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1.
王晓天  宋永胜  崔军 《重庆医学》2013,42(14):1564-1567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与其对应尿沉渣细胞中氧化还原酶的WW结构域(WWOX)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状态以及二者甲基化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54例膀胱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及尿沉渣细胞中WWOX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结果 54例膀胱癌患者癌组织中WWOX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率达35.2%,对应的尿沉渣细胞中甲基化率为29.6%,分别与各自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膀胱癌组织WWOX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和对应的尿沉渣细胞的甲基化存在明显的相关性(r=0.881,P<0.05)。不论是在癌组织还是尿沉渣细胞中,WWOX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随着癌组织分级的增加逐渐升高(P<0.05)。结论 WWOX基因启动子区的异常甲基化可能是膀胱癌的早期事件,尿沉渣细胞中WWOX基因启动子区的异常甲基化可能是膀胱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腔内治疗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ASO)的操作技巧及临床经验。方法对157例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患者(166条肢体)行腔内治疗,其中48条肢体单纯进行球囊扩张,113条肢体球囊扩张后置入支架。手术结束前均行动脉造影,以了解扩张后动脉通畅情况。术后常规抗凝治疗。结果 1例腘动脉分叉以下闭塞患者和4例股浅动脉或髂动脉长段闭塞患者因导丝不能通过闭塞段而失败截肢,117条肢体足背动脉或桡动脉搏动恢复,157条肢体皮温升高。结论对肢体动脉硬化行闭塞患者,腔内介入是一种创伤小和可重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主动脉夹层(AD)的一致性及对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TEVAR)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资料完善的40例AD患者,比较两种方法显示的AD破口数、破口与左锁骨下动脉(LSA)的距离、左锁骨下动脉远端胸主动脉直径、主动脉夹层累及的范围及主动脉主要分支血管的累及情况、真假腔内血栓形成及钙化状况、行覆膜支架后内漏的发生率。结果两种检查方法在检测AD破口数、破口距LSA的距离、胸主动脉直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A、DSA发现夹层累及左、右侧髂动脉平面的例数分别为16例(40.0%)、6例(15.0%)和15例(37.5%)、6例(15.0%),两种方法在检测夹层累及左、右侧髂动脉平面时的准确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TA可检测出夹层血栓、动脉壁钙化,而DSA无法显示。40例AD患者行TEVAR 34例,覆膜支架置入后DSA即刻检测发现内漏者11例(32.4%)。结论 CTA、DSA两者对诊断AD有较好的一致性,对TEVAR术前、后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热缺血时间的影响因素,减少术中热缺血时间。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12年9月至2017年5月期间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87例肾肿瘤患者相关影像学及临床资料。根据术前肾脏增强CT计算RENAL总评分及各项评分联合其他参数(Trocar的数量、年龄、性别、有无烟酒嗜好、肿瘤良恶性),单因素分析各参数与肾热缺血时间是否大于30 min的关系,多因素回归分析确定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肾热缺血时间是否大于30 min与RENAL评分系统中的R、E、A、L单项评分,患者年龄,性别,有无烟酒嗜好及肿瘤良恶性之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RENAL总评分、N单项评分及Trocar数量是肾热缺血时间大于30 min的独立危险因素。且Trocar数量与前两者之间分别具有交互作用。结论:RENAL总评分或N单项评分的高低结合术中Trocar数量的选择,会对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肾热缺血时间造成影响。根据术前评估采取适合的手术方式可以减少术中热缺血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IL-22在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临床意义及其在患者预后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68例ccRCC患者的血清,同时以30例健康志愿者血清作为对照。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对象血清IL-22的表达水平。生存分析探讨IL-22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情况的关系。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结果:ccRCC患者血清中的IL-22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对ccRCC患者随访5~63个月,平均(45±12.4)个月,IL-22高水平组的无进展生存率及总体生存率明显低于低水平组。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血清IL-22表达水平、肿瘤直径、肿瘤分化程度及肿瘤TNM分期是影响ccRCC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cRCC患者血清IL-22表达水平偏高,且IL-22高水平表达患者预后较差。血清IL-22表达水平在ccRCC患者的预后判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普瑞巴林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是带状疱疹常见的并发症。随着年龄的增加,其发生率也明显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和正常生活。普瑞巴林作为神经递质调节剂,在临床治疗PHN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对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探讨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磷酸化14-3-3在大鼠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20只大鼠均分为4组:假手术组、缺血复灌组、SP600125组和溶剂对照组。制作大鼠全脑缺血模型,应用免疫沉淀和免疫印迹法检测4组大鼠脑缺血复灌12h海马CA1区神经元14-3-3磷酸化(p-14-3-3)、14-3-3与Bax结合、Bax在胞浆和线粒体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复灌组、溶剂对照组及SP600125组胞浆中的p-14-3-3蛋白、线粒体中的Bax蛋白均增高,14-3-3与Bax的结合降低,SP600125组的胞浆p-14-3-3蛋白、线粒体Bax蛋白低于缺血复灌组和溶剂对照组,14-3-3与Bax的结合高于缺血复灌组和溶剂对照组(均P<0.05)。结论JNK磷酸化14-3- 3在大鼠缺血性脑损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镜处理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肝移植术后不同类型的胆道并发症行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诊治情况并随访10年。结果:3例患者肝移植后分别并发吻合口胆管漏伴狭窄、吻合口胆管狭窄伴胆石形成和单纯吻合口胆管狭窄。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下鼻胆管引流术、取石术、大口径塑料支架或多根塑料支架置入,支撑引流10年,最终拔除塑料支架,2例吻合口胆管狭窄完全改善,1例吻合口胆管狭窄明显改善。结论:内镜是诊治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重要手段,长期支架支撑可有效改善或治愈吻合口狭窄。  相似文献   
19.
血管腔内介入治疗长段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成形术对于TASC B、C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共40例患者(47条肢体),采用经皮穿刺股动脉,造影明确病变动脉部位及病变长度后,行球囊导管行扩张成形和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或CTA检查随访。结果47条肢体获得成功,技术成功率为96%,共置入自膨式支架31枚,16条仅行PTA。踝肱指数由术前的0.36&#177;0.14增至术后7天的0.82&#177;0.15;随访1~48个月,术后4例发生支架再闭塞,1例再狭窄,其余患者随访期内下肢血流通畅。讨论血管腔内成形术以其微创及安全性,可作为长段(包括膝下)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治疗的可选手段。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