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4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7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8篇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Andersen-Tawil综合征是种罕见病,临床上表现为心律失常、周期性麻痹及发育异常,由于缺乏对此病的认识,极易被漏诊和误诊。大部分患者是由于KCNJ2突变导致Kir2.1离子通道改变的遗传性疾病,可使钾离子内向整流减少,从而导致心律失常和周期性麻痹。该文就Andersen-Tawil综合征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兔颈动脉外膜损伤后血管粥样硬化(AS)程度与动脉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及交感神经密度的关系,并分析通心络对AS的作用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Ⅰ型胶原酶局部损伤兔颈动脉外膜结合高脂喂养的方法,制备颈动脉外膜损伤致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将模型动物随机分为2组:外膜损伤组、通心络治疗组;组内对左侧颈动脉行外膜损伤,右侧作为自身对照。分别于术后1、3、7 d、2、4、8周取血及双侧颈动脉,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兔血清及动脉壁中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管外膜交感神经密度。结果 外膜损伤组左侧颈动脉内膜增生面积明显大于右侧,内膜增生面积与神经染色强度及局部动脉壁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呈正相关(r=0.94,P<0.05;r=0.90,P<0.05);与外膜损伤组相比,通心络能够明显减轻外膜损伤后血管内粥样斑块面积\[IMR(48±2)% vs (70±3)%,P<0.01\],降低动脉壁组织中去甲肾上腺素含量\[(83.76±3.3) ng/g vs (74.25±2.1) ng/g,P<0.05\]及血管的交感神经密度(P<0.05)。结论 外膜损伤可加重高脂饮食诱导的AS病变程度,部分可能与其促进局部交感神经功能失调有关,通心络能够拮抗外膜损伤诱导的AS病变。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患者术后康复护理的有效方法,提高断指再植手术的成功率。方法将断指再植术后的82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42例在进行功能锻炼的同时应用微波治疗,对照组40例只进行功能锻炼。结果治疗组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2.5%,对照组优良率为72.5%,治疗组手指的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断指再植术后给予微波治疗,可提高再植指成活率,促进功能恢复,是加速和最大限度恢复患指功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4.
目的:比较经尿道电切术、开放性手术治疗早期膀胱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于遂溪县人民医院接受膀胱肿瘤临床手术治疗的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早期膀胱肿瘤,对照组则采用开放性手术治疗早期膀胱肿瘤,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4.3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6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所需要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早期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可有效缩短临床手术治疗的时间以及所用住院天数,还能有效减少患者的后期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5.
李颖  贺治青  伍峰  梁春  吴宗贵 《上海医学》2012,35(4):309-312
目的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节律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2年2月疑诊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85例住院患者,按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谱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40例)和ACS组(45例),所有患者留取全血,经Ficoll离心分离PBMCs,体外培养过程中经血清撤离诱导节律性;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相关节律基因的表达情况,再经Chronos-fit软件评估其节律性。采用Gensini积分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结果与SAP组比较,ACS组的PBMCs节律性表现为峰值时间改变且整体表达水平降低。Gensini积分与PBMCs节律基因Per1的峰值时间呈正相关(r=0.855,P<0.01),与其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753,P<0.05),与节律基因Rev-erbα的相关性则相反(r值分别为-0.721和0.832,P值均<0.05)。结论 ACS患者PBMCs的节律性明显异常,且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这可能是患者整体节律性紊乱的表现,其将可能应用于临床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早期预测。  相似文献   
46.
目的 观察软脂酸对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FITC标记荆豆凝集素I(FITC-UEA-I)和Dil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Dil-acLDL)双染色鉴定为正在分化的EPCs,并进一步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志CD34、CD133和VEGFR2.分别以不同浓度(0、50、100、200、400、800 μmol/L)软脂酸溶液作用48 h,以及400μmol/L软脂酸溶液作用不同时间(0、12、24、36、48和60 h)后,CCK-8法观察EPCs增殖的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400 μmol/L组及800 μmol/L软脂酸组均抑制了EPCs的增殖功能(P<0.05),在400μmol/L时最为显著;且400μmol/L软脂酸对EPCs增殖抑制作用随时问延长逐渐增强.48 h达到高峰(增殖抑制率为58.59%(P<0.05).结论 高浓度软脂酸体外能显著抑制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47.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血清学标志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utecoronarysyndrome ,ACS)主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和Q波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 ,AS)不稳定斑块的破裂导致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被认为是大多数ACS发病的主要原因。此外 ,许多心源性猝死的病例也与AS斑块破裂及其急性合并症有关。目前对ACS的诊断和危险分层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上心肌缺血的变化。但临床上有近 1/3的患者没有特异性的临床症状 (如胸痛等 ) ,特别在糖尿病和老年人中居多。心电图是诊断心肌缺血的重…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模拟临床环境联合PDCA〔plan(计划)、do(实施)、check(检查)、action(处理)〕循环管理模式在心内科教学中应用效果。方法以2021年12月开展模拟临床环境联合PDCA管理为分界线, 将2021年10~11月上海长征医院46名心内科实习护士实施情景模拟教学归为对照组, 将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46名心内科实习护士实施模拟临床环境联合PDCA管理归为研究组。结束后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对教学前后护生评判性思维进行评分(CTDI-CV);比较两组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理论、实践技能、综合素质考核和教学满意度。结果教学后, 两组评判性思维能力包括寻找真相、分析能力、评判思维的自信心、开放思想、认知成熟度、求知欲和系统化能力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 且研究组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教学后, 研究组体温、医嘱、护理记录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理论、实践技能、综合素质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教学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模拟临床环境联合PDCA循环管理可...  相似文献   
49.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