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21.
目的探讨微创颅骨钻孔尿激酶溶解引流术治疗硬膜外血肿的疗效。方法对173例硬膜外血肿患者采用微创颅骨钻孔尿激酶溶解引流术治疗。结果 173例患者无术中及术后死亡,平均住院13.2 d。全组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微创颅骨钻孔尿激酶溶解引流术治疗硬膜外血肿操作简便、创伤小、疗效好、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如合理应用是治疗硬膜外血肿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 为嵌段共聚物磺胺甲嘧啶低聚物-聚-ε-己内酯-丙交酯-聚乙二醇-聚-ε-己内酯-丙交酯-磺胺甲嘧啶低聚物(sulfamerazine oligomers-poly(ε-caprolactone-co-DL-lactide-b-ethyleneglycol-b-ε-caprolactone-co-DL-lactide)-sulfamerazine oligomers,OSM1-PCLA-PEG-PCLA-OSM1)作为缓控释给药系统的载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激光粒度仪对不同pH和温度下嵌段共聚物OSM1-PCLA-PEG-PCLA-OSM1胶束粒径大小、分布进行考察;通过表面张力和相转变温度测定对其临界胶束浓度和溶液-凝胶相转变行为进行考察;以5-氟尿嘧啶为模型药,通过透射电镜观察载药和空白共聚物胶束形态;采用物理混合法制备5-氟尿嘧啶载药水凝胶;采用HPLC法测定载药水凝胶中药物释放速率。结果 嵌段共聚物OSM1-PCLA-PEG-PCLA-OSM1胶束溶液具有pH和温度双重敏感的性质,在一定pH和温度条件下可发生溶液-凝胶相转变;5-氟尿嘧啶载药水凝胶体外释放可持续9 d,具有较好的缓释作用。结论 pH和温度双重敏感型嵌段共聚物OSM1-PCLA-PEG-PCLA-OSM1作为注射缓释给药系统载体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4.
25.
通过对行政处罚案件的统计分析,找出长春市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主要卫生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从而进一步整顿和规范食品行业的生产经营秩序,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做好食品卫生工作,为保障长春市民的身心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6.
托品酰胺(Tropicamide化学名N-乙基N-吡啶-4-甲基托品酰胺)是一种散瞳作用快速,散大瞳孔后恢复时间短,可使睫状肌麻痹的抗胆碱药,目前英、美、日三国药典中均有收载,我室干1982年2月合成成功。合成托品酰胺的方法较多,经过实践我们认为,以皮考林为原料,先制成其氮氧化物,然后经重排、水解等步骤,最终制得托品酰胺的方法是可行的。具体化学反应如下。方法与步骤一、4-皮考林氮氧化物Ⅱ的制备: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环肺静脉隔离联合碎裂电位单极标测为基础的线性消融治疗长持续性心房颤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共8例长时程持续性房颤患者,男6例,女2例,年龄(57.8±8.2)岁,病程(3.4±2.9)年。消融步骤是先行环肺静脉前庭隔离,标测左房碎裂电位QS型分布区,设计消融路线。消融后如未恢复窦律,行电复律,复律后验证肺静脉电位有无恢复及消融线的完整性。消融终点为双肺静脉电位隔离及消融线双向阻滞。术后所有患者均给予服用可达龙口服0.6g/d连续1周,继之0.4g/d连续1周,以后0.2g/d,共6个月;华法林抗凝6个月,如无复发可停用。术后第1、3、6、12月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消融术中8例行电复律转复为窦律。8例均实现双侧肺静脉电隔离,消融线完整,随访6-24个月,动态心电图无房速、房扑、房颤复发。结论长时程持续性房颤患者,环肺静脉隔离联合碎裂电位单极标测为基础的线性消融能够破坏更多的维持机制,是治疗长时程持续性房颤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8.
超滤技术在婴幼儿体外循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水肿是婴幼儿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者可死亡。我们在心脏手术中应用超滤技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9.
高萌  蒋妮  徐红  张成鸿  关欣  李磊  李镇  田燕 《中国药房》2014,(7):605-608
目的:研究注射用姜黄素温敏凝胶体外对小鼠腹水型肝癌高淋巴道转移细胞株(HCA-F)增殖的抑制作用和体内对移植瘤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培养HCA-F细胞株,MTT法测定10、25、50、75、100μg/ml注射用姜黄素温敏凝胶、氟尿嘧啶、姜黄素混悬液对HCA-F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抽取腹水型肝癌模型小鼠腹水接种于小鼠腋下以复制小鼠移植瘤模型。50只小鼠随机均分为模型(等容生理盐水)组、空白温敏凝胶(ETH,0.05 ml/cm3))组、无水乙醇(0.05 ml/cm3)组、姜黄素混悬液(0.05 ml/cm3)组、注射用姜黄素温敏凝胶(0.05 ml/cm3)组,瘤内注射给药,每隔5 d1次,连续2次。测定小鼠瘤体增长体积、瘤质量、抑瘤率,HE染色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培养细胞48 h时,25、50、75、100μg/ml注射用姜黄素温敏凝胶对HCA-F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培养细胞72 h时,10、25、50、75、100μg/ml注射用姜黄素温敏凝胶对HCA-F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与模型组比较,注射用姜黄素温敏凝胶组小鼠瘤体体积增长程度明显减小,瘤质量明显减轻,抑瘤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用姜黄素温敏凝胶组小鼠肿瘤细胞凋亡情况明显改善。结论:注射用姜黄素温敏凝胶在体外对HCA-F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体内效果与无水乙醇相当,但小鼠的顺应性较无水乙醇好。  相似文献   
30.
临床实践表明治疗老年糖尿病鼻饲患者存在血糖控制达标率低,低血糖发病率高的特点.本研究对22例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的老年糖尿病鼻饲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并与常规胰岛素皮下注射比较降血糖的效果及安全性、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