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8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在课程思政融入高校专业课教学的过程中,思政案例和课程教学目标的脱节是普遍存在的一大问题,这个问题影响了教学目标达成度和育人的成效。为此,笔者在总结课程思政实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行深度教学改革,重新设定思政案例的设计标准,优化和分级课程思政案例库,以知识目标为导向更新案例库,并合理安排思政案例的实施形式,不同级别的课程思政用不同的手段呈现,进行课堂课外相结合、线下线上相辅助,用德育的渗透去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了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的适配度,并在评价体系中加入思政效果的评价方法,达到思政教育与知识体系的高效融合,使学生在素质提升和知识掌握两方面呈现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子宫破裂产妇的临床特点和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22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分娩的43例子宫破裂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有子宫手术史,分为瘢痕子宫组和非瘢痕子宫组,比较其临床特点和妊娠结局,并对20例经阴道试产发生子宫破裂产妇的产时情况进行分析。结果:43例子宫破裂产妇中瘢痕子宫33例, 非瘢痕子宫10例;与瘢痕子宫组相比,非瘢痕子宫组术中出血量≥1 000 mL的比例(P < 0.001)、累积出血量≥1 000 mL的比例(P=0.003)更高,输血率更高(P=0.012)。43 例子宫破裂中预期剖宫产 23 例,余 20 例阴道试产者中产后发现子宫破裂组 (13例)与产时发现子宫破裂组(7例)相比,产后发现子宫破裂组中完全性子宫破裂占比明显增加(P=0.044),输血率显著增加 (P < 0.001),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与产后发现子宫破裂组相比,产时发现子宫破裂组中羊水异常比例和胎心改变比例增高,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仍需引起临床高度重视。结论:非瘢痕子宫发生子宫破裂时出血量更多,阴道试产者于产后发现子宫破裂的并发症更严重,分娩前后应密切注意羊水、胎心、生命体征等情况,及时发现子宫破裂,降低母儿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3.
分析了济南市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状,确定其相应的综合处理技术路线,并进行了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34.
化疗药物外渗在肿瘤病人化疗过程中时有发生 ,有效的预防及治疗使化疗药物外渗产生的不良后果避免或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35.
目的:评价3T DW-MRI对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ACCs)和嗅神经母细胞瘤(ONBs)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20例ACCs患者和15例ONBs患者均行3.0T DW-MRI扫描,采用周期性旋转重叠平行采集和增强后处理重建(Duo PROPELLER)加脂肪抑制技术,两组b值(b=0,700和b=0,1000 s/mm2).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ACCs与ONBs的ADC值的差异,并通过ROC曲线分析获得ADC值的诊断效能.结果:鼻腔鼻窦ONBs的ADCb(0,700)=(1.132±0.269)×10-3 mm2/s、ADCb(0,1000)=(0.927±0.222)×10-3 mm2/s,ACCs的ADCb(0,700)=(1.531±0.338)×10-3mm2/s、ADCb(0.1000)=(1.340±0.331)×10-3 mm2/s,鼻腔鼻窦ACCs的ADC值显著高于ONBs(P=0.000).以ADCb(0,700)=1.106×10-3mm2/s为临界值,鉴别两类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符合率分别为90.5%、66.7%、73.3%、87.5%和78.6%;以ADCb(0.1000)=0.936×10-3 mm2/s为临界值,鉴别两类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符合率分别为95.2%、66.7%、74.1%、93.3%、81.0%.ADCb(0,700)和ADCb(0,1000)对两类肿瘤的鉴别诊断效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MRI可以对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与嗅神经母细胞瘤进行定量分析,能有效提高对这两类肿瘤的鉴别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恶性黑色素瘤术后患者进行大剂量重组人干扰素α-2b(甘乐能INTRONA)辅助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护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舒适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69例恶性黑色素瘤术后患者使用大剂量干扰素治疗前后,通过对心理、生活、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各个环节的观察及护理,总结护理要点及经验。结果1例在使用第1天出现剧烈呕吐及全身乏力后,放弃继续治疗,其余68例均顺利完成四周治疗,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认真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对用药的严密观察,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确保患者全程用药安全,并有效降低重组人干扰素α-2b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增加治疗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脑内β淀粉样蛋白(Aβ)的PET显像剂11C-DPOD即[N-甲基-11C]-3,5-二苯基-1,2,4-苯并噻唑的制备路线和在动物体内的分布情况。方法使用11C-三氟甲基磺酰甲烷(11C-triflate-CH3)和2 mg自制DPOD前体(溶于0.1 mL丁酮中,摇匀后装于3 mL的特制密闭反应瓶中,置-20℃)反应,在80℃水浴中对前体进行甲基化反应并完成11C标记。反应后的液体加入5 mL注射用水稀释,过活化的固相C18柱除去杂质,再用乙醇0.5 mL洗脱保留在柱上的产品。经无菌注射水稀释和0.22μm的微孔无菌滤膜过滤,得到澄清11C-DPOD乙醇水溶液。经尾静脉注射于转基因型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AD小鼠)、正常C57老龄小鼠(正常老龄小鼠,作为对照);经肘静脉注射猕猴,进行动态显像。结果11C-DPOD注射液为无色澄清透明液体(pH 7.0),含10%的乙醇,放射性化学纯度>98%,产率为10%~15%。在AD小鼠和正常老龄小鼠体内显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猕猴体内11C-DPOD主要通过肝脏和胆囊代谢。结论11C-DPOD为合成的可以快速在转基因型痴呆小鼠和猕猴脑分布及清除的新型AβPET显像剂。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预防骨科患者跌倒的全程护理方法,保证患者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对234例骨科下肢肿瘤患者实施预防跌倒的管理流程,包括全面评估、高危跌倒标识醒目、对高危跌倒患者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制订住院患者应急预案等。结果:实施预防跌倒管理流程后骨科患者跌倒率为0.4%。结论:预防性跌倒管理流程可以有效地预防骨科下肢肿瘤患者的跌倒。  相似文献   
39.
随着医学教育创新改革的不断推进,PBL教学模式已逐渐成为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趋势和典范.在PBL教学实践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理念和行为也发生了转变.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PBL中指导教师(tutor)不再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而是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本文以医学整合课程PBL实践为例,分析探讨了指导教师应该如何适应角色行为,做好教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学生的引导与促进者及学生表现的评价者.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骨肿瘤患者焦虑症状表现形式,并探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间行择期骨肿瘤手术患者68例,按照前瞻随机开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更为积极的护理干预,调查两组骨肿瘤患者术前焦虑的表现形式及原因,比较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Zung自评焦虑量表(SAS)评分。结果造成患者情绪焦虑的原因依次为担心手术或麻醉风险、对疾病认知不足、忧虑治疗费用、医院相关环境因素,具体表现为紧张烦躁、疲乏感、心慌、头晕、感觉无能为力、食欲差及睡眠障碍等。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较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患者均有更为明显的改善[(43.17±3.81)分、(56.72±5.09)分、(47.28±4.23)分,均P<0.05]。结论对择期骨肿瘤手术患者实施积极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缓解患者术前焦虑情绪,利于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