ和Ⅺ均为首次从羊蹄甲属植物中发现。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新形势下手术室护生实习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实习护生240名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入室即进行心理干预直至实习结束,对照组行传统的手术室护理带教管理。实习结束检测护生实习心理状态、每台手术所用的平均时间以及理论和操作考核的优良率,评价实习效果。结果干预组护生紧张等心理状态缓解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实习结束护生操作及理论考核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确的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手术室实习护生紧致等心理状态,使其在实习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良好的身心状态,提高了护生的手术室实习效果。  相似文献   
37.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1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TOBS)是 1980年由Caplan首先报道。该病是以意识障碍、瞳孔变化及眼球运动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国外报道TOBS发病率占脑梗死的 7% [1] 。随着影像学的广泛应用 ,TOBS确诊率不断增加。现将我院收治的1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 1994年 8月至 2 0 0 2年 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经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确诊的TOBS 14例 ,并排除脑出血、脑炎、脑瘤等疾病 ,其中男 9例 ,女 5例。年龄 48~ 72岁 ,其中 48~ 5 9岁 4例 ,60~ 72岁 10例。发病距入院时间 4h~ 3d ,活动状态下发病 8例…  相似文献   
38.
目的:调查康复训练过程中脑性瘫痪儿童家长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选择2004-02/03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康复中心进行3个月以上康复训练的53例脑性瘫痪患儿的父母或同其共同生活的其他监护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在获得知情同意后,共调查80人,男26人.女54人,年龄22~66岁。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包含90个项目,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按照5级评分,1分为从无,2分为轻度,3分为中度,4分为相当重,5分为严重。参照全国成人常模标准:因子分〈1.8分为正常;1.8-2.0分为轻度异常;2.1-3.0分为中度异常;〉3.0分为重度异常评定其最近一周内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安静环境下,由受试者自行填写,测试前采用统一指导语,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同时参加测评者,家长之间分开测评。对于受试文化程度较低或年龄较大者,由调查人员逐条解释问卷内容。最后使用“惠诚心理测试系统”对测评结果进行得分计算。并于全国常模比较。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方法分析。结果:发放问卷80份,收回合格问卷80份,有效率100%。①脑性瘫痪儿童家长的症状自评量表的评分与全国常模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性别的脑性瘫痪儿童家长的症状自评量表的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②脑性瘫痪患儿家长其文化程度高低不同,表现在症状自评量表评分上存在差异。初中以下组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阳性项目数显著高于高中以上组(P〈0.05),在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因子评分显著高于高中以上组(P〈0.05或〈0.01)。结论:脑性瘫痪患儿康复训练过程中其家长的心理状况与正常成年人之间无显著差异,亦不存在性别差异,但文化程度的高低对脑性瘫痪患儿家长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39.
背景:手功能障碍是小儿各种脑病中最常见的合并症,也是妨碍小儿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穴位注射既能发挥针刺刺激作用,又能发挥药物的作用原理,同时配合作业疗法,可能会提高治疗效果。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的回顾性病例分析。单位:一所大学医院的康复中心。目的:探讨治疗小儿脑病手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对象:2001-11/2002-10本院门诊收治的31例脑病患儿。纳入标准:①符合脑性瘫痪及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标准。②年龄&;lt;5岁。③治疗前后均用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量表进行评估。排除标准:①治疗不满一个疗程。②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瘫痪,及各种脑炎、脑病所致的瘫痪。③正常小儿一过性运动发育落后。其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最小4月,最大5岁。3岁以内占94%。足月20例,早产11例。方法:对31例患儿以穴位注射为主,配合作业疗法进行治疗,并以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量表作为评估指标。主要观察指标:主要结局为观察脑病患儿手功能改善情况。次要结局为采用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量表作为评估指标,观察精细运动治疗前后发育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精细运动发育商提高21例,占68%;抓握能力指数提高27例,占87%;视觉感知能力指数提高31例。结论:针刺配合作业疗法治疗小儿脑病手功能障碍确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