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48篇
  免费   899篇
  国内免费   2894篇
耳鼻咽喉   175篇
儿科学   147篇
妇产科学   106篇
基础医学   1233篇
口腔科学   362篇
临床医学   1245篇
内科学   2252篇
皮肤病学   203篇
神经病学   673篇
特种医学   477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22篇
外科学   2284篇
综合类   17195篇
现状与发展   23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1343篇
眼科学   1882篇
药学   1379篇
  19篇
中国医学   641篇
肿瘤学   1186篇
  2023年   280篇
  2022年   310篇
  2021年   198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586篇
  2018年   712篇
  2017年   268篇
  2016年   314篇
  2015年   413篇
  2014年   1177篇
  2013年   518篇
  2012年   1134篇
  2011年   1077篇
  2010年   392篇
  2009年   489篇
  2008年   765篇
  2007年   1098篇
  2006年   6121篇
  2005年   6838篇
  2004年   821篇
  2003年   1283篇
  2002年   920篇
  2001年   1263篇
  2000年   802篇
  1999年   499篇
  1998年   303篇
  1997年   235篇
  1996年   157篇
  1995年   405篇
  1994年   177篇
  1993年   283篇
  1992年   255篇
  1991年   320篇
  1990年   289篇
  1989年   550篇
  1988年   518篇
  1987年   568篇
  1986年   424篇
  1985年   544篇
  1984年   513篇
  1983年   437篇
  1982年   334篇
  1981年   307篇
  1980年   202篇
  1963年   113篇
  1959年   158篇
  1958年   235篇
  1957年   224篇
  1956年   128篇
  1955年   16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91.
背景 现代神经影像学方法可以检测到越来越多的大脑半球白质改变,后者与老龄化相关,并能够促进特殊认知功能缺损的发生。这些脑白质异常(有时称为脑白质疏松)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对支持脑白质疏松的病因与特殊类型脑缺血有关的假说的现有证据进行评价,强调脑缺血性损害可导致局限于脑白质的选择性结构改变。综述概要 本文是对关于脑白质动脉循环的解剖学和生理学以及脑白质疏松发开门见病机制的论文(大多数为近10年内发表)进行的评论分析。结论 有相当多的线索支持某些类型的脑白质疏松可能是脑缺血性损伤的结果的假说。与老龄化和卒中危险因素相关的脑实质小动脉和微动脉的结构性改变、脑血流自动调节机制的变化以及大脑半球白质独特的动脉供血状态似乎均参与脑白质疏松的形成。根据我们对现有资料的解释,最有可能造成这种脑白质改变的缺血性损伤类型包括以局部脑血流量适度降低(导致不完全性梗死)为特征的短暂性复发事件。这种假说能够在适当的实验模型中检测。  相似文献   
92.
妊娠性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主要特征是:母体难以忍受的瘙痒症,血清胆汁酸升高(≥10μmol/L)以及胎儿死亡风险的增加。最近,确定了一个与影响胎儿损害相关的界值,即血清胆汁酸≥40μmol/L。在一项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中,作研究了熊脱氧胆酸(UDCA)和地塞米松对瘙痒症、胆汁淤积的生化指标和胎儿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为此,选取了130例患有ICP的妇女,随机分到UDCA组(1g/d,使用3周),地塞米松组(12mg/d使用1周,第2周、第3周使用安慰剂)和安慰剂组(使用3周)进行治疗。在治疗期间和治疗3周后对瘙痒症和胆汁淤积的生化指标进行分析。在分娩时记录胎儿的并发症(自发性早产,新生儿窒息,羊水、胎盘、胎膜的胎粪染色)。意向治疗分析显示仅在UDCA组中,丙氨酸转氨酶(ALT)(P=0.01)和胆红素(P=0.002)明显减少。在血清胆汁酸≥40μmol/L的ICP妇女的亚群分析中发现(n=34)UDCA对瘙痒症(减轻75%)、胆汁酸(下降79%)、ALT(降低80%)和胆红素(降低50%)也有明显效果,但对胎儿并发症发生率无影响。地塞米松并无减轻瘙痒症或降低ALT的作用,在降低胆汁酸和胆红素方面比UDCA效果差。  相似文献   
93.
目的:在1个大型队列研究中调查因眼周淋巴瘤接受治疗的患者中甲状腺相关眼病的患病率,并与英国人口的估计患病率相比较。患者和方法:回顾在M oor-fields眼科医院眼眶病门诊经活检确诊为眼周淋巴瘤的临床详细资料。搜寻和研究医疗记录中以前甲状腺异常或甲状腺相关眼病的证据和治疗细节,以及后来眼周淋巴瘤的资料。计算眼周淋巴瘤患者中甲状腺相关眼病的患病率,并且和基于报道的英国人群估计患病率进行比较。结果:369例眼周淋巴瘤患者中20例(5%)有甲状腺病史,其中10例有确切纪录。这10例患者在诊断为眼周淋巴瘤前的11~27年(中位数17.5年)曾…  相似文献   
94.
Sézary综合征(SS)患者外周血皮肤归巢CD4 T辅助细胞克隆性增生并表达皮肤淋巴细胞抗原(CLA)。但CLA CD4 T淋巴细胞增多也可见于多种炎症性皮肤病。为了用流式细胞仪对SS进行早期诊断和监测治疗,作者检测了CLA CD4 淋巴细胞亚群的CD7和CD26表达。用流式细胞仪分析7例SS患者、16  相似文献   
95.
背景/目的:长期依靠肠道外全营养的某些儿童没有更多合适的腋静脉、颈内静脉、颈外静脉、隐静脉及股静脉作插管用。对这些患者,仍可通过经右侧肋间下静脉放置一个移植口导管,而将中心静脉系统与奇静脉系统相接通。这是已知对这种手术方式的首次报道。方法:作者报道了在其右侧第  相似文献   
96.
背景: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功能减退的儿童,可能会有明显的口部运动功能障碍,这有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发育不全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胃造口术后通过饲管进食逐渐被用作这些孩子的营养供给。目的:检测有严重神经功能减退的儿童,胃造口饲管插入前后呼吸性疾病的发生率。方法:本研究叠加了纵向的、前瞻性的、非对照性的多中心人群试验,该设计用于调查57例患有严重神经功能减退儿童胃造口术后饲管进食的预后。父母在术前(调查1)和术后6月和12个月(调查2和3)完成调查表,提供胸部感染所需抗生素和住院的详细数据。结果:胸部感染需用抗生素的平均人数在…  相似文献   
97.
Hookey  L  C.  Debroux  S.  Delhaye  M.  J  Devière  程妍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06,2(9):35-35
背景:胰周积液是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的常见后遗症,内镜下引流术可替代外科引流术进行治疗。方法:通过图表回顾和前瞻性随访收集116例接受内镜下胰液引流术的胰周积液患的个人资料、积液特征、引流技术以及结果等资料。结果:116例胰周积液患分为以下几类:急性胰周积液(n=5)、坏死(n=8)、急性假性囊肿(n=30)、慢性假性囊肿(n=64)、胰腺脓肿(n=9)。积液包块的中位直径为60mm(极差15—275),引流后中位随访期为21个月。15例患通过十二指肠乳头引流,60例行透壁引流,另41例患两种术式皆实施。87.9%患症状和积液包块消失。急性或慢性胰腺炎导致的胰周积液治疗成功率并无差异,然而,坏死的引流失败率远远大于其他类型。治疗的成功率在不同疾病、引流术式、引流部位之间无显差异。13例f11%)患发牛并发症,  相似文献   
98.
丙型肝炎病毒(H CV)持续感染期间,用以控制病毒的肝内特异性CD8+T细胞发生衰竭的确切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作者利用4种事先确定的H LA-A2-限制型丙肝病毒抗原表位,对CD8+T细胞在27例H LA-A2阳性患者中的反应性进行研究。在其中一些患者体内确定了相应的HCV序列,并对肝内H CV特异性CD8+T细胞的反应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①肝内H CV特异性CD8+T细胞存在于大多数慢性H CV感染者体内,其免疫反应显著重复发生在这些患者的外周血中;②大部分肝内H CV特异性CD8+T细胞分泌γ干扰素(IFN-γ)的能力受到损伤,因为肝内流感特异…  相似文献   
99.
有创性血管造影对冠状动脉畸形的准确诊断由于不能界定周围结构的解剖关联而受限。近来,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已被作为一种无创性的冠状动脉显影手段。具有64探头阵列及三维显像能力的多层CT已大大改善了无创性冠状动脉成像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在本研究病例系列中,16例患者有不同的冠状动脉畸形,研究者详细描述了其机构施行有创性血管造影并辅以无创性CT冠状动脉造影辨别病变冠状动脉的起源和走行的经验。借助于三维体积扫描,6例异常的右冠状动脉、4例异常左旋支、4例单冠状动脉和2例异常左主干均清晰确定了血管起源和走行。建议将CT冠状…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因治疗无效而导致的早产剖宫产分娩和胎膜早破,多是由感染所致,本研究旨在探讨这两种情况下,微生物侵入羊膜腔的机会,同时与除此两种情况以外指征的早产剖宫产分娩进行比较。研究设计:对连续的207例在孕23~34周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进行研究。所有病例根据剖宫产的指征分为3组:组1,早产;组2,胎膜早破;组3,其他指征。手术过程中,留取羊水、羊膜和胎盘组织作病原学检查。结果:组1和组2中,43.9%(58/132)的病例发现,而且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3组作为对照组,仅有2.7%(2/75)的病例发现。作为一种独立的病原体,比其他专性致病源更常见(43.9%和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