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984篇
  免费   6544篇
  国内免费   4010篇
耳鼻咽喉   653篇
儿科学   1443篇
妇产科学   757篇
基础医学   5413篇
口腔科学   1752篇
临床医学   16630篇
内科学   9359篇
皮肤病学   1191篇
神经病学   2335篇
特种医学   4146篇
外国民族医学   99篇
外科学   8376篇
综合类   36528篇
预防医学   13892篇
眼科学   1323篇
药学   13995篇
  114篇
中国医学   15136篇
肿瘤学   3396篇
  2024年   724篇
  2023年   2470篇
  2022年   2197篇
  2021年   2203篇
  2020年   2541篇
  2019年   2750篇
  2018年   2732篇
  2017年   1785篇
  2016年   2236篇
  2015年   2404篇
  2014年   7019篇
  2013年   5015篇
  2012年   5744篇
  2011年   6341篇
  2010年   6017篇
  2009年   5795篇
  2008年   5725篇
  2007年   5877篇
  2006年   5510篇
  2005年   5538篇
  2004年   5046篇
  2003年   4708篇
  2002年   3874篇
  2001年   3708篇
  2000年   3938篇
  1999年   3999篇
  1998年   3678篇
  1997年   3679篇
  1996年   3566篇
  1995年   3094篇
  1994年   2950篇
  1993年   2227篇
  1992年   1938篇
  1991年   1732篇
  1990年   1487篇
  1989年   1338篇
  1988年   816篇
  1987年   688篇
  1986年   570篇
  1985年   554篇
  1984年   464篇
  1983年   399篇
  1982年   369篇
  1981年   314篇
  1980年   207篇
  1979年   106篇
  1978年   68篇
  1965年   41篇
  1964年   43篇
  1959年   4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71.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方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心肌梗死(AMI)术后患者氧化应激因子及炎性因子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19年1月1日我院收治的12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依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化瘀方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58/60),对照组为88.33%(53/60),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显效率81.67%(4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67%(31/60),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MDA、SOD、CRP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MDA、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RP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化瘀方应用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急性心肌梗死中可显著提高术后血清SOD、MDA水平,降低CRP水平,减少心肌缺血与心肌再灌注损伤,临床效果显著,可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行肿瘤切除术前的纤维蛋白原(FIB)和血小板(PLT)联合指标F PLT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肿瘤切除术的244例大肠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术后随访;分析大肠癌患者FIB和PLT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通过ROC曲线确定FIB和PLT的最佳截断值,根据最佳截断值将FIB、PLT组成联合指标F PLT评分,并据此评分将本组244例患者分为0分组51例、1分组68例、2分组115例。分析F PLT评分与大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大肠癌患者预后的因素,并比较3组患者的生存率。结果① 不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大肠癌患者的术前FIB和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大肠癌病理等级患者的PL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② 大肠癌的浸润深度越深、有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TNM分期晚的患者其F PLT评分较浸润深度浅、无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TNM分期早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 病理等级差、有远处转移、病理分期晚、术前FIB和PLT升高的患者预后较差(P<005);④ 术前F PLT评分越高,其5年生存率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FIB和PLT与大肠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通过术前F PLT评分可较早筛查出高危患者并给予个体化治疗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3.
74.
目的了解新兵骨密度情况,分析骨密度相关因素,并探索骨健康管理策略。方法调查了解新兵基本情况,使用双能X线吸收法对武警某部3476名新兵非利手的桡骨远端1/3处进行骨密度测定,分析可能影响骨密度的相关因素,并对部分骨密度异常的新兵进行三个月的骨健康管理干预,观察干预效果。结果研究对象骨密度T值平均为(-1.47±1.12),异常率为73.82%;女兵骨密度状况好于男兵,学历越高的人群,骨密度状况越好,籍贯不同的新兵骨密度存在一定的差异,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和其他职业人群平均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镇和农村兵的平均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骨健康管理,被干预新兵平均骨密度值得到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性别、学历、籍贯等因素与新兵骨健康状况相关,开展新兵骨健康管理能够取得较好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75.
他汀类药物对肝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对肝功能的影响,探讨定期检测肝功能的必要性。方法选择2004年9月至2005年3月门诊就诊心血管病患者,了解其所用他汀类药物的种类和剂量,每月复查血脂水平和肝功能。结果所用他汀类药物有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常用剂量为10~20mg/d,治疗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降低,而肝酶在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肝酶升高3倍以上者所占比例低。结论他汀类药物在低剂量应用时对肝脏损伤小,没有必要频繁监测肝功能。  相似文献   
76.
2006年8月11至12日,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分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了“数字医学影像”发展研讨会,来自国内各大医院和大学的医学影像、计算机和工程技术专家30余人参加了为期2d的会议。由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分会的主任委员彭明辰教授宣布“临床数字影像工程与技术学组”正式成立,首届学组组长为李坤成教授,副组长由郭佑民教授和韩萍教授担任。本次会议就中国人标准脑、中国人重大疾病数据库构建、医学影像学信息挖掘和新知识发现、数字化医学影像的质量评估与实验平台建设、医学影像诊断的质量控制与评估等内容展开了专题研讨。  相似文献   
77.
目的:了解高海拔环境对精神分裂症的影响。方法:对106例高海拔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高海拔组)的临床特征、疗效、药物副作用进行调查,与同期106例平原精神分裂症患者(平原组)对照。结果:高海拔组临床症状以幻觉、疑病妄想、夸大妄想、紧张冲动行为及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出现频率较高,而对照组以被害妄想、情感淡漠等精神症状出现频率较高(P<0.01或P<0.05);入院时高海拔组总体病情较重(P<0.01);两组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高海拔组药物不良反应多于平原组。结论:高海拔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特征、总体病情严重程度、药物不良反应与平原地区有一定区别,可能与高海拔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78.
79.
急性呼吸衰竭(ARF)是肺癌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而且预后不良。大多数研究者都关注死亡率的结果。但是,使用机械通气并不意味着病情恶化。临床经验显示,一些患者甚  相似文献   
80.
对于组织的并购,无论是产品、服务还是人员的调整,新组织都需要相当长的消化时间。而更需要细嚼慢咽的是组织文化和人才。管理上的挑战是艰巨的。所以,无论从业务上和资本上看起来多美妙的并购,管理的整合和文化整合才是渗透在以后工作中的难题。像很多并购案例一样,该医院的并购过程也经历了一个由兴奋到无奈的过程。综观市二院的并购,虽有并购的指导和提醒,但是并购的结果并非理想,其中的缘由照例是组织并购的管理整合,尤其是文化整合问题。并购与整合中的误区剖析整合管理是企业购并成败的关键,涉及了相关当事人的动机、思想状态、个体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