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胆管结石具有高发生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发生率等特点,因此再次手术率高,是肝胆外科有待解决的难题,而且胆管解剖部位的特殊性及生理功能的复杂性,使胆道再手术的复杂性和风险增加。作者总结本院2000~2007年收治的49例胆道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导致胆道再手术的发生原因,以期降低胆道再手术率,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本组病例男21例,女28例;年龄22~94岁,平均56.7岁;接受2次手术者12例,3次手术者4例。距前次手术时间8h~20年。胆道术后1个月内再次手术者12例,其中胆瘘2例(T管脱出后1例,拔T管后1例),膈下脓肿1例,胆总管损伤4例,胆道术后出血2例,胆总管残余结石2例,胆囊癌1例。手术方式:剖腹重新置T管引流2例;膈下脓肿行脓肿引流1例;胆管损伤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3例,行胆管断端吻合术1例;胆道术后出血再次手术止血2例,内镜十二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2例,胆囊癌根治性切除术1例。再次手术时间为胆道术后1个月~20年,共37例。包括:胆道残余或再生结石35例,其中单纯胆管结石28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结石5例;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并结石2例;首次因胆囊结石行胆...  相似文献   
12.
头孢吡肟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头孢吡肟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K-B法测定133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吡肟等12种抗生素的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头孢吡肟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仅次于亚胺培南(90.2%),与头孢他啶(78.9%)相近,明显高于头孢噻肟(54.9%)、哌拉西林(58.6%)等抗生素。结论:头孢吡肟对铜绿假单胞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在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医院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检出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在院内感染中的分布及其对抗生素耐药特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我院2002年4月~2005年9月临床分离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分离嗜麦芽窄食单胞菌95株,其中52株(54.7%)来自于呼吸道;29株(30.5%)来自于伤口分泌物。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环丙沙星、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分别为16.8%、21.1%、22.1%;对庆大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为89.5%、75.8%;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天然耐药。结论我院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主要以呼吸道及伤口感染为主;其对抗生素耐药情况严重。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及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可作为本院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首选抗生素。临床治疗时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以多系统损害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化而缺乏特异性,但以腋下淋巴结肿大为首发表现者临床较为少见,现对所遇1例分析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作者对148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患者是否使用抗生素进行了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我院成方"顺气通腑合剂"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加用顺气通腑合剂,观察并记录腹痛缓解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胃肠减压引流量、胃管留置时间和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胃肠减压引流量、胃管留置时间和住院天数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顺气通腑合剂可提高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阴沟肠杆菌属于人体正常菌群,当机体的免疫力低下时,可引起呼吸道感染、胆道感染、尿路感染及伤口感染等。2006年7月,我们从一位患者血液和尿液中同时分离出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43例梅毒假阳性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雁  杨围  毛跃  赵德军 《西南军医》2006,8(5):48-49
梅毒是苍白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梅毒血清学检测一直是梅毒实验诊断的主要方法,目前常用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具有高特异性和敏感性的特点,但也存在假阳性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引起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的假阳性结果可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梅毒是一种经性接触和血液传播的传染病,近10年,梅毒发病率逐年增高,尤其是输血后的血源性传染病,已为采供血单位日益重视。本文就住院输血患者输血前梅毒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同时与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拟证明输血前梅毒抗体检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胆管结石具有高发生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发生率等特点,因此再次手术率高,是肝胆外科有待解决的难题,而且胆管解剖部位的特殊性及生理功能的复杂性,使胆道再手术的复杂性和风险增加。作者总结本院2000~2007年收治的49例胆道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导致胆道再手术的发生原因,以期降低胆道再手术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