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利用大鼠NASH模型及H2O2诱导氧化应激体外模型观察小檗碱的抗氧化效果。方法建立高脂饮食诱导大鼠NASH模型,给予小檗碱18 mg·kg-1·d-1灌胃治疗3周后,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测定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GSH)、还原型合胱甘肽(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建立H2O2诱导活性氧自由基(ROS)产生的氧化应激体外模型,流式细胞技术观察细胞内ROS水平,检测肝细胞内SOD、GSH、LDH和CAT的活性。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检验;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经小檗碱治疗后,NASH大鼠肝组织炎性细胞浸润范围、灶状坏死和肝细胞气球样变可得到明显改善。同时肝组织GSH和SOD活性治疗组较模型组明显升高[(29.8±2.4)U/mg vs(19.9±1.3)U/mg,(26.6±1.9)μg/mg vs(19.7±1.4)μg/mg,P值均0.001],MDA水平治疗组较模型组明显降低[(19.8±1.5)nmol/mg vs(24.0±2.0)nmol/mg,P0.001]。在H2O2诱导氧化应激的体外模型中,发现H2O2组细胞内的ROS水平较小檗碱+H2O2组明显升高[(69.8±1.9)%vs(50.4±6.5)%,t=24.42,P=0.008]。同时小檗碱+H2O2组肝细胞内SOD和GSH的活性较H2O2组明显增加[(25.5±1.3)μg/mg vs(18.8±1.0)μg/mg,(27.1±0.6)U/mg vs(16.79±3.8)U/mg,P值均0.001),LDH水平在小檗碱+H2O2组和H2O2组间变化不明显(P=0.103),而CAT的活性在各组间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76,P=0.060)。结论从体内和体外模型同时证明小檗碱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增加抗氧化酶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排胶出血的关系。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08年10月至2017年6月因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行胃静脉曲张组织胶注射治疗患者524例,治疗后排胶出血64例,非排胶出血460例,比较两组间的Hp感染率。结果 430例患者检测出Hp阳性,感染率为82.06%,64例患者于治疗后出现排胶出血,排胶出血发生率为12.21%。非排胶出血组患者Hp感染率显著高于排胶出血组(P=0.00)。Hp感染并非排胶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P=0.13),肝脏储备功能差者排胶出血发生率高。结论 Hp感染为胃静脉曲张组织胶注射治疗后患者的可能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3.
2006年11月~2008年1月,我们对48例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行手术治疗,经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4.
2005年5月~2007年6月,我院对破入脑室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局麻下钻孔、放置脑室引流管行脑室体外引流,并辅以腰椎穿刺治疗,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8例,男37例,女21例;年龄41~79岁.其中有高血压病史者42例,糖尿病史者8例;清醒9例,嗜睡11例,浅昏迷25例,深昏迷13例;出血量<30 ml 18例,30~50 ml 28例,50~80 ml 12例;病愈44例,好转13例,死亡1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蝰蛇(缅甸亚种)毒分离纯化一种凝血活性因子X激活物FVe-1,并研究其理化性质、序列测定以及凝血活性.[方法]应用阳离子交换层析、分子凝胶过滤层析分离纯化蛇毒,采用MALDI质谱测定法测定分子质量,等电聚焦电泳测定等电点,Edman降解法测定蛋白N末端氨基酸序列,发色底物法和SDS-PAGE等方法测定FVe-1的酶学特征和凝血活性.[结果]从蝰蛇(缅甸亚种)毒分离得到的F Ve-1为单体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13 808,等电点4.6,0.5 mg FVe-1的凝血活性与1.5625 u的凝血酶或与54.93 ng RVVX的凝血活性相当;可激活FX,但对凝血酶和纤维蛋白原无作用;酶活性的适宜pH为6.5~ 7.5,适宜温度为25 ~ 60℃;为钙依赖性,凝血活性可被EDTA和DTT抑制;FVe-1的N端序列为NH2-N-L-Y-Q-F-G-E-M-I-N;具有呈剂量依赖性的促血浆凝固作用.[结论]从蝰蛇(缅甸亚种)毒纯化出一种F Ve-1是一个凝血因子X的激活物,可激活凝血因子X,但对凝血酶和纤维蛋白原的作用微弱.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阐述早期留置胃管及灌注治疗对应激性溃疡出血防治的意义。方法 :昏迷患者及鼻腔留置胃管后吸出胃内容物 ,根据抽出物判断是否有溃疡出血 ,若胃内潴留量多时 ,可行持续胃肠减压 ,以防误吸 ,对出血明显者行胃内灌注止血药物 ,根据止血效果 ,调整药物剂量 ,至效果满意。结果 :采取此种措施后可及时发现出血 ,并有效防止其发展为大出血和穿孔。结论 :昏迷患者早期留置胃管 ,可有效防止溃疡出血、误吸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急性颅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效果。8例保守治疗,12例手术治疗。结果:6周后复查发现失明5例,光感2例。眼前手动5例,指数及以上视力7例,死亡1例。结论:昏迷病人由于原发病的掩盖,多未能得到及时诊治。经颅视神经减压术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曾清  张志坚  梁秀霞 《广东医学》2008,29(4):668-669
目的观察硫糖铝混悬液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洛赛克)治疗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经胃镜确诊为糜烂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均口服洛赛克,20mg/次,2次/d;观察组联合硫糖铝混悬液口服,10ml/次,3次/d,4周为一疗程。期间记录评估患者症状及体征情况,治疗结束复查胃镜及病理变化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胃镜结果均明显好转,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硫糖铝混悬液联合洛赛克治疗糜烂性胃炎有良好的协同作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2003年1月~2003年12月,我们应用纤维支气管镜(以下简称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97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从缅甸蝰蛇毒中分离纯化得到纤溶酶FⅡaa并研究其纤维蛋白溶解活性&#65377;【方法】 缅甸蝰蛇蛇毒纤溶酶FⅡaa经过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层析分离程序得到,SDS-PAGE电泳测得其分子质量,用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得其纤维蛋白溶解活性,SDS-PAGE电泳测得其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水解特异性&#65377;通过小鼠背部皮下注射FⅡaa 测定FⅡaa的局部出血活性&#65377;取昆明种小白鼠42只,体质量(20 ± 2)g,雌雄各半,随机分成7组,每组6只,皮下注射0.1 mL的FⅡaa(5个剂量组:用生理盐水配制成浓度分别为0.025&#65380;0.05&#65380;0.075&#65380;0.1&#65380;0.125 mg/mL),生理盐水和粗毒(0.1 mg/mL)做对照&#65377;6 h后处死小白鼠,从皮内侧面测量出血点的大小,计算最小出血剂量(MHD)&#65377;【结果】 通过三步分离方法得到蛇毒纤溶酶FⅡaa,其分子质量是69 000 u&#65377;FⅡaa在纤维蛋白平板和加热纤维蛋白平板上均显示了纤维蛋白溶解活性&#65377;纤维蛋白原和FⅡaa (0.2 g/L)保温后,Aα 和Bβ链分别在5 min和6 h后完全水解&#65377;γ-链在24 h后部分水解&#65377;FⅡaa水解纤维蛋白的过程与纤维蛋白原的水解过程相似&#65377;蛇毒纤溶酶FⅡaa(0.025&#65380;0.05&#65380;0.075&#65380;0.1&#65380;0.125 mg/mL)的皮内出血点直径(mm)分别为7.7 ± 1.0&#65380;9.9 ± 1.4&#65380;10.5 ± 1.8&#65380;12.7 ± 1.4&#65380;13.5 ± 1.3&#65377;最小出血剂量(MHD)为6.0 μg&#65377;【结论】 FⅡaa是一种可以直接降解纤维蛋白且具有出血活性的α-纤维蛋白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