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 探讨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评估其预测效能。
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行心脏手术治疗的患者3 397例临床资料,提取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病史、脑血管疾病史、手术时间、心肺转流(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中连续有创动脉血压值、术中出血量、术中麻醉药物使用情况、入ICU时Hb、白细胞计数、氧合指数(PaO2/FiO2)、血乳酸值、呼吸机使用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术后左心室射血指数(LVEF)等临床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评估上述指标与POD的相关性。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进行临床指标筛选并构建预测模型,绘制模型列线图,计算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以及最佳阈值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结果 有186例(5.48%)患者术后出现谵妄。与非谵妄患者比较,谵妄患者年龄、脑血管疾病和高血压病史比例、术中低血压比例、术中血压变异率、术中丙泊酚用量、术中出血量、术后乳酸值、术后白细胞显著增高的比例、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LVEF<50%)的比例以及术后应用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比例明显增加(P<0.05),手术时间和CPB时间、术中低血压时间以及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明显延长(P<0.05),术后氧合指数和Hb明显降低(P<0.05)。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老年、脑血管疾病史、手术时间长、术中血压变异率大、术后Hb<100 g/L、机械通气时间延长以及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应用去甲肾上腺素是心脏手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这些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AUC为0.932(95%CI 0.897~0.967),敏感性78.2%,特异性93.5%。
结论 老年、脑血管疾病史、手术时间、术中血压变异率、术后Hb<100 g/L、机械通气时间延长以及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应用去甲肾上腺素是心脏手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这些危险因素构建的模型可较好地预测心脏手术后谵妄的发生,为早期干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后期(发病2周后)发生感染性胰腺坏死(IPN)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153例AP病人临床资料。根据病人后期是否出现IPN分为非感染组(123例)和感染组(30例),比较两组病人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并分析AP后期发生IPN的影响因素。结果 感染组病人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系统(APACHE Ⅱ)评分、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例、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白蛋白、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与非感染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 Ⅱ评分和淋巴细胞计数是AP后期发生IPN的独立影响因素。淋巴细胞计数预测IPN的临界值为0.7×109/L,敏感度为83.7%,特异度为66.2%。结论 淋巴细胞计数和APACHE Ⅱ评分为AP后期发生IPN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早期监测淋巴细胞计数可能成为预测AP病人后期发生IPN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左心室辅助装置(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 LVAD)植入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2月至2023年3月期间就诊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重症医学科(ICU)行LVAD植入术的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14例, 其中男12例, 女2例;年龄37~75岁, 平均(57.6±9.8)岁。入组患者均植入Corheart 6植入式左心室辅助系统, 未使用其他机械辅助循环装置。收集患者临床资料, 分析其入ICU治疗期间的临床特征及预后转归。结果本组患者心力衰竭由扩张型心肌病导致12例, 由终末期缺血性心肌病所致2例。经胸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 植入LVAD后, 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0.297±0.074对0.238±0.064, P=0.031)较术前显著增加,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69.0(65.8, 74.3)mm对76.5(72.8, 83.0)mm, P=0.003]和收缩末期内径[61.5(53.7, 65.3)mm对68.3(63.8, 71.9)mm, P=0.005]较术前均显著减小。术后第1、3、7天的LVAD转...  相似文献   
14.
出口梗阻型便秘是临床之中较为常见的功能型便秘,当前对于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确定,因而为能够采取较具针对性的治疗方案[1].临床之中治疗方式较多,如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治疗等,疗效并不十分显著,生物反馈治疗仪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具备无创、无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势,本次研究之中主要运用生物反馈治疗仪...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搭桥(CABG)患者围术期左心室纵向收缩功能变化。方法 前瞻性纳入41例确诊冠心病(CAD)并接受CABG患者,监测术前及术后当日、第3日及第7日左心室收缩期整体纵向应变(GLS)。根据术前左心室GLS分为3组:正常组(A组,GLS≤-18.1%)6例、轻度下降组(B组,-18.1%-14.0%)13例。以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广义估计方程及多重比较分析各时间点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差异。结果 A、C组围术期各时间点GL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P均>0.05);B组术后各时间点GLS均低于术前,术后当日最低(校正P均<0.001),而术后第3日与第7日GL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P=1.00)。术后当日及第3日左心室基底段,术后各时间点左心室中间段和心尖段纵向应变(LS)均较术前下降(校正P均<0.05),尤以术后当日心尖段下降幅度最大;左心室各节段术后第3与第7日L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校正P均>0.05)。结论 CABG术前GLS轻度下降的CAD患者术后当日左心室GLS明显下降并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危重症患者中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ESS)与凝血功能的相关性。 方法纳入130例ICU的急危重症患者,根据是否存在ESS分为ESS组(92例)和非ESS组(38例),检测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浆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容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白蛋白,炎症相关指标[白细胞计数(LC)及降钙素原(PCT)]及甲状腺功能指标[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甲状腺素(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对甲状腺功能指标与凝血功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结果与非ESS组比较,ESS组患者的PT[12(11,13)s vs. 13(12,16)s,Z = 3.080,P = 0.002]、APTT[28(25,31)s vs. 33(29,39)s,Z = 4.408,P < 0.001]均显著延长,D-D[2.1(1.0,4.7)mg/L vs. 4.8(2.3,7.1)mg/L,Z = 3.301,P = 0.001]及PCT[0.17(0.03,0.41)μg/L vs. 1.10(0.29,9.84)μg/L,Z = 4.220,P < 0.001]水平均显著升高,白蛋白[36(32,37)g/L vs. 32(28,34)g/L,Z = 3.604,P < 0.001]、TT3[1.3(1.1,1.4)nmol/L vs. 0.6(0.6,0.7)nmol/L,Z = 8.462,P < 0.001]、TT4[95(82,111)nmol/L vs. 56(40,72)nmol/L,Z = 6.816,P < 0.001]、FT3[4.0(3.5,4.4)pmol/L vs. 2.3(1.7,2.6)pmol/L,Z = 8.622,P < 0.001]、FT4[(13.2 ± 1.9)pmol/L vs.(10.4 ± 2.1)pmol/L,t = 6.649,P < 0.001]、TSH[1.16(0.56,2.13)mIU/L vs. 0.48(0.15,1.12)mIU/L,Z = 3.532,P = 0.001]水平均显著降低,而两组患者间TT、FIB、PLT、MPV、PDW、LC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ESS患者血清TT3、FT3与PT(r = -0.337,P < 0.001;r = -0.321, P < 0.001)、APTT(r = -0.429,P < 0.001;r = -0.401,P < 0.001)、D-D(r = -0.405,P < 0.001;r = -0.338,P < 0.001)均呈负相关,TT3与PLT呈正相关(r = 0.184,P = 0.041);TT4、FT4与PT(r = -0.369,P < 0.001;r = -0.223,P = 0.013)、APTT(r = -0.463,P < 0.001;r = -0.364,P < 0.001)、D-D(r = -0.310,P = 0.001;r = -0.273,P = 0.002)均呈负相关,与PLT均呈正相关(r = 0.227,P = 0.011;r = 0.273,P = 0.002);TSH与APTT、D-D均呈负相关(r = -0.270,P = 0.002;r = -0.222,P = 0.012)。 结论ESS患者的血液处于低凝状态,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介绍糖尿病病人胃肠病变的发病因素、肠道准备质量差的原因以及提高肠道准备质量的干预方法与内容,并对干预的形式以及效果评价进行总结,为今后临床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供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18.
赵迎静  沈骁  洪亮  章淬 《实用医学杂志》2023,(24):3153-3157
非闭塞性肠系膜缺血(non-obstructive mesenteric ischemia, NOMI)是由于血管痉挛导致局部血流灌注受损而引起一系列消化道功能紊乱的疾病,同时也是重症监护室内常见的肠道并发症,尤其见于心脏手术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且病死率较高,是一种极其凶险的疾病。心脏外科手术旨在改善患者预后,然而NOMI的并发很容易被忽视,从而阻碍术后患者的恢复。NOMI的发生发展速度快,缺乏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易被误诊为其他胃肠道并发症。因此,及时有效的诊断NOMI是影响心脏外科术后预后最重要的因素。本文系统回顾了目前心脏外科术后导致NOMI的相关研究,对NOMI的发生原因、机制、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做了全面的综述,并着重介绍NOMI诊断手段的最新进展,以期为临床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对NOMI的准确鉴别及及时干预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