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6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52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56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153篇
内科学   6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42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193篇
预防医学   13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80篇
  2篇
中国医学   105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91.
目的探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血清尿酸(uric acid,UA)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双相情感障碍患者126例(躁狂发作77例,抑郁发作49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69例和正常对照126名,测定其血清UA水平,并采用杨氏躁狂量表(Young mania rating scale,YMR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scale,HAMD)评定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症状。结果双相情感障碍组血清UA水平[(349.34±107.21)μmol/L]高于精神分裂症组[(319.71±84.48)μmol/L]和对照组[(280.94±71.90)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躁狂发作患者UA水平高于抑郁发作患者[(366.45±104.01)μmol/L vs.(322.45±107.69)μmol/L],且二者均高于对照组(P0.01);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是否使用精神科药物的亚组间UA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血清UA水平与YMRS、HAMD分数线性相关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血清UA水平升高,血清UA水平升高可能是双相情感障碍的一个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892.
马兜铃酸Ⅰ及马兜铃内酰胺Ⅰ对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差异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初步探讨马兜铃酸Ⅰ(AA-Ⅰ)及马兜铃内酰胺Ⅰ(AL-Ⅰ)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机制.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为研究对象,分别以不同浓度的AA-Ⅰ(2.5 mg/L)与AL-Ⅰ(5 mg/L)刺激细胞,以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DNA含量以了解细胞凋亡情况;采用 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纤连蛋白(FN)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分泌水平;分别用特异性抗TGF-β1中和抗体阻断TGF-β1作用后,观察AA-Ⅰ与AL-Ⅰ诱导细胞凋亡及FN分泌的改变.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A-Ⅰ刺激12 h后HK-2细胞的TGF-β1分泌水平显著增高,36 h后FN分泌水平明显增加,48 h后HK-2细胞凋亡显著增多,抗TGF-β1中和抗体(5 mg/L)能够抑制AA-Ⅰ诱导的HK-2细胞凋亡(抑制率达63.7%,P<0.001)及FN分泌(抑制率50.2%,P<0.001).与AA-Ⅰ有所不同,AL-Ⅰ刺激HK-2细胞后仅在48 h同时诱导TGF-β1、FN分泌,并导致细胞凋亡,而抗TGF-β1中和抗体(5 mg/L)却不能阻断AL-Ⅰ引起的相应改变.结论: AA-Ⅰ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和FN分泌的作用可能是由TGF-β1所介导的.尽管AL-Ⅰ与AA-Ⅰ同样具有导致细胞凋亡以及细胞外基质成分分泌的作用,但AL-Ⅰ的作用机制有别于AA-Ⅰ,可能通过非TGF-β1机制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93.
目的探讨γ-氨基丁酸B受体基因亚单位(G1465A)及前强啡肽原启动子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后癫痫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52例(继发癫痫组),脑梗死无癫痫患者81例(无癫痫组);同期90例体检正常老年人为健康对照组。采集三组受试者空腹肘静脉血,柱层析法提取基因组DNA,PCR-RFLP技术检测γ-氨基丁酸B受体基因(G1465A)多态性;PCR技术检测前强啡肽原启动子基因多态性。结果三组受试者γ-氨基丁酸B受体基因第7外显子1465位均为G等位基因,基因型均为G/G型,无A/A型、A/G型。继发癫痫组患者L/L型频率明显高于无癫痫组、健康对照组,H/H型频率明显低于无癫痫组、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癫痫组与健康对照组前强啡肽原启动子区基因型分布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继发癫痫组等位基因以L型频率为明显高于无癫痫组、健康对照组,无癫痫组、健康对照组等位基因以H型频率明显高于继发癫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癫痫组与健康对照组前强啡肽原启动子区基因型频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γ-氨基丁酸B受体(G1465A)非脑梗死继发癫痫的易感基因;前强啡肽原启动子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后癫痫发生有明显关系,其中L型等位基因是易感基因,H型等位基因是保护基因。  相似文献   
894.
目的 研制一种适用于生活不能自理患者的一次性医用护理牙刷.方法 刷头采用海绵或硅胶材质制成,刷柄为空心硬质导管,采用聚氯乙烯(PVC)材质,可以任意合适形状,储液软囊采用不受挤压时可以快速复原的材料制成.牙刷由刷头和刷柄连接组成,刷柄依次包括雾化设备、储液软囊、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医用注射器.结果 一次性医用护理牙刷整体实用性强,口腔护理时不需依赖负压装置,在停电或者条件限制的情况下也能独立使用;能较好地控制水量与流速;在使用中可以有效避免损伤口腔黏膜及防止窒息的发生.结论 一次性医用护理牙刷简便易控、安全实用、材料易取、高效美观,一次性使用.  相似文献   
895.
目的:研究乳腺非特殊类型浸润性癌(invasive carcinoma of no special type, ICNST)组织中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sex determining region Y-box 2, SOX-2)的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表达, 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及乳腺癌分子分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正常乳腺组织标本30例及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诊治的179 例ICNST患者的病理标本及完整临床病理资料, 通过免疫组化检测ICNST组织中SOX-2及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 PR)、人类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Her-2)、Ki-67蛋白表达情况, 分析包括年龄、临床分期、月经状态、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复发、死亡情况及ER、PR、Her-2、Ki-67表达结果与SOX-2表达间的关系。结果:SOX-2在乳腺ICNST癌组织中的表达率(34.6%, 62/179)比正常乳腺中明显升高(P<0.05), 且SOX-2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是否复发、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 而与组织学分级、年龄、绝经状态、肿瘤直径、Her-2、Ki-67、ER、PR及乳腺癌分子分型无关;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 SOX-2阳性组较阴性组的无病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缩短(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 SOX-2表达水平是影响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P<0.05)。结论:SOX-2的表达与ICNST的发生、进展、复发和转移密切相关, 可能成为评价乳腺癌预后的重要分子生物学标志物, 并为乳腺癌的研究等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96.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联合高尿酸血症评估冠心病发病风险的价值。方法: 选取因胸部闷痛就诊患者412例,其中代谢综合征患者188例及非代谢综合征患者224例,以血清尿酸水平420 μmol/L(男性)或360 μmol/L(女性)为切点分为非代谢综合征未合并高尿酸血症组(A组)、非代谢综合征合并高尿酸血症组(B组)、代谢综合征未合并高尿酸血症组(C组)、代谢综合征合并高尿酸血症组(D组)。比较4组间各项临床指标及冠心病患病比例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代谢综合征、尿酸及相关因素与冠心病的关系。结果: 与非代谢综合征组相比,代谢综合征组体重、体重指数(BMI)、舒张压、尿素氮、尿酸、三酰甘油、空腹血糖均明显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降低(P<0.05)。各亚组间体重、BMI、尿素氮、尿酸、空腹血糖、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病比例在A组、B组、C组、D组依次升高,D组冠心病患病率明显高于A组、B组、C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代谢综合征、年龄、中高水平尿酸、AST及男性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随着尿酸浓度的增加,冠心病患病风险性显著升高。 结论: 与单用代谢综合征或单用高尿酸血症相比,两者联合预测冠心病发病风险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897.
目的:统计近5年来文献中有关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选穴、归经,总结选穴用经规律。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纳入2015年5月至2020年5月公开发表的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文献,统计并整理其针灸处方,运用现代统计方法分析针灸处方的选穴用经规律。结果:共纳入临床文献178篇,共涉及75个穴位,总频数为1021。选用频数前12位的穴位依次是迎香(112次)、印堂(93次)、肺俞(84次)、合谷(78次)、足三里(66次)、大椎(56次)、鼻通(49次)、风池(43次)、肾俞(38次)、上星(36次)、风门(35次)、脾俞(33次)。特定穴共34个,总频数574,非特定穴41个,总频数576。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用经主要集中在膀胱经、督脉、大肠经、任脉、胃经。关联分析结果显示,鼻通-印堂-迎香、鼻通-合谷-迎香、上星-迎香、合谷-肺俞-迎香、鼻通-迎香、上星-印堂-迎香、风池-合谷-迎香、风池-印堂-迎香、合谷-印堂-迎香为常用穴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主要选穴可以分为3类,肾俞、脾俞、肺俞、大椎、风门属一类,迎香、印堂、合谷、鼻通、风池、上星归第二类,足三里自成一小类。结论: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特点为:"主穴固定-随证加减-标本兼治""突出脏腑辨证-辨证归经""循经取穴-远近结合"。核心选穴为迎香、印堂、肺俞、合谷、足三里、大椎、鼻通、风池、肾俞、上星、风门、脾俞,临床治疗时可以从12个核心腧穴中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穴位。  相似文献   
898.
中药玄参中哈巴俄苷和肉桂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目的 :建立中药玄参中哈巴俄苷和肉桂酸的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 ,提出特征性有效成分哈巴俄苷的含量限度建议。方法 :Ultrasphere 5 μmODS分析柱 (2 5 0mm× 4 6mm) ,流动相为乙腈和 1%醋酸水溶液 ,线性梯度洗脱 (2 0∶80→ 5 0∶5 0 ) (2 0min) ,流速为 1mL·min 1,室温 ,检测波长为 178nm。结果 :哈巴俄苷与肉桂酸回收率分别为 97 13%和 99 38% ,RSD分别为 0 80 %和 0 5 1% ,全国 2 0份商品饮片和 8份不同产地完整药材中哈巴俄苷含量为 0 0 41%~ 0 0 6 8%。结论 :本文方法快速、简便、准确 ,可用于玄参质量控制。建议玄参中哈巴俄苷含量应不低于 0 0 5 %。  相似文献   
899.
川牛膝有效成分阿魏酸的分离与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川牛膝(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为常用中药,有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等功效。文献报道其有效成分主要含甾类化合物[1]:促脱皮甾酮(ecdysterone)、红甾酮(rubrosterone)、杯苋甾酮(cyasterone),并显生物碱反应。本研究从川牛膝中首次分离鉴定出阿魏酸,并利用HPLC测定了其阿魏酸的含量。这对于川牛膝的药理研究,特别是药材的鉴定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1 阿魏酸的分离与鉴定 1.1 材料与仪器 药材购于海淀药材批发供应站,北京医科大学生药教研组王璇教授鉴定为川牛膝(Cyathla officinalis Kuan);阿魏酸对照品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  相似文献   
900.
目的:探讨圣·约翰草提取物治疗卒中抑郁症及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82例伴有抑郁障碍,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8分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圣*约翰草提取物300mg/次,3次/日口服,连用8周.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周进行HAMD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HAMD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圣*约翰草提取物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有明显效果,对躯体患者的康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