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0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噪声对人体的危害及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 噪声对人体的危害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本文以装甲兵为例,研究噪声对人体器官系统功能的危害及对工效学影响。噪声主要来源于装甲车辆的发动机运转,履带摩擦撞击和通信器材的使用以及枪炮的发射。1995—10,军事医学科学院与我院联合对某坦克团进行噪声的危害调查及综合防治,追踪五年,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上海市延吉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发病率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为早期预防及干预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在2017年7月基线调查中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diabetic retinopathy,NDR)的597名研究对象,随访2年后2019年8月再次进行眼底检查,统计2型糖尿病患者DR的发病率。采用1∶2匹配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计算各个相关因素OR值及95%可信区间,用Cox回归模型拟合配伍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DR的影响因素。 结果 上海市延吉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DR 2年累积发病率为21.94%,其中轻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 proliferatin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93人(男性44人,女性49人),中度NPDR 38人(男性20人,女性18人)。多因素分析显示饮酒(OR=2.839,95%CI:1.025~7.859)、糖尿病家族史(OR=3.867,95%CI:1.826~8.188)、空腹血糖(OR=3.648,95%CI:1.668~7.978)、糖化血红蛋白(OR=6.066,95%CI:2.815~13.071)、血压(OR=2.076,95%CI:1.097~3.929)、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史(OR=2.415,95%CI:1.208~4.827)是发生DR的影响因素。 结论 上海市延吉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DR 2年累积发病率为21.94%,饮酒、血压、糖尿病家族史、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史是DR发病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老年痴呆症是一种以记忆力减退为主要表现,伴有其他认知功能损害的获得性、持续性、进展性智能减退综合征,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1]。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与增龄和脑老化相关的疾病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和医疗问题,其中老年痴呆症是发病率较高、危害较大的疾病之一,已上升为常见死亡原因的第3位,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2]。本研究旨在了解上海市杨浦区离休干部人群中老年痴呆症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为做好干部  相似文献   
14.
噪声对人体的危害及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噪声对人体的危害和对工作的影响程度及防治新方法。方法:5年来,通过自觉症状调查及相关检查结果分析,并用模拟训练,药物预防,药物治疗,饮食调节,强制睡眠,心理疏导等方法来降低噪声的危害。结果:噪声不仅对听觉,心血管,神经,消化等系统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同时对视觉,心理,工作效率也造成影响。结论:噪声的危害是全身性的,综合防治噪声的危害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5.
妊娠相关蛋白A(pregnancy—associated plasmaproteinA,PAPP—A)最初是在妊娠妇女血浆中被发现,其血清含量与妊娠周期密切相关,临床主要用于评价胎盘功能及筛查胎儿唐氏综合征。近来发现PAPP-A是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家族中的一员,为一种锌离子依赖性金属蛋白酶,主要作用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IGFAxis)而发挥生物学作用,在心血管疾病中与动脉粥样硬化及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有关,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诊断及预后的一个独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启动子-1082A/G、-819T/C多态性与中国早发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早发冠心病(病例组)92例,对照组94例,采用苯酚-氯仿法提取DNA,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分析IL-10基因启动子-1082A/G、-819T/C多态性。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IL-10-1082A/G,AA、AG、GG基因型频率及A、G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L-10-819T/C,TT、TC、CC基因型频率及T、C等位基因频率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L-10基因启动子-1082A/G和-819T/C多态性可能与中国早发冠心病的易感性无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IL-10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ACS组)2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SAP组)22例,正常对照组21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IL-10、血糖及血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CS组、SAP组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脂蛋白a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ACS组IL-10浓度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均〈0.05),而SAP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IL-10与冠脉病变支数无相关性(r=-0.135,P〉0.05)。结论IL-10在ACS中明显升高,与冠脉病变支数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合并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的早发稳定性冠心病患者(〈50岁)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特征。方法收集106例早发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生化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采用国际糖尿病联盟的代谢综合征标准,用B型超声检测合并NAFL及颈动脉粥样硬化(CA)情况,将研究对象按合并NAFL及不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进行分组分析。结果研究对象中合并NAFL32例(30.1%),非脂肪肝74例(69.9%)。合并NAFL组空腹血糖、胰岛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ALT、hsCRP和白细胞计数及体重指数、Homa IR、血糖异常和CA比例、高血压和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均高于非脂肪肝组(P均〈0.05)。hsCRP与体重指数、甘油三酯、ALT和Homa IR正相关(r=0.420,P=0.000;r=0.200,P=0.040;r=0.218,P=0.048;r=0.546,P=0.000),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负相关(r=-0.220,P=0.023)。白细胞计数与空腹血糖正相关(r=0.211,P=0.030)。高胰岛素抵抗组体重指数、hsCRP、ALT、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和NAFL患病率及CA比例均高于低胰岛素抵抗组(P均〈0.05)。结论合并NAFL的早发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慢性炎症反应、胰岛素抵抗和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程度更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冠心病患者炎症反应与核转录因子-κB1—94ins/delALTTG基因多态性特征。方法收集92例慢性冠心病患者(病例组)临床资料、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WBC)计数;应用PCR—RFLP分析NF-κB1—94ins/delATFG多态性,并与94例非冠心病者(对照组)比较。结果病例组TC、TG、LDL—C、apoB、Lo(a)、hsCRP和WBC计数及吸烟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NF-κB1基因-94ins、del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冠心病患者炎症反应标志物升高,NF-κB1—94ins/delATTG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我国慢性冠心病的易感性无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睡眠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综合干预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上海市杨浦区延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管理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以认知行为疗法为核心的睡眠干预;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血压晨峰(MBPS)和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评价综合干预效果。结果共纳入18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其中干预组102例,对照组82例。干预组患者干预前后PSQI得分分别为(14.17±3.68)和(11.36±2.15)分,对照组分别为(14.41±4.07)和(13.85±3.56)分,干预组PSQI得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前后MBPS值分别为(39.61±4.37)和(30.77±3.72)mm Hg,对照组分别为(40.17±4.25)和(39.12±4.26)mm Hg,干预组MBPS值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为2.94%,低于对照组的10.98%(P0.05)。结论睡眠干预可提升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睡眠质量,从而改善血压控制,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