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4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PTCA加支架术的护理。方法对118例AMI行急诊PTCA+支架置入术的患者,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工作,术中医护密切的配合、术后严密观察病情,积极预防并发症。结果 118例患者急诊介入治疗均成功。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默契、术后细心观察和护理是保证AMI患者急诊PTCA加支架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冠心病介入诊疗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程度及系统性的心理干预对焦虑症状的影响.方法 将31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150例,对照组160例,对实验组患者实施了包括认知干预、情绪干预、教育性干预、音乐疗法、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以及暗示与催眠法等系统化的心理干预,对对照组的患者只给予一般的心理支持与常规的护理.结果 按照焦虑自我评定量表(SAS)对患者进行评分评价并比较,干预前2组评分差异不明显;干预后2组评分差异明显,对照组患者的焦虑程度较实验组高.结论 系统化的健康教育以及相关的系统化心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水平,使患者能够以稳定的情绪接受介入诊治手术,降低了不良心理因素带来的负性影响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从而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43.
影响糖尿病足坏疽预后的因素调查及干预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影响糖尿病足坏疽预后的因素,为防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自行设计调查表,对68例糖尿病足坏疽病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3个月痊愈者3 0例,>3个月者3 8例;其年龄大、病程长、空腹血糖高、坏疽程度严重者痊愈的时间长。[结论]增强糖尿病病人防护意识,掌握有效的足部护理方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无创伤性正压通气和有创机械通气应用于重症哮喘患者的效果,以及对通气时间和通气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择55例重症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无创通气组28例和有创通气组27例,观察两组的呼吸、心率、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以及人工通气时间、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最后转归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通气后2h、6h和12h患者呼吸频率、心率、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分别与通气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无创通气组通气后的上述指标与有创通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创通气组平均通气时间及通气相关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较有创通气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创伤性正压通气和有创通气均对重症哮喘患者有良好疗效,且疗效无明显差别,但无创伤性正压通气可明显减少通气时间和通气相关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5.
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抢救与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抢救及护理要点。方法2003年10月~2007年10月对3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急救治疗及护理。结果27例(71.1%)好转或治愈出院,4例(10.5%)实施手术治疗,7例(18.4%)死亡,平均住院时间15d,无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主动脉夹层患者死亡率较高,易发生动脉瘤破裂而导致死亡;护理上应配合医生做好各项辅助检查,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纠正体克;出现胸部突发性剧烈疼痛,应密切注意疼痛的性质、血压的变化等,及早应用降压药,防止并发症发生,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6.
李薇  洪蝶玫  刘少玲  罗扬 《现代医院》2005,5(9):103-104
目的通过护理干预提高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律失常抢救成功率。方法对147例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律失常病人进行严密心电监测、血压监测,正确识别各种心律失常的表现,采取相应的抢救及护理措施;同时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结果147例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律失常病人得到及时的抢救治疗、护理,病人仅11例死亡。结论护士严密观察病情,早期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抢救措施及护理措施是降低本病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7.
[目的]总结夹层动脉瘤急救的过程中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5例夹层动脉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就急救过程采取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经过积极的抢救和护理,62例好转,3例死亡。[结论]夹层动脉瘤急救期间,应做好基础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护理"大包干"责任制与护士床边工作制在血液病区中的应用。方法 2010年7月~2011年10月在血液病区实施护理"大包干"责任制与护士床边工作制,推行护士管床、管病人的工作制(病人设为观察组),并与2009年3月~2010年6月实施传统责任制整体护理(病人设为对照组)进行护理质量(包括护理措施落实、基础护理、危重病人护理)及满意度比较。结果实施护理"大包干"责任制与护士床边工作制后,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前后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血液病区实施护理"大包干"责任制与护士床边工作制,有利于为病人提供专业、全面、连续性的整体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49.
为探讨静脉套管针的临床应用,我们对250例病人行浅静脉套管针留置,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使用套管针,有利于抢救危重病人,减少病人痛苦,保护血管,减少出血倾向和感染机会,并且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为一种先进的护理操作工具.  相似文献   
50.
心脏介入术后患者失眠原因调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术后失眠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心脏介入术后睡眠情况调查表,对124例行心脏介入术患者术后睡眠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2%的患者术后第1天出现失眠,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型术(PTCA)患者为主(96%)。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障碍(早醒伴再入睡困难)是最常见的症状。失眠的原因依次为:肢体制动、腰背酸痛、排尿困难、环境因素、精神心理因素。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能提高心脏介入术患者术后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