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2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92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337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481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28篇
  2020年   208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5篇
  1994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广州市早孕期产前筛查血清学指标中位数本地化的效果。方法选取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行早孕期筛查的单胎妊娠孕妇共56 977例为研究对象,建立广州地区不同孕周、体重条件下各血清学指标浓度中位参考值和风险计算公式。进一步对2016年11月21日至2018年12月31日间单胎妊娠孕妇共60 637例进行数据本地化后的风险评估,分析数据本地化后血清学指标中位数的倍数(multiples of the median,MoM)值的变化趋势、筛查阳性率和检出率,评价血清学指标中位数本地化后的筛查效率。结果采用软件内置数据计算的free β-hCG MoM和PAPPA MoM值中位数分别比本地化后中位数高26.67%和17.31%, 数据本地化前不同孕周、不同体重条件下free β-hCG MoM和PAPPA MoM值中位数均偏高,数据本地化后free β-hCG MoM和PAPPA MoM值中位数保持稳定。数据本地化后DS筛查阳性率低于数据本地化前, 总检出率和DS检出率高于数据本地化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本地化后18-三体综合征检出率高于数据本地化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据本地化后有利于降低产前筛查阳性率和羊水穿刺率,提高DS和18-三体综合征检出率。建立以血清学指标MoM值中位数为依据的质量控制体系,根据MoM值中位数的变化判断内设本地数据的合理性及调整时机,有利于提高本实验室产前筛查的质量。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在三阴乳腺癌组织中,分析MYC和CSMD1的基因拷贝数变异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从肿瘤基因组图谱数据库(TCGA),获得乳腺癌的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数据和临床病理数据。利用GISTIC2.0软件分析肿瘤组织中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情况,并用IGV软件分析并可视化热点基因的拷贝数变异情况。收集整理108例三阴乳腺癌患者样品及信息,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肿瘤组织中MYC和CSMD1基因拷贝数变异,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分析发现,在三阴乳腺癌组织中,染色体8q24.21区段扩增最为显著而8p23.2区段缺失最为显著,其中8q24.21区段的扩增热点为MYC基因,而8p23.2区段缺失热点为CSMD1基因。在TCGA的TNBC病例中,MYC基因的扩增比例为83.0%,CSMD1基因的缺失为67.1%。在江门市中心医院的TNBC病例中,MYC基因的扩增比例为88.9%,CSMD1基因的缺失为58.3%;然而,MYC的扩增或CSMD1的缺失与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T分级、N分级、M分级及临床病理分期无关(P>0.05)。结论TNBC组织中有显著的MYC扩增和CSMD1缺失情况,是TNBC较为普遍的分子特征,但两者的拷贝数变异与TNBC临床病理特征无关。  相似文献   
993.
摘要:目的 探究钙调蛋白在骨骼肌损伤内质网应激相关性自噬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制备小鼠肌损伤内质网 应激(ERS)模型,采用钙调蛋白激动剂/拮抗剂干扰该信号;同时体外以衣霉素化学诱导 C2C12细胞分化的肌管发生 ERS,继而添加钙调蛋白干扰剂刺激。检测未折叠蛋白反应(UPR)标志物 mRNA 和 UPR通路关键分子蛋白表达水平, 以及 ERS诱导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肌损伤后,肌内 UPR标志物(BiP、XBP1-S和 ATF6)mRNA 显著上调(P< 0.05),ERS激活的 UPR关键通路分子eIF2α、IRE1α和 ATF6蛋白活性显著上调(均 P<0.05),自噬标志物 LC3Ⅱ/Ⅰ 增加,采用钙调蛋白激动剂 CALP1可增强此反应。结论 钙调蛋白参与了未折叠蛋白反应,并可能通过调节 ERS相关 性自噬促进骨骼肌损伤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994.
摘要:目的 探究 miR-219a-5p对人心肌细胞(HCM)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利用 H2O2建立 HCM 氧 化应激模型,将 HCM 细胞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H2O2组(200μmol/L H2O2处理6h),H2O2+NCmimic组(H2O2处理 前转染对照 mimic)和 H2O2+miR-219a-5p组(H2O2处理前转染 miR-219a-5pmimic)。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力, 流式细胞术 检 测 细 胞 凋 亡,Real-timePCR 检 测 miR-219a-5p 和 KLF4 mRNA 表 达,Westernblot检 测 Bax、Bcl-2 和 Krüppel样因子4(KLF4)蛋白表达,试剂盒检测活性氧(ROS)、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另外,利 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确证 miR-219a-5p与 KLF4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H2O2 组中 miR-219a-5p 表达、细胞活力和SOD水平降低,细胞凋亡、Bax/Bcl-2、ROS和 MDA 水平以及 KLF4表达升高(均P<0.05)。与 H2O2 组相比,H2O2+miR-219a-5p组中 miR-219a-5p表达、细胞活力和 SOD 水平升高,细胞凋亡、Bax/Bcl-2、ROS和 MDA 水 平以及 KLF4表达降低(均P<0.05)。H2O2+ NCmimic组与 H2O2组相比上述指标变化均不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荧光素酶实验结果显示,miR-219a-5p能够降低 KLF4-野生型质粒的荧光素酶活性(P<0.05)。结论 miR-219a-5p对 H2O2诱导的 HCM 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具有缓解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 KLF4的表达发挥的。  相似文献   
995.
摘要:目的 探究新型硫化氢(H2S)供体对癫痫大鼠海马核因子 E2相关因子2(nuclearfactorerythroid2-related factor2,Nrf2)蛋白表达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的影响。方法 腹腔注射戊四氮(pentylenetetrazole,PTZ)制备急性大鼠癫痫模型,并经侧脑室给予不同的药物处理。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ontrol 组),致痫组(epilepsy,EP组),硫化氢干预组(H2S+EP组),硫化氢干预+Nrf2蛋白抑制剂(鸦胆子苦醇,brusatol)组 (H2S+Brusatol+EP组)。行为学观察评估大鼠癫痫发作情况,BL-420系统监测各组大鼠脑电波的变化。分光光度法 检测海马组织SOD活性变化,Westernblot检测各组海马组织 Nrf2蛋白的表达。结果 行为学观察显示,与 EP组相 比,H2S+EP组癫痫发作潜伏期延长,发作持续时间缩短,发作级别降低;与 H2S+EP组相比,H2S+Brusatol+EP组大 鼠癫痫发作潜伏期缩短,发作级别增加。脑电图结果显示,与 EP组相比,H2S+EP组癫痫发作波幅减小;与 H2S+EP 组相比,H2S+Brusatol+EP组大鼠癫痫发作波幅增大。分光光度法结果显示,与 EP组相比,H2S+EP组大鼠海马组 织SOD活性显著增高(P<0.05);与 H2S+EP组相比,H2S+Brusatol+ EP组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 EP组相比,H2S+EP组海马组织 Nrf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 H2S+EP组相比,H2S +Brusatol+EP组 Nrf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与 EP组相比,H2S+Brusatol+EP组 Nrf2蛋白表达无显著 性差异(P>0.05)。结论 H2S可以抑制癫痫发作,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上调 Nrf2蛋白的表达,增高SOD活性,降低氧化 应激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96.
摘要:目的 研究可溶性 Neuropilin-1(sNRP-1)对早期宫颈病变可能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采用 ELISA 法检测31例早期宫颈鳞状细胞癌(SCC)患者、18例癌前病变(CIN)患者和20例对照组患者血清中sNRP-1的水平,结 合患者的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预后等信息,分析sNRP-1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和预后评估价值。结果 相比对照 组,sNRP-1在SCC组和 CIN 组均显著升高,但在SCC组和 CIN 组之间并无显著差异;同时淋巴结阳性的 SCC患者相 对淋巴结阴性的SCC患者,其sNRP-1水平更高。ROC曲线分析表明sNRP-1对SCC和 CIN 具备诊断价值,sNRP-1为 9.535ng/mL时,其对应的敏感度为65.31%,特异度为84.21%。高sNRP-1组的 SCC患者其无瘤生存期(DFS)较低 sNRP-1组的SCC患者更短,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NRP-1是极具潜力的早期宫颈鳞癌肿瘤 标记分子。  相似文献   
997.
晚丽  李作孝△ 《天津医药》2022,50(5):471-475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30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依达拉奉右莰醇干预组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2组小鼠均采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MOG35-55)多肽诱导EAE模型。从造模次日开始,依达拉奉右莰醇干预组腹腔注射依达拉奉右莰醇12.5 mg/kg,空白组及模型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次/d,连续14 d。观察小鼠发病情况,并行神经功能障碍评分;HE和LFB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病理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脑组织匀浆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 mRNA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脊髓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空白组小鼠均未发病,其余2组小鼠不同程度发病。与模型组相比,依达拉奉右莰醇干预组小鼠的发病潜伏期、高峰期延迟,高峰期神经功能障碍评分降低(P<0.01)。空白组小鼠脊髓组织未见异常;模型组脊髓组织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髓鞘结构紊乱;依达拉奉右莰醇干预组较模型组的炎性细胞浸润减少、髓鞘结构紊乱情况改善。与空白组相比,其余2组小鼠脑组织匀浆中IL-1β、IL-6、TNF-α mRNA表达水平以及脊髓组织中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以依达拉奉右莰醇干预可逆转建模引起的上述改变(P<0.05)。结论 依达拉奉右莰醇可减轻EAE小鼠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确立江苏南京地区健康人群血常规中各血细胞参数的参考值区间。方法采集2010年12月至2011年5月来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空腹静脉血7 654份,以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包含白细胞总数(WBC)及分类、红细胞(RBC)计数、血红蛋白(Hb)含量、血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等22项指标,除去个别离群值,所有结果采用STATA 9.0软件分析。结果健康人群的血常规各参数结果呈非正态分布,白细胞总数及分类与临床常规参考值范围差别较大,男性与女性参考值除去两项(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和PCT)外,其余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调查的统计结果初步为该地区成人的血常规检测提供了临床参考值区间。  相似文献   
999.
Objective To explore correlation of seven apoptosis‐related proteins (Hsp90α,p53,MDM2,Bcl‐2,Bax,Cytochrome C,and Cleaved caspase3) with clinical outcomes of ALK+ anaplastic large‐cell lymphoma (ALCL).Methods Using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immunofluorescence double staining methods,the expressions of these seven apoptosis‐associated proteins were studied to clarify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clinical outcomes of 36 ALK+ and 25 ALK‐ systemic ALCL patients enrolled between 1996 and 2006.The relationship of these ...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研究大豆苷原(daidzein,DA)对成骨细胞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PPARγ)表达的调节作用,并观察雌激素对这种调节的影响。方法 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体外低血清(α-MEM,含2% FBS)培养,分别用0.1和10 μmol/L的DA处理,采用实时定量PCR或Western blot分析细胞ERα、ERβ和PPARγ的表达变化。加入浓度均为0.1 μmol/L的ER拮抗剂ICI182780或PPARγ拮抗剂GW9662,观察ER和PPARγ在DA调节中的作用。为观察雌激素的影响,采用无血清培养,在10 nmol/L 17β-雌二醇(E2)条件下研究DA对细胞受体表达的作用。结果 DA抑制体外培养成骨细胞ER表达,而刺激其PPARγ表达。0.1和10 μmol/L的DA分别下调ERα 蛋白水平44%和38% (P<0.05),下调ERβ蛋白水平50%(P<0.05)和31% (P<0.05),上调PPARγ 74%和78% (P<0.05)。 ICI182780可阻断DA对ERα转录水平的抑制作用,DA对成骨细胞ERβ mRNA水平的下调无统计学意义(P=0.087 4);GW9662可阻断DA对PPARγ表达的上调作用,提示成骨细胞ER和PPARγ参与自身表达调节。在10 nmol/L 17β-雌二醇条件下,DA对无血清培养的成骨细胞ERα转录水平的抑制作用由28.0%~29.6%(P<0.05)增强至74.0%~82.8%(P<0.01),其对ERβ表达的抑制作用也明显增强,而对PPARγ的上调作用几乎丧失。结论 DA可通过调节ERs和PPARγ等受体表达间接影响成骨细胞的药物反应,雌激素可明显影响DA的受体调节作用。DA对细胞受体表达的调节作用可能是其对成骨细胞时间相关双相调节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