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92篇
  免费   574篇
  国内免费   361篇
耳鼻咽喉   304篇
儿科学   114篇
妇产科学   29篇
基础医学   632篇
口腔科学   169篇
临床医学   1456篇
内科学   917篇
皮肤病学   101篇
神经病学   552篇
特种医学   370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1082篇
综合类   3051篇
预防医学   1391篇
眼科学   104篇
药学   1114篇
  19篇
中国医学   1032篇
肿瘤学   285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67篇
  2022年   222篇
  2021年   230篇
  2020年   225篇
  2019年   252篇
  2018年   249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220篇
  2015年   240篇
  2014年   526篇
  2013年   538篇
  2012年   618篇
  2011年   627篇
  2010年   577篇
  2009年   636篇
  2008年   597篇
  2007年   596篇
  2006年   580篇
  2005年   548篇
  2004年   478篇
  2003年   433篇
  2002年   391篇
  2001年   426篇
  2000年   388篇
  1999年   313篇
  1998年   266篇
  1997年   215篇
  1996年   194篇
  1995年   216篇
  1994年   184篇
  1993年   160篇
  1992年   149篇
  1991年   124篇
  1990年   119篇
  1989年   120篇
  1988年   86篇
  1987年   83篇
  1986年   68篇
  1985年   76篇
  1984年   54篇
  1983年   51篇
  1982年   49篇
  1981年   43篇
  1980年   25篇
  1979年   19篇
  1978年   10篇
  1965年   7篇
  1964年   9篇
  195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91.
随着工为机械化的不断发展,机械所致肢体意外损伤日渐增多,这类损伤多是皮肤、肌肉、肌腱、神经血管以及骨的复合损伤,若损伤较重,处理不当,就会使伤肢残疾,甚至难以保留。现就机械所致肢体损伤现场处理浅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92.
我院1981年1月至1988年2月共收治双侧上尿路结石53例,其中10例因结石较小未引起梗阻无手术指征或虽有手术指征因病人拒绝手术而出院。42例因结石较大或多发性并已造成梗阻、肾功能损害行手术治疗。另一例结石病人昏迷7天、无尿3天急诊入院,BUN112.1mmol/L,CO_2CP 3.59mmol/L,来不及手术于入院第3天死亡。1 一般资料 本组43例,男23例,女20例。年龄:12~59岁。21~40岁者27例,占62.8%。术前作血尿素氮检查者43例,肾图检查者25例,腹部平片检查者43例,静脉肾盂造影者41例。43例中并发肾功能  相似文献   
993.
994.
一、资料和方法本文收集146例视网膜脱离患者的超声检查资料,其中原发性视网膜脱离102例,继发性网脱44例。除3例双眼网脱外,其余均系单眼网脱。仪器用Aloka SSD-256及EUB-40超声成像仪。聚焦线阵探头,频率3.5~5兆赫,比例1:1或图像放大1.5倍。  相似文献   
995.
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6;9染色体易位与DEK-CAN融合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患者骨髓细胞短期培养后按常规方法制备染色体,采用R显带技术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用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RT-nest-PCR)对4例AML患者的骨髓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DEK-CAN融合基因表达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中3例行异体骨髓移植(allo-BMT)患者进行动态随访。结果表明:4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为t(6;9)(p23;q34)易位;4例初诊、再发及完全缓解期患者均不同程度检出DEK-CAN融合基因,占100%;其中初诊、再发期表达明显增强,完全缓解期减弱;3例患者allo-BMT后1-24个月均表达DEK-CAN mRNA。临床资料显示4例AML患者中2例于CR后1-24个月复发(其中1例接受异体骨髓移植)、死亡,其余2例完全缓解,在治疗中先后接受异体骨髓移植,现仍然生存。结论:DEK-CAN基因是AML发病的分子基础,检测DEK-CAN融合基因对于AML的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超声早期诊断与鉴别检查小肝癌的可行性。方法使用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超声引导穿刺活检、超声造影等对肝内小占位病变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果12例肝小占位病变确诊为小肝癌8例,误诊4例,误诊中3例为肝低回声小血管瘤,肝腺瘤样增生结节1例,误诊原因主要是因为低回声型血管瘤声像图酷似小肝癌,有时周边也可见彩色血流信号。结论超声诊断小肝癌具有方便,可动态观察,彩色多普勒见病灶内测及彩色血流信号,并有动脉血流频谱,RI≥0.6应考虑小肝癌可能,结合超声造影、超声引导穿刺细胞学检查可对小肝癌做出早期诊断,是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基因工程技术构建人骨形态发生蛋白4复制缺陷腺病毒的成骨效果。方法:实验于2006-03/08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验动物中心完成。实验分组:选取普通级雄性SD大鼠30只,体质量(200±10)g,全部动物胫骨上端部分分别造成8mm×5mm长方形缺损。采用自身对照法,右侧骨缺损为实验组,左侧骨缺损为对照组。实验组植入人骨形态发生蛋白4复制缺陷腺病毒复合明胶海绵,对照组植入单纯明胶海绵。实验评估:术后分别于4,6,8周麻醉后处死10只动物,取材行X线、组织病理、免疫组织化学、透视电镜检查,观察成骨情况。结果:纳入3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大鼠胫骨缺损X线、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术后8周实验组和对照组骨缺损均得到修复,但实验组无论从成骨时间、成骨效果、新生骨量等方面都要优于对照组。其中各时间点实验组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4周:(95.91±16.33),(87.93±11.52);6周:(128.34±10.64),(102.41±9.81);8周:(138.36±10.49),(121.56±9.63);P<0.01]。各时间点实验组新生骨占骨缺损面积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4周:(41.39±5.65)%,(26.58±5.62)%;6周:(80.35±7.25)%,(65.41±6.52)%;8周:(96.45±2.76)%,(82.22±7.30)%;P<0.01]②术后4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实验组软骨及骨痂内呈强阳性反应,而对照组骨痂内骨形态发生蛋白4表达微弱。结论:人骨形态发生蛋白4重组腺病毒具有良好的成骨活性,骨形态发生蛋白4直接转基因治疗能够加快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分析四肢关节专用低场强MRI诊断膝关节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于2004-12/2005-10解放军总医院全军骨科研究所收治经手术、关节镜检查或临床证实的膝关节损伤患者40例(43个膝关节)。应用Atorscan0.2T永磁型四肢关节专用低场强磁共振机,对膝关节损伤的MRI表现进行分析。 结果:四肢关节专用低场强MRI对半月板、前交叉韧带、骨挫伤等均可作出正确诊断。 结论:四肢关节专用低场强MRI对膝关节损伤的综合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是膝关节损伤较理想的一种非创伤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99.
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存在问题的调查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带教效果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带教工作状况调查表,调查并分析118名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对带教工作的满意度、带教内容和带教方法。结果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学历层次偏低,以大专居多,对带教工作满意度不够高;绝大多数老师觉得带教工作责任大、压力大,有部分老师不十分了解实习学校的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以及实习大纲和实习目标;部分老师对带教学生选择了同一计划和目标,或是临床遇到什么问题就教什么。结论学校和医院要共同制定带教制度,构筑激励机制,激发带教老师的带教热情,为带教老师创造培训和学习的机会,进一步加强学校老师与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联系,从而提高带教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基因转染大鼠皮瓣,对皮瓣早期断蒂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4-08/2005-09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动物实验中心及中心实验室完成。健康SD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成3组:目的组.绿色荧光蛋白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所有实验大鼠背部设计2cm&;#215;6cm随意皮瓣,蒂位于髂脊水平。皮瓣形成后,术时即刻将磷酸盐缓冲液稀释的重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携带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基因溶液(目的组)、磷酸盐缓冲液稀释的重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携带绿色荧光蛋白溶液(荧光蛋白对照组)、磷酸盐缓冲液溶液(空白对照组)1mL注射到大鼠皮瓣内,给药后即刻以3-0丝线原位缝合,继续单笼饲养。所有实验大鼠皮瓣4d后断蒂,断蒂后7d观测皮瓣存活面积,取皮瓣远端存活区组织苏木精一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组织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表达情况,用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血管密度。 结果:①断蒂后7d,所有实验动物全部存活,皮瓣存活区与坏死区已经明确。②皮瓣存活率、皮瓣血管断面密度目的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皮瓣存活率:目的组为(98.8&;#177;1.5)%,荧光蛋白对照组为(78.3&;#177;2.5)%,空白对照组为(79.2%&;#177;2.4)%;皮瓣血管断面密度:目的组为(49.6&;#177;6.3)个/高倍视野,荧光蛋白对照组为(37.5&;#177;3.0)个/高倍视野,空白对照组为(39.5&;#177;3.0)个/高倍视野,P〈0.05],对照组之间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各组均可见棕黄色颗粒沉积,目的组比对照组染色深。④组织学观察,目的组皮瓣真皮、肉芽及肌肉中可见大量毛细血管,而对照组较少。 结论:应用重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携带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基因转染大鼠皮瓣具有促进皮瓣早期断蒂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