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5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宗教。佛教文化是中国文化传统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一种外来宗教能够在中国扎根,历经一千多年的演变发展仍然拥有众多的信徒,焕发着生机,我们不禁在想这其中的奥妙是什么?如果我们把佛教看成是一种生命之学,是人生追求幸福的探索,也许能够回答这个提  相似文献   
22.
目的评价软双相心境诊断标准的诊断学意义。方法对410例抑郁发作的病人在应用软双相诊断标准诊断后在随后的12月内与CCMD-3和DSM-IV双相心境障碍诊断标准进行比较,评价相关的诊断学指标。结果诊断学提示:与CCMD-3比较:敏感性76.5%,特异性83.9%,准确率80.7%,假阳性率23.5%,假阴性率16.1%,阳性预测值78.7%,阴性预测值82.2%。与DSM-IV比较:敏感性78.0%,特异性84.2%,准确率81.5%,假阳性率22.0%,假阴性率15.8%,阳性预测值79.8%,阴性预测值82.8%。结论软双相心境诊断标准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23.
通过对136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前三位心理问题是学习压力(占7.3%)、情绪不稳定(占5.0%)和人际关系障碍(6.5%)。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习适应、人际交往、自我认知和情绪问题。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易感人群是经济困难、家庭不合和网络依赖群体。对于大学生心理问题提出了如下对策:善于倾听学生倾诉;关心和保护来访者;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指导;针对个性特点塑造健康人格;开设健康心理学讲座及课程;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等。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内观认知疗法对大学生情感平衡、领悟社会支持和容纳他人的影响.方法 对40名大学生实施内观认知疗法,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情感平衡量表(AB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和容纳他人量表(AOS)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ABS量表的负性情感分由(2.58±1.38)分明显提高为(4.00±0.93)分(t=6.38,P=0.000).PSSS量表的总分由(57.98±12.11)分显著提高为(63.95±11.41)分(t=3.63,P=0.001),朋友支持分由(19.95±5.05)分显著提高为(21.53±4.85)分(t=3.09,P=0.004),其他支持分由(16.65±5.03)分显著提高为(19.05±4.58)分(t=3.12,P=0.003),家庭支持分量表分无明显改变.容纳他人量表分由(60.18±7.28)分显著增加为(64.48±8.69)分(t=4.22,P=0.000).治疗前的部分精神症状与各量表水平有相关性.结论 内观认知疗法能够显著改善大学生的负性情感、领悟社会支持和容纳他人的能力.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总结和分析森田疗法在中国25年的发展动态和特点.方法 以“森田疗法”为主题,对1988年1月-2012年4月CNKI中的文献进行筛选,依据文献计量学原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中国期刊共刊登森田疗法文献378篇,按年份、作者、单位和期刊分析均有各自特点,适应症已扩大到诸多领域,拥有广泛研究者和一支核心作者队伍及支持机构.结论 森田疗法在中国已经得到了推广和普及,在今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6.
目的评价内观认知疗法对女性强制戒毒者身心症状干预效果。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标准并自愿参加本课题研究的戒毒人员7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到两组,干预组35例,对照组35例。干预组接受连续10天的内观认知疗法(Naikan cognitive therapy,NCT)治疗,对照组接受相同时间的心理健康教育。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强制戒毒者复吸倾向性心理调查表测评。结果干预前两组人员间各评估指标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组NCT干预后SCL-90总分[(176.49±40.85)分,(152.60±31.17)分]和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评分均显著降低(均P<0.05);领悟社会支持总分[(59.09±14.60)分,(64.43±10.42)分]和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分量表得分均显著升高;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积极应对得分[(25.54±6.09)分,(22.37±7.04)分]显著增高,消极应对得分[(8.20±3.59)分,(10.17±4.03)分]和复吸倾向性总分[(15.66±9.57)分,(22.11±10.18)分]显著下降(均P<0.05)。对照组的各量表得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内观认知疗法可显著改善女性强制戒毒者身心症状,显著提高女性强制戒毒者的领悟社会支持能力,增强积极应对方式,降低消极应对和复吸倾向性。  相似文献   
27.
目的 评价内观认知疗法对改善大学生非理性信念疗效.方法 对78例医学生采用非理性信念量表及元认知问卷,评价非理性信念情况,分别予以内观认知疗法、内观疗法干预,在干预结束时和1年后进行复测,与治疗前数据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干预后,内观认知组非理性信念总分(t=7.632,P=0.000)及概况化评论分(t=4.516,P=0.000)、低挫折忍耐(t=6.007,P=0.000)、绝对化要求(t=3.571,P=0.001)、糟糕至极(t=3.457,P=0.001)显著性降低,内观组非理性信念总分(t=2.721,P=0.010)及低挫折忍耐分(t=3.303,P=0.002)量表分有显著性降低.干预1年后,内观认知组非理性信念(t=5.955,P=0.000)及概况化评论分(t=2.440,P=0.019)、低挫折忍耐(t=4.945,P=0.000)、绝对化要求(t=5.569,P=0.000)、糟糕至极(t=3.140,P=0.003)与干预前有显著性差异,与干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内观组概括化评论分量表分(t=-2.603,P=0.013)较干预前升高且有显著性差异,两组间非理性信念总分(t=-3.932,P=0.000)及概况化评论分(t=-3.250,P=0.002)、低挫折忍耐(t=-2.603,P=0.013)、糟糕至极(t=2.706,P=0.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内观认知组干预后元认知总分(t=3.096,P=0.004)、认知自信(t=2.726,P=0.010)、失控和危险感(t=3.409,P=0.002)、思维的控制需要(t=3.673,P=0.001)显著降低,内观组干预前后元认知失控和危险感(t=3.224,P=0.003)分量表分显著降低.结论 内观认知疗法能矫正医学生非理性信念,降低元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28.
探索心理剧疗法对改善大学生人际安全的作用和效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的方法.方法 对天津某高校32名存在人际交往困扰的大学生(研究组)实施为期6周的心理剧疗法团体治疗,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交往焦虑量表(IAS)、大学生人际安全问卷在干预前后对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评估,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干预前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在人际安全问卷总均分和各因子分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后研究组和对照组人际安全问卷总均分[(2.03±0.22)与(2.30±0.32)]和神经质倾向[(1.88±0.32)与(2.10±0.34)]、人际敌意[(1.89±0.36)与(2.12±0.40)]、人际焦虑[(2.20±0.38)与(2.39±0.43)]、人际退缩[(2.02±0.33)与(2.27±0.41)]、自我封闭[(1.94±0.32)与(2.26±0.44)]、人际不信任[(1.97±0.47)与(2.23±0.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57,-2.73,-2.09,2.55,-3.15,-2.97,-2.55,P值均<0.05),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剧疗法对改善大学生人际安全有明确效果,可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社交恐怖障碍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血浆催产素水平差异以及社交恐怖障碍患者血浆催产素水平与症状严重程度、药物疗效的关系.方法 16 ~26岁社交恐怖障碍患者27人,正常对照31人分别接受血浆催产素水平测定,病例组评定社交焦虑量表( Liebowitz Social Anxiety Scale,LSAS)评定症状严重程度,并给予帕罗西汀20 mg/d治疗,治疗第4周评定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 Scale,CGI)观察药物疗效.结果 非参数检验显示社交恐怖障碍患者血浆催产素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202.93±145.06)pg/ml,(152.29±101.89)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1.307,P=0.03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社交恐怖障碍患者中,催产素水平是影响社交恐怖障碍严重程度的因素(校正R2=0.158,F=5.888,P=0.023),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催产素水平是影响帕罗西汀治疗社交恐怖障碍疗效的因素(OR=3.132,P=0.029).结论 社交恐怖患者存在血浆催产素水平异常,血浆催产素水平可能是社交恐怖障碍严重程度以及药物疗效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医学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障碍的相关因素,为建设和谐校园、预防贫困生心理障碍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依据学校登记的在校贫困生名单,采用自评症状量表(SCL-90)进行测评,筛选148名心理异常者作为研究组,在其余贫困生中随机选取148名作为对照组,应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自我和谐量表(SCCS)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进行测评,将其一般情况和SCSQ、SCCS及EPQ评分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SCSQ(t=5.46,7.38;P<0.01)、SCCS(t=13.59,P<0.01)和EPQ(t=51.44,49.76;P<0.01)的测查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年级、消极应对方式、自我和谐程度及神经质被纳入回归方程。结论年级低、应对方式不合理、自我不和谐、人格特质是医学院校贫困大学生出现心理障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