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4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81.
目的观察蔷薇科植物果核油性提取物初提液和提纯液体外抗病原真菌和细菌的作用.方法以二性霉素B、阿莫西林、庆大霉素为对照,分别采用二倍平皿稀释法和试管法测定油性提取物初提液和提纯液对假丝酵母菌、毛癣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临床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初提液和提纯液对79株假丝酵母菌菌株的MIC90分别为1.25%和2.5%(V/V)、对34株毛癣菌的MIC90分别为0.62%~1.25%和1.25%~2.5%(V/V).初提液和提纯液对3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0株大肠埃希菌的MIC90均分别为0.31%和0.62%(V/V).0.31%初提液作用15min、0.62%提纯液作用30min可杀灭白假丝酵母菌7374株和红色毛癣菌6180株.0.16%初提液作用5min、0.31%提纯液作用15min可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株和大肠埃希菌ATCC25922株.结论较低浓度的蔷薇科植物果核油性提取物初提液和提纯液即有体外抑制和杀灭常见皮肤和粘膜感染病原真菌和细菌的作用,具有成为高效外用消杀剂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2.
目的:对18F-FDG PET/CT评价TOMO刀治疗胰腺癌疗效的价值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入组26例TOMO刀治疗的胰腺癌患者,研究治疗前后两次成像病灶的标准摄取值的最大值( SUVmax )及平均值(SUVmean)、PET/CT显示肿瘤大小、KPS评分、疼痛缓解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TOMO刀治疗前后,SUVmax分别为(3.35±1.84)和(1.71±0.69)(t=4.235,P=0.000),SUVmean分别为(2.02±0.98)和(1.23±0.38)(t=3.571,P=0.002),肿瘤大小分别为(7.18±10.01)cm2和(3.18±4.54)cm2(t=2.640,P=0.014),KPS评分分别为(79.23±4.40)和(83.83±9.41)(t=3.207,P=0.00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1例有疼痛症状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缓解;但其中16例(16/26,61.5%)新发淋巴结转移和(或)肝、肺转移,以及腹膜种植转移,整体病情出现进展。结论18F-FDG PET/CT为评价TOMO刀治疗胰腺癌疗效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无创性检查方法,TOMO刀治疗对胰腺癌局部病灶有效,可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KPS评分,但对整体病情的控制欠佳。  相似文献   
183.
刘我院巯甲丙脯酸(CAPT)^99Tc—DTPA定量肾功能显像对18例肾动脉狭窄支架术后疗效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1例,女7例,年龄28~45岁。单侧肾动脉狭窄(RAS)13例,双侧5例,共计23只肾。1.2方法本组均于支架术前、术后2周、6周、1d、3d、6d分别进行CAPT ^99mTc—DTPA定量肾功能显像,具体方法如下:检查前48h停服转换酶抑制剂和其他降压药物,显像前饮水500ml,仰卧于检查床上,弹丸式静注显像剂,  相似文献   
184.
185.
目的对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在临床各种肿瘤性疾病诊断中的初步应用体会作一介绍。方法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检查共计16例,所有患者静脉注射18氟脱氧葡萄糖(370~555MBq)后40分钟进行代谢显像,其结果与同期的CT、MRI和(或)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5例肿瘤病人中,正电子发射体层显示所有病灶的18氟脱氧葡萄糖摄取均明显增高,与CT、MRI诊断相符者占73%,进一步肯定CT、MRI的结论者占27%,其中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另1例脑梗死病例临床、CT和MRI诊断为乳腺癌术后脑转移,而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诊断为脑梗死,经临床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初步的临床应用结果显示,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在全身各种肿瘤性疾病的诊断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6.
187.
葛根素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葛根素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葛根素注射液静滴,口服国产氯吡格雷(泰嘉);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静滴,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疗程均为14 d。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检测TCD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收缩期血液最大流速(Vs)。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9%,对照组总有效率6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8.
目的比较行子宫广泛性切除术(RH)或改良子宫广泛性切除术(mRH)与筋膜外子宫切除术(SH)的Ⅱ期子宫内膜癌(EC)患者预后的差异, 并分析影响Ⅱ期EC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21年1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分期手术且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国际妇产科联盟2009年(FIGO 2009)分期Ⅱ期的47例E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患者的年龄为(54.4±10.7)岁, 中位随访时间为65个月(9~138个月)。根据手术范围的不同分为RH或mRH(RH/mRH)组(14例)、SH组(33例), 比较两组患者预后的差异, 同时探究影响Ⅱ期EC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1)RH/mRH组、SH组患者合并高血压的比例分别为2/14、45%(15/33), 术中出血量分别为(702±392)、(438±298)ml,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14、15%(5/33), 上述指标两组间分别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RH/mRH组与SH组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72、62个月, 两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5)。Kap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